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间,雏鹰农牧披露了2016年年报,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60.90亿元,同比增长68.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9亿元,同比增长294.29%。
根据公开的测算数据,2016年,我国养殖业的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04.42%。
“依此计算的话,雏鹰农牧净利润增幅接近行业平均值的三倍。” 有分析人士说。
生猪养殖企业业绩纷纷爆发
同在4月25日,天邦股份及河南的另一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牧原股份,也对外发布了2016年年报。
天邦股份公告称,2016年度,天邦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1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增长238.18%。
牧原股份公布的年报显示,牧原股份2016年全年销售生猪311.39万头,实现营业收入56.06亿元,实现净利润23.22亿元。
2016年,国内生猪价格继续处于高位。在延续2015年下半年的涨势之后,全年还保持着高景气、长周期、高价位的特征,其中,6月初突破21元/公斤,刷新了2011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在2016年“生猪强周期”的带动下,作为历年的年报披露季,今年的3-4月份,生猪养殖企业不断交出靓丽的业绩年报,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
4月6日,作为养殖业的领军企业,温氏股份发布的年报显示,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3.55亿元,同比增长23.05%;归母净利润117.90亿元,同比增长89.99%。
温氏股份认为,公司主营业务规模稳定增长,尤其是公司养猪业高效发展,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及国内生猪市场行情整体稳定,生猪价格全年处于高位运行,均为企业净利润大增的主要原因。
4月10日,正邦科技发布年报称,公司营收189.20亿元,同比增长15.3%;净利润10.46亿元,同比增长235.9%;2016年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0.50元(含税)。
根据数据分析,正邦科技2016年主要利润来源为养猪。
2016年,正邦科技生猪出栏量226.45万头,同比大增43.4%。
借势“强周期”,雏鹰农牧踏多元化坦途
在火热的市场行情下,国内众多生猪养殖企业纷纷走向产能扩张之路。
根据温氏股份的公开信息,温氏股份2016年新设立18家一体化养猪公司,新增开工猪场规模产能220多万头,并在东北、西南等区域新增签约规模产能900多万头。
牧原股份的扩产脚步也较为明显。
据不完全计算,牧原股份2016年新增23个子公司,增资14个子公司,投入资金额高达30.75亿元。
随着相关企业产能的持续释放,有业内机构分析认为,这些产能的扩张,预计将在2018年充分释放。
与上述养殖企业的战略布局有所差异,雏鹰农牧在继续加码生猪养殖板块的同时,不断增加其他板块的布局。
有市场观察人士表示,与其他企业类似,雏鹰农牧的利润增长主要来自生猪养殖板块。然而,与其他养殖龙头企业不同的是,雏鹰农牧多元化战略愈发明显。
雏鹰农牧的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不仅生猪养殖板块大幅盈利,同时,公司粮食贸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0.32亿元,同比增长33.54%,毛利为6318.47万元,同比增长123%;公司投资产业基金已获得初步成果,报告期内,实现投资收益1.23亿元,为公司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据介绍,近几年,雏鹰农牧加大在“生猪养殖+深加工、粮食贸易、互联网”等三大战略板块的布局,同时布局供应链金融,投资产业基金。
公开资料显示,雏鹰农牧在金融板块布局的投资金额较大。雏鹰农牧年报显示,目前已投资了6支产业基金,其中4支涉农产业基金,包括深圳泽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中信现代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兰考中聚恒通产业投资基金和中证中扶产业扶贫投资基金。
雏鹰农牧方面认为,通过结合相关行业内的专业机构,可有效加快相关产业板块的拓展进度,使公司产业链发展更健康,提高公司的行业整合能力、综合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以支撑公司做大做强;同时公司在养殖行情高位时推行产业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模式,有助于降低在养殖行情不好形势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布局金融板块可有效保障现金流,有助于公司成功穿越猪周期。
在互联网业务方面,除了控股子公司微客得科技的稳步发展,雏鹰农牧旗下的新融农牧平台业务发展迅猛。雏鹰农牧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新融农牧完成加盟会员企业约400家,管理养殖场商品肉猪规模约300万头,新融电商平台累计交易额约14.47亿元。
招商证券研报分析认为,雏鹰农牧发力互联网板块,通过电商及电竞的有效结合、构建生猪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三大战略板块的优势互补,助推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抵御猪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