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各地 » 正文

山东阳信:“牛县牛产业”拉动“产兴民富”幸福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17-11-09  来源:🔗互联网  💛3910
核心提示:实现一个经济洼地向产业强县的跨越要多久?滨州市阳信县的回答是:二十年。廿载来,这个基础薄弱、产业单一、禀赋匮乏的后发县,

实现一个经济洼地向产业强县的跨越要多久?滨州市阳信县的回答是:二十年。廿载来,这个基础薄弱、产业单一、禀赋匮乏的后发县,“平心静气打长谱,厚植本心谋发展”,让几度濒临绝境的肉牛产业重见希望:产业规模、品牌品质、产品链条获得全面提升,肉牛存栏量和年屠宰能力成就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牛县”。不仅如此,“牛县牛产业”还拉起百姓民生、城市建设、城乡统筹的“幸福车”,带领后发阳信一路向前。

“平心静气谋发展,屡遭挫折志更坚”

沿着笔直平坦的高速公路驶入阳信境内,宛若置身一片城市田园:大片麦田翻腾起舞,现代厂房排列有序,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度排名“省尾”的后发县。正值深秋,原本雾霾频发的季节里天高云淡、空气爽朗。人们放下口罩,街头慢跑,哪里像重工业城市的中心区?俨然一幅幸福和谐的民生画卷。

“可之前不是这样”,熟悉阳信的人会告诉你,“这里基础差、底子薄,单靠种植、畜牧‘两条腿’,走过好长的一段心酸路。”

“不仅心酸,而且曲折”。县委书记栾兴刚说,“作为回民聚居县,阳信肉牛产业基础良好。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全县就存栏肉牛18万头,户均2头。九十年代,已呈现‘有钱没钱都养牛、买牛卖牛不出村、回汉联手谋发展’的可喜态势。可是,2000年底,一起由普通民事纠纷引发的大规模民族冲突‘阳信事件’,将阳信肉牛产业拉入‘冰点’,也让群众损失惨重。”

面对危局,阳信人没有另立炉灶,立足原有民族肉牛产业基础,“痛定思痛,平心静气,立信修睦、借力发力”,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初步恢复了经济、重塑了品牌。

“可谁成想,转过年2013年5月,一则‘阳信假羊肉流入上海’虚假舆情又让我们躺着中枪,经济民生再遭重创。”栾兴刚说,“一边是群众有感情、发展有基础的传统产业;一边是面大量广、点多线长的行业环境。要谋长远,我们只能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夯实基础、提升品质,赢得市场”。

继而,阳信从肉牛产业破题,对全县食品药品企业采取拉网式检查,从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严格管控,通过完善台账、责任人管理等制度,全面提升行业品质。又用了两年时间,终于再见曙光。2016年,全县存栏肉牛27.78万头,规模以上肉牛养殖企业130余家,屠宰企业76家,年屠宰能力达120万头,存栏量位居全国县级第六、农区第一,屠宰量列全国县级第一位,肉牛产业总产值达467亿元。

不仅数量做大,更要品质做优。阳信由此组建畜牧业联席会议,由县长牵头,协调多个部门,建设标准化示范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出3个专业化乡镇、42个专业合作社、28个专业村,培育国家、省、市级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56个,建立优质肉牛养殖、繁育基地42个,直接带动养殖、屠宰加工、运销、餐饮行业等7万人就业。

“高山群峰”效应逐步显现,带动牛肉品质、人员素质、产业链条、市场反应同步提升,为产业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县畜牧兽医局局长马文健说:“阳信肉牛是由优质地方品种鲁西黄牛、渤海黑牛培育而来,原本就肉质好、品质高,价格和利润均高于同类肉牛三成左右。目前,产品已占天津清真市场份额的50%,北京清真市场的30%以上。”

“六位一体”推动“牛县更牛,牛业更兴”

“产业就像人生。只有经历坎坷,才能终见彩虹”,栾兴刚说,“十几年的艰辛历程成就着阳信人的一路赶考。既考验着‘牛县能否更牛’的决心,也锤炼着‘牛产业强筋健骨’的信心。”

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荩一对此深以为然。他说,“总结经验,不难发现。行业的快速膨胀让诸多问题隐藏其中。如从业人数多、门槛低、经营主体参差不齐、生产流通环节复杂,这既是监管的盲区、发展的误区,也是转型提升的阵痛必经区。”

为让前行更加有力,阳信提出“六位一体”发展理念。

首先,以“粮改饲”种植新形式探索农区养牛新模式。2014年,县政府租赁300亩土地,精选专用饲用玉米“东单60”新品种,连片建设种植区,并多方进行带穗玉米青贮与黄贮玉米秸秆饲喂对比试验,形成一手数据资料,为全面推开工作奠定基础。次年,引导多家企业土地流转、订单种植试点,使得工作向规模化、产业化铺开,从而一举解决全县肉牛口粮问题,成为全国“粮改饲”示范县。

其次,创建标准化示范园推动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推行自繁自育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引导企业建立融母牛繁育、标准化育肥、屠宰精细分割的现代化肉牛产业园,树立行业样板。此外,动员规模养殖场、养殖户与企业对接,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效益水平,并形成养殖-屠宰-销售全流程质量安全管理追溯系统、研学产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和肉牛生态循环养殖技术研发试验基地等多个科技和产业高地。

再次,加快科技创新,培植企业品牌。引导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定,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使得“中国名牌”“山东名牌”“全国‘食安山东’畜牧示范品牌”等诸多名牌花落本土。受益于此,阳信县畜牧兽医局也荣获“食安山东·诚信守望典型公选创新服务品牌单位”殊荣。

此外,严格行业监管,保障产业发展。扎牢党政同责、行业督导、市场监察、群众举报监管牢笼,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口。首先,在产业聚集地刘庙村设立专门肉牛产地检疫报检点,对全境肉牛统一检疫、统一标准、统一监测,为肉牛屠宰把好首道关。其次,建设动物检疫监督及畜产品质量监管中心数字联网平台,做到对畜禽养殖、屠宰及检疫监督各环节的实时、无缝隙监控;再次,对畜牧部门16个岗位逐项分析排查,找出50个岗位风险和120个岗位防控关键点,建立从畜牧项目审批-生产统计-动物防疫条件审查-饲料兽药经营许可-规模养殖场监管-动物检疫监督-兽医行政处罚权力运行-廉洁勤政等系统风险防控体系,成为全省样板。

然后,借力借智支撑产业科技。对外广泛聘请专家顾问,结合实际问题展开合作。对内制定“行业领军人才集聚工程实施方案”,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从而使牛骨雕刻,牛血、牛副产品生物科技研发附加值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产业向高端迈进。

最后,推行农牧结合一体化发展,确保种养结合整县推进。2017年,阳信被确定为国家级种养结合一体化整县推进试点县,重点对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粮改饲种养结合给予支持,获得连续三年、每年3000万元的政策支持。从而有机会为深入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公共难题,提供“阳信智慧”。

经过不断努力,目前阳信4家企业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企业成为北京奥运会牛肉产品供应单位,7家企业为上海世博会牛肉产品供应单位。并拥有中国名牌1个、有机产品认证6个,国家A 级绿色食品认证10个、无公害畜产品认证16个、全国优秀牛肉产品品牌4个,山东著名商标3个、全国性、全省性“食安山东”畜牧示范品牌8个。自此,中国“第一牛县”渐渐浮出水面。

廿载“赶考”答出“产兴民富、城乡和谐”新答卷背倚黄河滩,脚下黄河水,多年快速发展,如今的阳信不仅“牛产业”一枝独秀,其他产业和百姓民生也“花开满园”,成为远近闻名的“鲁北水城”“大美梨乡”“中国古典家具之乡”。

对于阳信的发展,滨州市委书记张光峰满心欢喜。他说,“滨州自新千年撤地设市,现在正值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产业基础薄弱、发展环境落后,又缺乏人才、资源、区位禀赋的阳信,立足传统产业,培育民族品牌,取得经济社会和百姓民生的‘双丰收’,正是以为民之心‘赶考’,用实实在在行动做出的答卷。”

道路方面,从2000年的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940公里到2016年底的1633.4公里;城区房屋建设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楼到去年人均居住面积52.3平方米,实现质的跨越;环境卫生方面,从2003年整个县城仅有一处公厕到如今全面旱厕改造,覆盖率居全省前列;农民人均纯收入方面,从2000年的2289元到2016年的12531元,增长了447.4%, ……除了冷冰冰的数字,更多是有温度的体会。调研期间,漫步在阳信县新城九龙湖、翠岛湖景区,沿着“一河两湖六景十二桥”环城水系风景带,远眺高楼林立的现代新城,风和日丽、色彩斑斓的新城景象会让无数阳信人感慨万千。

栾兴刚也经常前来,和群众一起唠嗑、运动。他说,“多年发展,我们悟出一个道理。建设现代新城不仅在于城乡面貌的变化,更在于品位和内涵的提升,其关键点在于治理方式的转变和人们精神风貌的提升。”如今,沿着“绿为韵、水为魂、路为骨、花为景”建设理念,阳信在城镇建设和城市功能共同提升的过程中,使得一个健康、美丽、智慧、幸福的全新“水韵梨乡”成为现实,让更多群众获得更多欣喜。

今年清明节,52岁的阳信居民李华之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祭奠先人之余,前往位于金阳街道办事处的万亩梨园风景区参观。千树万树梨花带雨,让人们获得农业发展与现代人文结合的无限乐趣,也让他感慨万千,“村口古树参天,家家青砖小院,鱼儿水中嬉戏,邻居笑脸相迎,这正是我儿时的家乡和梦中的田园。”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