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豆粕人”深思: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豆粕越来越难做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17-12-19  来源:🔗豆粕人  💛1891
核心提示:回顾下半年豆粕行情,从5、6月份起,舆论不断释放南北美丰产,诱导市场看空,基差合同延后点价,但美豆引领连盘底部逐渐抬高,


      回顾下半年豆粕行情,从5、6月份起,舆论不断释放南北美丰产,诱导市场看空,基差合同延后点价,但美豆引领连盘底部逐渐抬高,导致市场大部分基差点价价格在2800上方,加上期现价差缩小,点价后售出利润缩水,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亏损。很多“豆粕人”觉得现在的豆粕越来越难做。

那么我们“豆粕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豆粕越来越难做的呢?深思以后发现是在2014年。为什么是2014年呢?因为2014年开始,油厂推出了基差合同。为什么出现了基差合同之后豆粕越来越难做呢?因为基差定价模式与我们习惯的现货一口价大不一样,“豆粕人”还未弄清楚如何操作豆粕基差合同,不懂如何订购如何点价才有利。

2.png

基差合同出现前,豆粕购销以现货一口价为主,在签订合同时就规定好价格,未来市场走势存在较大的上涨预期时,可以多进行采购;反之少采购豆粕。豆粕价格也多与地域性供求关系相关,背对背操作,风险较小。而豆粕基差合同提前好几个月采购,采购时确定好基差的大小,之后根据盘面波动进行点价操作。影响豆粕涨跌的因素也上升到国际金融贸易、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趋势等等,“豆粕人”受原本的分析思维所限,感觉豆粕越来越难做。

犹记得油厂刚刚推出基差合同时不少“豆粕人”出于好奇进行采购,当初也曾信心满满踌躇满志,后来发现基差合同难做想要退出时,却已经进入了身不由己必须要接手基差合同的趋势中,或出于层级限制,或为了锁定货源,或为了掌握定价的主动权,等等。

基差定价模式本就压缩了利润空间,“豆粕人”要想从基差合同中盈利,操作水平需要相应提升。如今的基差合同也不再是我们想订就订,想不订就不订的状态,企业如果想生存并扩大贸易规模或扩大生产规模,就有必要适应豆粕基差定价模式,首先要加强企业内相关专业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懂得期现结合一体化的操作模式;其次完善内部操作体系,使自己有能力跟上国际金融贸易的节奏;同时还要完善风控体系,加强头寸管理,使决策者有足够的精力去剖析上游舆论信息的释放意图,有实力去应对进入国际贸易的基差定价模式。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关键词: 豆粕 价格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