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陈志钢:我们需要以营养为基础的粮食安全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17-11-15  来源:🔗澎湃新闻  💛2730
核心提示:未来全球食物生产和消费将面临哪些挑战?科技是否依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中国在这过程中又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中国实验室》

未来全球食物生产和消费将面临哪些挑战?科技是否依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中国在这过程中又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中国实验室》第二季录制期间,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办公室主任陈志钢向澎湃新闻记者一一做了回答。

陈志钢认为,未来全球会面临粮食安全问题带来的严峻挑战。从政策上重视、投资基础设施、国家间互相学习固然重要,但农业和食品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粮食安全将直接影响全球粮食安全状况。中国也已经到了应该把营养作为政策导向,形成以营养为基础的粮食安全观的阶段。未来如何保证营养均衡,解决不同人群的健康问题,同时保证生产体系的可持续性将是政策制定者和食品生产者的两大课题。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成立于1975年,总部设于美国华盛顿,是由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倡议赞助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其旨在确定和分析不同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以满足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安全和贫困问题的政策需求。

各国需调整政策应对未来粮食安全问题

澎湃新闻: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今年7月发布了《2017全球粮食政策报告》,未来全球食物的生产和消费将面临哪些重大挑战?

陈志钢:未来会不会有足够的食物供大家在这个地球上食用?这种问题在当前来讲还是非常严峻的。一方面人口在不断地增长,联合国对人口预测到2050年可能会达到90亿,但同时全球粮食体系碰到了其它一系列的挑战。气候现在变化很快,极端气候可能会变得更加频繁,加剧土地的退化、水的短缺,全球食物生产体系的脆弱性会增强。

第二个挑战是全球各地的政治动荡。比如说在非洲或中东长期动乱,结果大家发现对那些脆弱人群的粮食安全影响最大,这些人的食物安全问题其实并不是土地或水引起的。

第三,越来越多的人到城里生活,他们对食物需求的种类、吃饭的方式都会改变,然后购买食物的习惯也会改变,这些变化会对整个农业食品的生产体系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比如说现在全球农产品大部分由小农户生产,规模较小,分散在农村。怎么帮助这些小型生产者跟较大的市场对接,让他们有效地供给市场,其中会存在很多的格局或壁垒。同时,因为食品的移动范围越来越大,长距离移动过程中相应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会出现。如何保证食品安全,这也非常重要。

第四是营养问题,我们把它叫做triple burden,三重负担,那意味着什么呢?现在观察全球的情况会觉得很有意思。全球大概有70多亿人,其中有20亿人营养或热量摄入不足。另外还有20亿营养过剩,中间大概30亿。这样的分布对食物的生产体系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怎么来应对这种新情况,怎么保证食物的供给能够满足这三类人不同的需求,减少营养不足,同时也减少营养过剩的人群,所以大家会发现现在国际上谈论非常多的是营养问题。

澎湃新闻:全球的食物政策可以做哪些调整去应对一系列急需解决的挑战?

陈志钢:第一,政府重视是重要的先决条件。纵观全球,哪个地方农业发展得好,往往是在对农业非常重视的国家。中国这30多年来为什么能够发展那么快,在早期的改革中是依仗于农业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

第二,要有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体系来支撑农业生产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必须给生产者提供正确的刺激信号,由市场决定他们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等等。这能够让整个生产体系的效率比较高。同时在贸易政策方面,大家会看到农业比较发达、有竞争力的地方,它的贸易扭曲度相对要小。尤其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生产效率的提高可能有利于促进本国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第三是基础设施的问题。民以食为天,粮食要生产得好,基础设施很重要。水,对灌溉非常重要。第二个道路非常重要,中国有句古话就说要致富,先修路,其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第三像互联网这种设施对将来非常重要。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发展的基本保障。

第四,对科技的充足投入是农业食品这个体系要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个投入可以来自国家,也可以来自民间。

营养均衡+可持续发展中国粮食安全关乎全球安全

澎湃新闻:结合中国目前的情况,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陈志钢:中国现在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应该把营养作为一个政策导向,我们把它叫做以营养为基础的粮食安全观。我们的收入已经到中高水平,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吃饱饭已经不是一个真正的大问题,反而是一个人吃的好不好。尤其我们看到中国最新的一些数字跟全球现象是吻合的。在短短的时间里,中国现在超重人口的比例非常高,达到35%,甚至更高,尤其是小孩。但同时你也会发现,因为经济发展非常快,中国的收入差距还很大,贫困地区还有营养不良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把营养作为一个重中之重的事,放到健康中国这个大的战略里去考量。尤其搭建农业和营养之间桥梁,把农业食物和营养一起斟酌,并促进农业部和卫生部坐在一起来讨论和协调相关政策。

第二点,中国农业发展、生产力提高非常快,但这种提高不是没有代价的。我们用了很多水,用了很多化肥,用了很多地,我指的不光是所用多少亩地,而是说我们用的很狠,可能把下一代的土地肥力都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可持续性就是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不能够把现在的粮食安全问题建立在将来子孙后代的粮食不安全的局面上。

澎湃新闻:在未来全球食品生产的市场上,中国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或者说角色会有什么样的转变?

陈志钢: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这个角色从改革开放来一直在变。早期是被人推着开放市场,引进国外的技术,提高生产率,所以各种各样的技术、投资都慢慢进来,这也促进了整个国家农业的发展。但一个重要变化发生在2006年,在农产品方面我们从一个净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而且食品的缺口也会越来越大,因为我们的人工越来越贵,其它产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所以相对来讲,农业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弱。这个时候中国就扮演了另外一种角色,成了一个进口大国。所以现在比如美国、加拿大、东盟周边国家、澳大利亚对中国都非常感兴趣。

在农产品进口扮演重要的角色对全球治理、全球的格局都会产生一系列变化。比如说现在中美贸易出现摩擦,这时农业的进口肯定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国60%的大豆出口到中国。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二个角色转换。

第三个角色的变化,我们从2005年来越来越多提到怎么参与全球事务。比如说南南合作基金,在中非的农业合作,然后最近的一带一路。全球贫困人口解决十个可能七个来自中国,成就非常显着,这时大家都会来看,有很多国家要跟中国不断交流。但国家之间要学习很难,必须到基层,也就说这个时候国家之间、农民之间、企业之间、政策制定者之间怎么互相学习,或者说怎么把中国有用的东西能够挖掘出来、总结好,让人家觉得是可学的就变得很重要。我们在八年前提出一个概念,当时很多人不以为然,但现在大家都接受这个观点,就是假如中国粮食不安全,全球粮食都不安全。假如全球粮食不安全,中国的粮食同样不会安全。因为中国太大了,所以我们鼓励要多南南合作,就是中国的角色要变过来,我们要输出技术,可以输出到东盟一些国家去,比如说柬埔寨、老挝、缅甸。我们的技术也可以输到非洲国家,把他们的农业生产力提高,间接帮助解决中国可能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

食品科技推动产业创新和转型

澎湃新闻:说到提升食品技术,国家科技部组织编制的《“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已于今年五月印发。中国未来食品政策的主旋律会是什么?

陈志钢:听说这个规划出台的时候感觉非常振奋,因为它跟整个中国农业和食品行业的转型有关系。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我们讲了许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升级。但融合升级对农业体系来说,不仅农业本身很重要,后面加工零售这些阶段也非常重要。以前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产值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但渐渐发生一个变化,食品加工产值比农业产值大了,现在食品加工产值大概12万亿左右,农业只有9万亿左右。我感觉政策制定者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所以觉得要重视食品。

中国农业科技、食品科技需要大幅提高和提升,但更需要提升的我觉得是食品科技这一块,因为这块的现状基本是像原来一些工业产品方面的发展,拿来主义较多。这项规划的出台,相信肯定能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让更多科学家投入到食品行业创新的发展过程中。

澎湃新闻:说到食品的可持续性,国际上一些企业和科研人员正致力于探索未来的食品形态。您觉得我们是否有必要去为现在的食物寻找替代品,比如说动物蛋白质的替代品?

陈志钢: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因为确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人口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短缺。我们希望能够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资源,但是大家似乎都感到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寻找一些食物的替代品或者不常规的食物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研究课题。比如说人造汉堡,人造牛肉。假如说在一个理想的世界上,你能用很便宜的钱,生产出一个口感营养甚至更好的食物,那何乐而不为呢?我觉得奇妙的是,十年前觉得完全不可能的事,现在都已经变成现实了。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