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听错。环保界有一个文绉绉的名词叫做农业面源污染,即农田施肥、农药、畜禽及水产养殖污染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等方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
在一家传统养猪场附近的水面,生长着繁茂的水葫芦,这是由于猪粪渗透进土壤和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农业部数据显示,中国每天要消耗2.3亿公斤肉、1亿公斤牛奶和8000万公斤禽蛋。生产出这些肉蛋奶,各类禽畜每天要排泄104亿公斤的粪便。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曾经指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不能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
肉好吃,粪咋办?
在广州龙川东瑞农牧集团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场拍摄的一头猪(2月24日摄)。
如果你对大数据无感,这样说吧,每消费一斤猪肉,在你看不见的养殖地,就会产生25斤猪粪。如果这些粪便未经处理“裸奔”出来,方圆两公里的鼻子都要抗议。别以为你在城里就可以眼不见心不烦,因为它会通过溪流、河流或者地下水威胁你的饮用水源。畜禽养殖业“贡献”了农业源污染排放的八成以上。
广东省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总站副站长饶国良说:“环保法规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定点屠宰企业等的选址、建设和管理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事畜禽养殖和屠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对畜禽粪便、尸体和污水等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置,防止污染环境。禁养区里的养殖场要清拆,新建养殖场环评难。如果养猪业不解决污染问题,就很难继续发展下去。”
作为年消费生猪达六千万头的消费大省,广东猪肉供应自给率保持六成。环保硬杠杠的要求逼出了一批高新技术“猪倌”。广东东瑞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建康,就是这样一个“猪倌”。
“高床发酵”,猪住上了二楼
广州东北方向300公里的龙川县丰稔镇十二排村,群山之中,坐落着龙川东瑞农牧集团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场——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高床发酵生态养殖示范猪场”。
在东瑞农牧集团肥料有限公司有机肥再发酵车间,翻抛机每隔固定时间都要对肥堆进行翻堆作业,以保持发酵均匀。
饶国良介绍,传统模式处理粪污,需要用水冲洗猪舍,粪污归集到配建的污水处理池。每天,每万头猪要产生100吨粪污,污水处理池运行费用大约700元。“高床发酵”技术减少了九成以上的用水。
所谓“高床发酵”,简单说就是牲畜住在二楼,粪便经过通透的地板排到一楼,与一楼铺的木糠垫料混合进行生物发酵,再送到配套的堆肥厂加工成有机肥,肥料打包上市销售。养殖场场长阮强说:“我们从猪苗进来到出栏上市,全过程不冲水,整个猪舍都是干的。没有源头,自然没有污水。”
东瑞农牧高床发酵生态养殖示范猪场的猪住在二楼,粪便经过通透的地板排到一楼,与一楼铺的木糠垫料混合进行生物发酵。
这一溜十几栋灰白色的房子,如果不事先告诉你,你不会把它们与养殖场联系到一起。穿行其间,你既听不到猪叫,也闻不到特别的气味。
阮强说,它是封闭的负压空间。抽风机把猪圈空气抽出来,做喷雾除臭处理。
养殖场工人在封闭的负压猪圈内检查自动饲料投喂装置,用抽风机把猪圈空气抽出来,做喷雾除臭处理(2月23日摄)。
袁建康以年产1万头的规模算了成本账。使用“高床发酵”技术养殖场的建设成本比传统养殖场高1.5倍(多投入200万元)。建成后节省运行成本,加上有机肥销售收入,每年比传统养殖场多赚15万元。也就是说,收回环保投入大约需要13年。
袁建康说:“经济账当然要算。但是,如果没有靠得住的减污治污技术,农民不答应,养殖场无处容身,还谈什么赚不赚钱?”
“一石三鸟”的小梦想
中国谚语: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千百年来,粪肥一直是农家宝。后来,有了方便高效的化肥,“粪宝”变“废污”。这边,化肥滥用,土地板结退化;那边,粪污成灾,禽畜无处容身。
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于2011年8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列入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012-2014财年备选项目规划。这是国内首个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2.13亿美元。
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胡学应说:“按照测算,项目实施期5年,到2018年化学需氧量、氨氮可分别减排4.5万吨、5000吨。其中,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计划治理规模养殖场300家。”
饶国良说:“通过‘高床发酵’技术,每养殖5万头猪,一年能配套生产5000吨宝贵的有机肥,缓解过度依赖化肥的问题,养殖场也基本不再向环境排放固液体废弃物,实现生态循环型养猪。目前广东有9家养猪场采用了‘高床发酵’生态养殖。建议在‘十三五’期间,政府用实际措施支持一批中小型‘高床发酵’生态养殖养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