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从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谈北方猪业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17-07-12  来源:🔗互联网  💛3248
核心提示:1我国生猪养殖面临的压力与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养猪业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压力,除了我们日常关注的疫病压力彼伏此起,

1我国生猪养殖面临的压力

与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养猪业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压力,除了我们日常关注的疫病压力彼伏此起,老病挥之不去、新病层出不穷等现象;养殖效率压力也依然明显,导 致猪肉养殖成本高于进口猪肉及其制品的到岸价的怪圈之外。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土地压力有增无减

中国人多地少,人均可耕地面积非常小;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人均可耕地面积进一步趋紧。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有严格的限定。尽管养殖业在农业经济中的实际贡献远远大于种植业,但对于基本农田实施18亿亩红线保护,发展养殖业不得侵占基本农田。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出台,养殖业尤其是养猪业所面临的土地压力有增无减。

1.2环保压力空前绝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也自201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也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2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特点

南方水网地区特指珠三角水网区、长三角水网区、长江中游水网区、淮河下游水网区和丹江口库区等5个重点区域,主要涉及广东、江苏、湖南、湖北等10个省(市),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2.1经济发达猪产品需求很旺

南方水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对猪肉等畜产品等消费需求较旺。

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业加快发展,南方水网地区环境压力持续加大。区域布局不尽合理,农牧结合不够紧密,生猪粪便还田利用的通道不畅,粪便综合利用率低是造成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污染的根本原因。生猪养殖与水环境保护矛盾尤为突出,生猪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面临一些新问题,加快推进生猪养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2人多地少猪存栏偏多

所涉及区域人口密集,河湖众多,水网密集,土地偏少。历史原因及气候、经济基础等原因,导致这些区域又是我国重要的生猪主产区,2014年其涉及的133个主产县生猪存栏5 562万头,出栏9 696万头,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1.9%和13.2%,外调生猪3 700万头,对于保障南方乃至全国猪肉市场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2.3养猪工艺传统污染严重

由于这一区域规模养殖推进相对较早,传统庭院式与专业化规模养殖并轨。且即使实施了规模养殖,相当部分企业采用的还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工艺。相对于近几年发展的集约化养殖企业,整体对环境控制的意识不强、设施设备投入力度不大,粪污排放量较大。加之这些区域普遍降水量大,水环境敏感。所以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显得愈发严重。

2.4民居逼近猪场矛盾急增

其实相当一部分规模养猪场在建设之初还是依据畜牧场选址的基本规程进行选址与布局规划建设的。但由于农村城镇化的推进,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工业化企业的引进与扩张等等,导致本来远离居民区的养殖企业逐渐被民居所包围,被动成为违规养殖。论理养猪场是冤枉的,但人性为本的前提下,在与周边矛盾急增的养殖背景下,这些猪场生存难度越来越大!

3农业部关于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

基于这样的背景,农业部发布《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对广东、江苏、湖北、湖南、上海、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等地的生猪养殖业做出调整优化。

3.1目标明确规模发展

这次对上述地区养猪业的调整,核心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让养猪和环境资源相适应,要改善和保护环境。要求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猪养殖业。到2020年,在南方水网地区,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粪便处理设施配套比例达到85%以上,生猪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

3.2任务具体布局环保

具体有以下几个任务:

1)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文件要求主产县制定生猪养殖规划,合理划定适宜养殖区域和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区域。在禁养区范围内,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时限要求,由地方政府依法关闭或搬迁生猪规模养殖场,引导生猪养殖向非超载区转移。

2)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深入推进生猪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支持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改进生猪养殖和粪便处理工艺,实现提质增效。

3)促进粪便综合利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猪粪便处理,在养殖密集区域建立专业化生产、公司化运营的粪便集中处理中心。鼓励规模养殖场配套种植用地,推广粪肥和肥水还田利用技术,推进种养一体化发展。

3.3多数区域养猪已难发展

南方水网地区所包含的5个主要区域中,多数区域养猪已难发展。

首先是珠江三角洲水网区。该区域涉及广东四会市、三水区、鹤山市等16个县,其中4个县为2015年生猪调出大县。该区域2014年主产县生猪存栏为398万头,出栏706万头,生猪存栏量已超出其土地承载能力。因此认为该区域主要任务是减量,实施总量控制;大力推广猪-沼-茶等生态养殖模式;加快生猪种业发展。

其次为长江三角洲水网区。该区域涉及江苏如皋市、如东县、泰兴市等17个县,浙江德清县、海盐县、嘉善县等9个县,以及上海崇明县、奉贤区、浦东新区等3个县区。共计29个县区,其中2015年生猪调出大县12个。该区域生猪养殖发展空间不大。因此认为该区域主要任务是尽快完成禁养区划定,加快退出禁养区内生猪规模养殖。适宜养殖区域严格执行污染物总量减排要求,突出粪便综合利用,探索多种形式的农牧结合发展模式,研究推广水稻等大田作物施用有机肥,严格控制超载地区养殖总量。

第三为长江中游水网区。该区域涉及湖北境内浠水县、武穴市、天门市等19个县,湖南汉寿县、华容县、澧县等17个县,江西进贤县、南昌县、新疆区等7个县区,和安徽枞阳县、怀宁县、桐城市等6个县。共计49个县区,其中2015年生猪调出大县32个。该区域生猪养殖量接近土地承载能力。因此认为该区域主要任务是,尽快完成禁养区划定,加快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退出,适宜养殖区域严格执行污染物总量减排要求,突出粪便综合利用,探索多种形式的农牧结合发展模式,研究推广水稻等大田作物施用有机肥,严格控制超载地区养殖总量。

第四为丹江口库区。该区域涉及湖北丹江口市、郧阳区、郧西县等6个县区,以及河南淅川县、内乡县、邓州市等4个县。共计10个县区,其中2015年生猪调出大县10个。该区域生猪养殖与土地承载能力总体平衡。因此认为该区域主要任务是,加大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力度,推行农牧、林牧结合,发展生态养殖,提高综合效益。重点推进生猪产业布局调整,推进库区生猪养殖向省内其他有潜力的区域适当转移。

3.4部分空间仍可发展

对于南方水网地区,淮河下游水网区为仍然有发展空间区域,主要涉及江苏丰县、邳州市、睢宁县等24个县,以及山东金乡县、郯城县、汶上县等5个县,共计29个县。其中2015年生猪调出大县21个,且其中20个在江苏境内。该区域生猪养殖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因此认为该区域主要任务是,稳定现有规模基础上,适度承接苏南和苏中地区生猪产业转移;加强圈舍改造,推广干清粪工艺和节水工艺;加快粪便处理和利用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化装备和设施水平,促进粪便就地就近还田利用。

4《指导意见》产生的影响

4.1社会各界已广泛关注

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环境问题,国内各大电视频道连续几个月几乎天天曝光相关养猪场环境污染问题、播出拆迁猪场等新闻。笔者以“南方水网地区”及“生猪”为关键词,从百度能找到42 900条相关信息。事实上,远不止媒体热衷于这一问题,普通老百姓也都会关注这一话题。

4.2禁养区划定紧锣密鼓

南方各省市纷纷按照“水十条”要求,划定禁养区。禁养区划定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的陆域范围;二是风景名胜区,包括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三是自然保护区,包括国家级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四是城镇居民区和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五是其他确需纳入禁养区范围进行特殊保护的区域。

4.3南拆成风,猪成过街鼠

相关区域迅速刮起拆猪场风,尤其是深受“猪害”的部分地方官员更是恨不得一夜之间将其辖区的活猪全部清光。甚至出现有区域提出建设“无猪县”的目标。市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及乡镇分管农业的领导无法开展日常工作,不得不整天应对拆猪场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辛辛苦苦为人类的肉食提供保障的猪们,一下子蜕变得连过街老鼠都不如。

4.4北迁必然,适养区难进

南方水网地区面临那么多压力,适当调减该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合情合理。

随着这些区域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原先适宜养殖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少。引导生猪养殖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已成必然。

但问题是生猪养殖给地方官员带来的压力着实较大,他们稍不小心就可能因为辖区养猪企业违规使用土地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重大疫病失控问题等而丢乌纱帽。因此即使是适宜养殖区域,部分官员便提出“凭什么让我们冒着风险为你们养猪”等很实际的问题。所以即使这些区域适宜养殖,养殖荷载也远远没有超标,生猪往适养区转移也因此遇到一系列难题。

5北方猪业发展值得借鉴的经验

其实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与法规的本意并不是简单的关掉养猪场,而是1)推动标准化生产,提高科学养殖水平。2)调整优化区域布局,该减则减,宜调则调,重点调减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引导生猪养殖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3)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促进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使生猪规模化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5.1猪对国民经济贡献巨大应宣传

首先我们得认清,几千年来,猪是人类的伴侣,是人类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贡献者,老祖宗已经有无猪不成家的认识。猪不仅给人类提供肉食,还是聚宝盆,更是当家肥的重要贡献者,所以才有“养猪不为钱,回头看看田”的农谚流传至今。同时猪肉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产与否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安定的问题:很难想象,如果一所大学、或一座城市,连续一周以上没有猪肉供给,会是一个什么情况!所以恳切地希望全国各类媒体,能够给不会说话、只会默默为人类做贡献的猪们一个公道的评价,给它们一点点生存的空间。

5.2养种循环产能布局需规划

猪的地位之所以一落千丈,不是猪本身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而是人类养猪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庭院式的家家户户分散养猪的模式转化为高度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模式。正因为过去是庭院式的,所以养种平衡不成问题;但集约化之后、尤其是养种分离的集约化之后,粪便、污水、臭气集中排放,必然导致相关范围内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所以养殖业大举北移之际,笔者认为,从政府层面,需要从上到下尽快制定与城镇规划、经济特征、社会人文等相匹配的养殖业宏观布局。积极推进农牧结合,优化畜牧业的空间布局,按照“种养结合、畜地平衡”的原则,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土壤地力、农作物品种、畜禽粪便农田消纳和污染减排等要求,因地制宜确定养殖区域、养殖种类,决定养殖规模与投资总量,结合现有产业分布情况来帮助投资者遴选落脚点。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环境保护与畜牧业和谐发展。从企业层面,需要切实做好规划布局工作,尤其保障基于减量化、资源化为前提的,对粪便、污水、有害气体及其他废弃物有科学合理的减排、收集与处置措施。

5.3工艺流程设施设备需提档升级

目前国外很多国家与地区养殖原料成本低、自动化养殖程度高,我们在发展规模养殖过程中,由于从业者投资意识、文化层次等差异较大,所以无论是工艺流程,还是设施设备都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养殖投资人相对关注眼前利益,忽视长期意识与责任意识。因此要在建立行业准入许可的前提下,引导其对新型生产工艺的考察与论证,以及对设施设备选型的关注。推崇因地制宜、适度推进自动化养殖模式,适时引进与推广智慧农业,让养殖业者变得更加轻松、高效地组织生产与运营。

5.4环境控制资源化利用更好

制订科学合理的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与利用方案非常重要。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有宏观统筹考虑,针对目前已有养殖企业以及新进的养殖企业分别制订不同的标准,对前者重在提档升级、制订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后者推行重在资源化利用与处理的完善体系。突出农牧结合和规模养殖场粪污防治,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小区)务必建成粪污收集、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设施。支持已有养殖场按农地配套标准流转周边耕地实现规模种植,或与周边规模种植户建立粪肥供应关系,实现粪污就近利用,当地消纳。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