李克强总理呼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扬翔如何以匠心精神打造种猪、肉猪、猪精、饲料等产品?
匠心扬翔之“基因工程师”
育种是固执地坚持价值的过程——养猪事业部育种中心总监陈清森:2018年的PSY目标是30
新牧网记者 林远康
在养猪行业中,育种是最容易被神话的板块,演讲台上的育种话题离不开“生物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甚至转基因、克隆等词汇也时常被提起。然而看似高大上的育种技术,最基础的数据搜集工作却是繁重、琐碎的。比如支撑扬翔种猪性能进步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养猪事业部育种中心总监陈清森所带领的小组,一年测定1.5万头猪、每月搜集近1500头猪的性能数据的工作。
种猪性能数据
收集,分析——分析,收集——日复日,年复年——成就优质基因
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围绕着种猪、秤、B超等测定仪器转,把一个个数据(眼肌面积、体长体高、料肉比等)度量准确,记载在纸质报表,再汇总到电脑软件中KF-NETS开福系统中,后期加以整理、分析、备份,出具育种方案——这些才是育种工作的日常步骤。如果没有工匠精神的专注、严谨、坚持,扬翔股份就不会像今天一样,拥有一个准确的、拥有10万头种猪测定数据的数据库。这是驱动扬翔养猪板块前进的战略资源。
搜集素材是为了再“创作”,育种团队就是浑身散发出“基因艺术家”气息的巧匠,致力于将优秀的种猪基因优中选优,沉淀出最佳组合,驱动种猪性能的持续进步。
陈清森是扬翔育种数据库的关键缔造者,他清楚得记得加入扬翔的日期:2009年3月30日。这位1977年出生的福建人,在福建农大读了畜牧专业,又在职深造,获得遗传育种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先后任职在一家广东的央企规模猪场经理和一家北京的跨国农牧企业的育种专家。在2008年行情大好的时候,饲料业涉足养猪业,行业内育种专业人员顿时显得紧俏,陈清森“北雁南归”加入了已发展到6000头母猪规模的扬翔,也开启了扬翔与中山大学联合育种之旅。
扬翔股份早在2005年开始致力于种猪事业,从美国引进450头种猪,并在起步之时就建立起种猪测定、数据归档的育种基础工作。陈清森担任育种中心总监之后,增加了测定强度,培育育种团队,每年要完成1.5万头种猪的测定,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测定、记录、抽样审核的工作流程,确保数据的精确无误。自2005年-2016年,扬翔股份的种猪测定数据已达10万头的级别,在养猪、育种领域,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同行朋友拥有10万头以上的基础数据,实现了从0到1,1到万的过程。
测定数据的工作是否能保质保量,是判断育种水平的根本。陈清森介绍,搜集一头种猪的测定数据成本在70-80元,育种中心的人员成本近200万,光这两项,1.5万头猪的测定成本就需要300多万的成本。测定后再卖种猪可能涉及到机会成本,比如市场价格便宜了200-300元,又是一个巨大的成本。如果不是站在一个未来发展的战略角度纵观全局,并且秉承工匠精神,这项工作就不可能做好。
扬翔历次的跨国引种为集团的育种事业提供了优质基因,给育种的工匠提供了国际先进的原材料。与引种后扩繁卖种猪不同,扬翔的配套系育种体系有构筑自己品系的追求。为此,陈清森开启了“传递高产种猪价值,保持高选择压力强度”的选育模式,让种猪的繁殖性能在高更新率中不断提高,其中一批来自美国本土窝产活仔11头左右的种猪,在高压的选育下,在扬翔的种猪场达到窝产活仔数12头的成绩。全场PSY也从2009年的20头左右逐步提高到2015年的24头。
在扬翔追求的2016年达到造肉成本5.5元的目标中,年提供活仔数是极为重要的一环。陈清森介绍,一头母猪一年多提供一头肉猪,平均造肉成本就可以减少0.1元/斤。这个成本能够直观地辐射到整个扬翔养猪版块,以及跟扬翔合作的客户场内,直接推动中国养猪业实力的提升。
扬翔养猪事业部育种中心接下来的任务依然艰巨,2016年的PSY要达到26头,2017年达到28头,2018年直指PSY30头,将来的目标更高。在陈清森看来,这需要育种中心持续对基因、选育、数据的打磨,以获得超前的育种技术储备,也离不开营养、生产、兽医三大中心的协同,对此,扬翔人信心满怀,“勇挑目标展宏图,创新科技改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