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大国“三农” 究竟该走向何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18-02-22  来源:🔗农民日报  💛3055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三农”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一系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三农”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变革。值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总结梳理五年来中国“三农”发展的可喜成绩、宝贵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落实好习近平“三农”思想、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和“三农”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习近平

尽管每一段历史都有其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但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的中国“三农”发展史,即使放在滔滔历史长河中,也依然如巍巍丰碑耸立。

在“三农”这个涉及人口如此之多、对国计民生影响力如此之巨、改革难度如此之大的领域,进行一场全面深远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并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增长动能顺畅转换,各种风险有序化解——纵观世界“三农”史,亦属罕见。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砥砺奋进所臻至的崭新高度,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13亿中国人开拓创新的现实观照,这也是中国“三农”创造历史、磅礴转型的生动传奇。

形成了一个领航中国“三农”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

——习近平“三农”思想根植和来源于“三农”深厚土壤,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丰富和创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着大国“三农”走向新时代

犹记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自新世纪以来首次低于8%,“刘易斯拐点”“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中国发展在连续多年高位运行之后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

彼时,农业农村处在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数量供应空前丰富、库满仓盈;另一方面,“天花板”“地板”挤压、“黄灯”“红线”限制、“三期叠加”“三量齐增”纠缠……

大国“三农”,究竟该走向何处?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惧路遥,不忘初心,纵横跨越中国版图,到实践中寻找答案。五年多时间,基层考察调研50多次,其中深入农村一线就有20多次。

从春水初生来到大包干发源地安徽凤阳小岗村察苗情、谈改革,到大暑炎炎深入湖北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看村容、思宜居;从暮秋时节前往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贫困村民家中拉家常、谋脱贫,到数九寒冬赶赴边陲小镇内蒙古阿尔山市伊尔施镇问寒暖、访民生。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不曾停歇;一路踏石留印,一路点燃星光。

而今天,我们回望来时路才发现,第一束星光,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彻洞察国家前途命运、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农情的基础上,谋篇布局的开始;也只有回望时才发现,这点点光芒早已汇集成星光大道,大国“三农”正是因为沿着星光的方向前行,才得以穿越荆棘,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耀目的星光,就是博大精深、立意深远、视野广阔、内涵丰富的习近平“三农”思想。

习近平“三农”思想里,蕴含着新的粮食安全观。2013年前后“粮食包袱论”“农业进口论”等观点达到了顶峰,一时间农业究竟还要不要搞、怎么搞,成了很多人心头的疑问。“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粮食安全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就是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重申“三农”“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粮食安全饭碗”理论。这些充满思辨、饱含深情的论断,如明月照大江,如红霞生海腹,一锤定音稳住大船的转向舵,奠定了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观的总基调。

习近平“三农”思想里,蕴含着新的城乡发展观。“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深化城乡统筹,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这些理论从宏观全局和历史进程全面阐述了“三农”发展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深刻揭示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关系变迁的一般规律和富民强国之路。

习近平“三农”思想里,蕴含着新的民生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

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再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实践,清晰地勾勒出人民领袖治国理政的民生逻辑和“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

习近平“三农”思想根植和来源于“三农”深厚土壤,既有守正出奇、矢志创新的时代气息,也有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历史积淀,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丰富和创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着大国“三农”走向新时代。

踏上了一条支撑大国崛起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如果说“稳”是基本态度和底线,五年来一系列新的变革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皴染出更为丰富的色彩

治国如齐家,即便是一个家庭,手中也要有些存粮有些存款,心中才不慌,特别是面临转型时,大到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历史关口,小到一个家庭转行转业、进城务工的选择节点,只有具备基本保障力才有信心、有底气走出去寻求突破;只有具备基本保障力才有实力、有能力应对转型过程中的不可预知因素;也只有具备基本保障力才有可能、有条件避免经济学中由于资源匮乏带来的决策偏差,确保转型道路的理性、正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条支撑大国崛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清晰展现。

农业是稳定国民经济的基本盘、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稳压器”,无论什么时候,“稳”都是第一位的。目前,我国粮食产能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900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如果说,“稳”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们对解决吃饭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底线,那么,五年来面对新的形势、新的问题所作的一系列新的变革,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皴染出更为丰富的色彩。

——五年来,对农产品供给的追求从数量上的孜孜以求转向产能牢靠、基础深厚、发展可持续。

在“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指引下,我们开始强调“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截至2017年底,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达9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6%,比五年前提高近10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提高3个百分点。

农业重回生态本色,生产理念更绿色,生产习惯更科学,生产方式更集约。农药、化肥提前实现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膜回收率均达到60%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5.3%;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3万余艘、“绝户网”90多万顶,绿色这个农业本色正在变得更加清亮。

——五年来,从对“大数”“总量”的统计和追求转向需求侧精准对接、品种种植“结构化”权衡、农产品品质高效满足,农业经济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镰刀弯”改革、玉米“价补分离”、“两区”建设……越来越多新词开始被人们熟悉,它们共同指向农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确立为农业农村工作主线,农业发展从求诸外部扩张向注重内部优化转变。

产业结构逐渐理顺,非优势区已调减过剩玉米超过4000万亩,大豆、薯类、优质饲草等短缺品种成功补位,面积增加2000多万亩。安全得到保障,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五年稳定在96%以上。品质开始优化,一批叫得响、过得硬的优质国产农产品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农业发展更注重质量和效益。

——五年来,农业不再止于耕田养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而是逐步转向一二三产融合,创业创新掀起热潮,新产业新业态带来了新活力。

一个5角钱的核桃,加工成风味核桃能卖到1元多,冷榨核桃油单个价值增加到5元,而制成核桃胶囊则增值到每个10元,在河北,农产品加工让小核桃身价大涨……

三产融合,亮点数不胜数;双新双创,新业态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2∶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5%,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24亿人次,营业收入实现翻番。

五年来的变化足以说明:农业,已不再是千百年来的那个农业;农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是支撑大国崛起的农业。

健全了一套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

——从体制机制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一大批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和最实际的民生工程持续实施推进,文明乡村活起来,善治乡村美起来

悠悠数千年,回顾中国的历史,离不开乡村厚土的默默滋养。这里寄托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人文情怀,孕育了讲信修睦、温良恭俭的民族秉性;这里萌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方向,也见证了“十八个红手印”的改革壮举。

城市不只是城市人的城市,乡村也不只是乡村人的乡村。在同一片热土上,他们相依相融、相扶相助,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发展中农村欠账太多的背景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不但是当前经济平稳运行的现实选择,也是关乎执政宗旨的根本要求,更是清还历史欠账的应有之义。

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场以90%以上国土面积为基数,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的深刻变革在广袤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交出的厚重答卷。

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靠改革破解制约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城乡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好“人”“钱”“物”等多篇文章,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年来,农村改革“四梁八柱”基本建立,截至目前,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已完成11.3亿亩,占二轮承包面积的84%;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后两轮在129个县开展试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新主体超过300万家,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400万人。

五年来,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教育、文化、脱贫攻坚、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据财政部统计,2013年至2017年仅农林水支出科目,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累计安排就超过8万亿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强化,一大批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和最实际的民生工程持续实施推进。

用一组数字来看变化:五年来全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5万公里,99.24%的乡镇和98.34%的建制村通上了沥青路、水泥路;改造农村危房近1300万户,2.98亿农村居民实现饮水安全;99.7%的户所在自然村已通电、通电话,100%的乡镇和近90%的行政村通了宽带;全国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60%左右,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硬件”过硬,“软件”提升。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渗透着文化认同,曾经,“好山好水好无聊”道出了乡村文化的贫瘠。五年来,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惠农工程的陆续实施让乡村文化、乡村精神生活丰富起来,一些传统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动重新活起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农村工作最坚实的支撑力量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也在基层。五年来,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推动着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结出了一批让中国社会最庞大群体拥有更多获得感的硕果

——农民增收在稳存量、扩增量上内涵更厚实、外延更拓展、动能更强劲、亮点更多元,农民的基本诉求和权利得到满足,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家里3口人的耕地流转给育秧工厂,又流转回来70亩低洼田稻虾间作,农闲时在镇上打工,就连家里的一台拖拉机,也入股到农机合作社,年年有分红……湖北省监利县柘福村农民杨时好家这几年的进项可不少:“这几年,赚钱的法子多了,只要肯干,没个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农民收入增长超过50%,农民收入增速连年跑赢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由2009年的1∶3.33缩小到2017年的1∶2.71。2017年,我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突破1.3万元,创历史新高,而杨时好正是千千万万个受益农民中的一员。

单靠“土里刨食”成了老黄历,农民收入渠道更加多元化,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成了农民增收的新动能。“三权分置”,让土地这个农民最大的财产有了保值增值变现的法律保障;针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幅下降问题,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不少农民在家门口领到了工资;“互联网+”等新业态的兴起,五年间让总额约2200亿元的农产品实现网络交易。农民增收在稳存量、扩增量上内涵更厚实、外延更拓展、动能更强劲、亮点更多元。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基本诉求和权利能否实现,直接关系着农民有没有获得感。

在乡村,城乡居民权利同等化加快推进,农村“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教育公平持续推进,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坚持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3600多万名学生受惠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农村医疗保障更完善,参加新农合人数超过8亿,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75%左右;农村社会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了农村人口全覆盖,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河南、山东等地已全面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已进入从制度全覆盖迈向人员全覆盖的新时期。

在城市,公共服务已覆盖农民工群体,农民工社会保险权益逐步得到维护,农民工随迁子女在输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比例保持较高水平、参加高考人数逐年增加。农民工们开始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他们“劳有所得,劳有所值,劳有所保,劳有所尊”的期盼正在得到回应。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反贫困斗争壮阔展开。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过去五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17年底,全国累计减贫6800万人,相当于欧洲一个大国的人口,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7年底的3.1%。

普通人的命运,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五年来,对于农民这一中国社会最庞大群体来说,真切触摸到了发展成果,感知到了社会变革。

五年“三农”经略最为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就是:不该变的坚决不变,该变的一定要顺时顺势而变

中国的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五年来,每一个波峰浪尖的背后凝聚多少运筹帷幄的胆识,涵盖多少波澜壮阔的变革,又蕴含多少惊心动魄的抉择!

中国的发展也绝不仅仅是一个个独立的经济故事,而是由一条潜在线索推动其内生逻辑和内在规律向前发展并彼此联系。这条线索概括起来就是:不该变的坚决不变,该变的一定要顺时顺势而变。

中国传统哲学里讲道、术、势。道,是方向、是初心,不管走出多远都不能忘却;术,是路径、是方法,必须时时思变、备预不虞;势,是态势、是趋势,是事物发展的本身规律,也是阶段性调整的现实依据。三者中,不变的是道、变的是术、变的依据是势,最终实现由道而识势,顺势而生术,谋术而达道。

在这五年“三农”发展中,我们对“道”的守望更坚定、更明确;对“术”的运用更精准、更纯熟;对“势”的认知更清醒、更透彻,以气驭剑、以无招胜有招,走出了一条战略定力与战术变通相结合的大国“三农”之路。这是五年“三农”经略最为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坚决不变的,是对“三农”压舱石、定海针地位的准确认知和恪守不渝,无论何时都要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不动摇;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根本宗旨不动摇,这是“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坚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不动摇,这是农村改革近四十年来经过实践检验的重要历史经验。

必须图变的,是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审视、自我革新、自我进化。常制不可待变化,一途不可应无方。变的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是与环境生态不相匹配的生产方式,是与发展规律不符的具体路径。从这一点上说,五年来我们一直在变,从新发展理念到乡村振兴战略;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三大体系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改革创新的基因已经融入到血液中。

始终遵循的,是事物发展的本身规律和发展趋势。“三农”发展,既要尊重发展大势,将“三农”置于宏观经济环境下去考量、置于大国崛起的经济社会等综合背景下去考量;又要尊重历史大势,立足当前阶段性特点应时而动、随物赋形;还要尊重“三农”发展本身的规律,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的基础上谋求变革。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大国“三农”开启现代化进程中的磅礴转型,为民族复兴伟业积蓄着雄浑力量。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关键词: 三农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