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记者在广东、江西、山东和黑龙江等全国重要生猪产销地调查发现,此轮价格持续下跌,是供应量增加、饲料价格低位运行、居民消费习惯改变以及市场淡季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猪肉价格连降9周 同比跌幅接近25%
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17年第26周,即6月26日到7月2日,我国猪肉价格在持续九周下跌后略微上涨,周均价每公斤19.89元,环比涨0.9%,但同比下降24.3%。
在全国畜牧业百强县市江西省高安市,高安良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范钰明告诉记者,前两年行情最好的时候,猪价达到每公斤21元,一头猪能赚近千元。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猪价开始下跌,目前出栏价在每公斤14元左右。现在养猪的成本价为每公斤12.4元左右,一头猪还能赚两三百元。
全国生猪生产大县黑龙江省望奎县养猪大户邵军已养了19年的生猪,目前存栏量110多头。谈起近期的生猪价格,邵军清晰记得春节之前达到最高每公斤17.2元,春节之后开始一路下跌,目前每公斤12.8元。“从1月末到6月末,生猪价格每公斤降了4元多,接近盈亏平衡点。”
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猪肉价格市场分化明显:普通猪肉价格跌个不停,一些品牌肉价却稳如泰山。北京市民杨女士说,自己从没感受到猪肉价格下跌。家门口的超市里有四个品牌的猪肉:鹏程、中粮、精气神黑猪、壹号土猪,价格常年不变,只在超市有活动时偶尔打点折,赶上过年过节价格还会上涨,“比如鹏程的小里脊,常年都是每公斤80元左右。”
从事定制农业的广东神农田园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小刚说,公司的猪都不喂饲料、养足一年,价格稳定在110元一公斤。而且价格早就定下,不会因市场变化调整。
据了解,近几日,一些地方的猪价正在回涨。如山东6月底猪价已经出现回暖向好态势。但在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会长吴秋豪看来,这只是市场的博弈行为,不足以说明猪价已探底。
2猪价下跌主要原因还是“猪太多了”
记者采访发现,多方因素叠加导致了这一轮猪肉价格持续下跌。
01、供给量增大
在范钰明等人看来,这一轮猪价下跌,主要原因还是“猪太多了”。“因为行情太好,从前年开始,许多养殖户尤其是一些大型养殖企业纷纷补栏,产能快速扩张。”范钰明说,他虽然没有扩张,但这两年,猪场也一直在满负荷运转。
江西省养猪行业协会理事长王冬新的公司这两年能繁母猪增加了1000头,每月出栏量增加了2000头。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猪肉产量1468万吨,增长0.2%。
02、消费量减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习惯逐渐改变,猪肉在一些家庭日常肉类消费中的比重正在下降。哈尔滨地利生鲜连锁超市司徒店值班班长李金明告诉记者,现在一天能卖200公斤左右猪肉,相比一年前,每天销量减少三分之一左右。
03、饲料价格低
作为养猪主要成本的饲料价格一直低位运行,也让猪价难以上涨。根据农业部6月份第3周全国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的数据,全国玉米平均价格每公斤1.9元,同比下降7.3%。全国豆粕平均价格每公斤3.2元,同比下降7%。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每公斤2.96元,同比下降3.9%。
“因为饲料价格低,虽然这半年猪价下降得很厉害,行业还能维持盈利,但如果继续下跌,就会陷入行业性亏损了。”吴秋豪说。
与此同时,市场呈现出高端品牌猪肉价格坚挺、普通猪肉价格“跌跌不休”的分化现象,显示出新格局下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挑战。
农业供给侧改革新挑战:如何提供价格合理的优质猪肉
业内人士认为,第三季度我国猪肉价格可能会反弹,但降价大势难以抵挡。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高级畜牧师胡智胜认为,猪肉价格在第三季度有望迎来一波反弹,但从长周期来看,生猪价格处于周期下行的大区间内。“2016年,不少大企业布局生猪养殖产业,一些大型猪场将在2018年左右形成产能,会对猪价形成冲击,有可能使生猪价格继续回落。”
专家认为,如何在合适的时机采取合乎市场规律的措施,避免价格下跌过于剧烈,给生猪养殖行业带来毁灭性损伤,是企业及职能部门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同时,积极应对居民消费习惯变化带来的冲击,则是生猪养殖行业必须面对的长远问题。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猪肉年消费量在达到2014年41.68公斤的历史高点后,掉头向下,已出现连续两年回落现象,目前人均猪肉年消费量已降至2016年的38.44公斤,社会猪肉需求总量明显下降。而另一方面,优质猪肉却供不应求。
黑龙江省伊春市益灵森林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林下散养生猪的企业。公司董事长李丽丰说,他们每年饲养“森林猪”1万头左右,主要是私人订制,客户分布在哈尔滨、北京、唐山等,因价格相对合理,一直供不应求。
“这一系列的信息显示,我国猪肉消费需求正进入‘量减质升’阶段,但当前的高端猪肉价大多数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如何更好地提供价格合理的优质产品,是生猪养殖业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吴秋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