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武陵区丹洲乡是远近闻名的“养猪大乡”,最多的时候全乡有300余户村民养殖生猪,其中不少养殖户还是中共党员。开展生猪养殖污染了空气,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系统,村民们一片怨声载道。生猪养殖业虽收入可观,但污染环境,这与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丹洲的政府号召是相违背的。畜禽退养问题得到了乡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纪检人员多次前往党员养殖户对他们进行警示性谈话、教育和劝导,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到今年7月底,全乡仅剩下4户生猪养殖户未退出养殖。对于这些难啃的“钉子户”,纪检人员绝不手软。
8月18日上午,基层纪检人员再次前往养殖户进行劝导。“养猪虽然收入可观,但污染环境。现在环境变好了,看得见鸟语,闻得到花香,要给后人留一片绿水青山。”基层纪检人员说。经过多次的劝导,龙西桂等仅存的养殖户意识到生猪养殖的弊端,生猪养殖数量由原先的几百余头减少到现在的二十多头,并将会在短时间内处理掉余下的生猪。“不养生猪了,你还可以养泥鳅嘛”。为了推动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基层纪检人员还积极为“养猪大户”献计献策。养殖户综合考虑,决定采纳纪检人员的建议,在原有的猪栏条件上加以改造,准备改造成一个养殖泥鳅的“池塘”,将来进行泥鳅养殖。对于龙西桂等同志的退养举措,纪检人员给予肯定。退养工作持续至今,成效明显,一个个“无猪村(居)”等在我乡已经慢慢成为现实。这里我们要向奋战在一线的纪检干部们点赞,也要向为改善生态环境牺牲个人利益的养殖户们致敬。当前,我们必须加大力度、深入持续推进全面退养工作,尤其是对已签约但还未实现退养的养殖户必须保持高频次出击、多措施并举,打消养殖户依然存有的侥幸心理,快速实现退养。一纸退养协议,不仅是对农户诚信的衡量,更是对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考验,按照协议时间节点完成退养,刻不容缓。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不能等,更不能躲,考验广大干部担当精神和强效执行力的时候已到,坚决啃下“硬骨头”,这是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丹洲”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