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大集团——全球饲料业巨头
正大集团是知名跨国企业,在中国以外称作卜蜂集团。目前,正大集团业务遍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属400多家公司,员工人数近20万人。在中国投资额近60亿美元,设立企业213家,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员工人数超过8000O人,年销售额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经过80多年的发展,正大集团形成了以农牧业、食品业、商业零售业为核心,制药、机车、房地产、国际贸易、金融、传媒等领域共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公司仅用快速发展的前30年,就跻身于世界五大饲料生产商。上世纪90年代,集团饲料产量达到1400万吨,在印度、中国、美国等国家建有144家饲料加工厂。据公司旗下的曼谷饲料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vi—roteKumpeera先生透露,目前正大集团在东南亚几国的年饲料总产量将达2400万吨,而且,新建的饲料厂投产后,这一数据将改写为2520万吨。
2010年公司销售额从2009年的50亿美元提升到超过56亿美元的新高,而且公司先后在俄罗斯、印尼和非洲等新兴市场投资建厂,估计其在印度的3家水产饲料厂的15万吨饲料年产量将把其推向印度全国水产饲料老大的交椅,在如此规模能与之抗衡的是中国的新希望集团。
二、新希望集团——中国饲料行业引领者
新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农牧产业集群,是中国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肉蛋奶供应商之一。新希望集团的农牧产业链包含了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轨的种苗供应;中国高生产水平的饲料和兽药供应;最适合中国农村特点的养殖动员、组织和服务体系;养殖产品的规模化收购与加工;名牌体系支撑的安全食品品牌推广和分销体系。
农牧业始终是新希望的根基和主业,包括饲料、养殖、种植、乳业、肉食加工、生物、兽药等。主要农牧企业包括四川新希望农牧有限公司、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六和集团、北京干喜鹤集团,共同形成强大的新希望农牧体系。
从资产规模和年销售收入看,新希望位居中国饲料行业第一位,在整合六和集团的资产与市场资源后,已经具备年产2660万吨饲料的生产能力。有消息透露,随着集团的迅猛发展,其饲料总产量从2009年的130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600万吨;在养殖业、乳业和肉食品加工业等领域都有重大发展,拥有猪、禽、奶三大产业链,8.5亿只家禽加工能力,850万头生猪加工能力。新希望集团相信,规模、供应链、科技、品牌等要素持续注入农牧业,将成就中国的现代农业、现代农民和新农村。
三、泰高集团——专注动物营养核心业务
荷兰泰高国际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动物营养领域的跨国企业集团,总部位于荷兰。自2004年以来,荷兰泰高积极动用全球资源,重点发展核心业务——动物营养和海洋水产营养,集团2010年全年营业额4.9亿欧元。2007年在中国新成立创荷美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用于经营原巴斯夫维生素预混料业务和创荷美营养国际的创新型特殊饲料、饲料添加剂及提供相关的营养技术服务等。
荷兰泰高20ll年2月14日对外宣布,公司以约400O万欧元收购中国一家着名且盈利性较强的水产饲料企业——世海饲料有限公司100%的股权。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为6500万欧元,作为泰高五大业务集团之一的Skrettmg是全球最大的三文鱼饲料生产企业,占全球40%的市场份额,其业务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智利。该项收购将使skretting在中国建立第一家水产料产品生产基地。并且,该项收购也完全符合泰高在水产饲料业务的整体战略。目前,该项收购业务已经获得中国官方批复。泰高集团透露。
2009年集团的跨国饲料企业总产量比2008年下降3.7%,主要是2009年上半年整个市场疲软造成的;上半年下降了7.1%,但下半年却恢复增长3.4%。泰高集团是过去几年中出手并购的少数饲料巨头,尤其是它收购了“嘉吉农标”12家动物饲料厂及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相关业务,涉及年产量70万吨左右。加上泰高集团在西班牙的现有企业Nanta,其在伊比利亚半岛的饲料厂达28家,年产量约350万吨,超过荷兰的饲料集团“汉荷瑞”10家饲料厂的年产量250万吨。此外,泰高集团还收购了巴西的动物营养和鱼饲料企业Fri—Ribe的51%的股份,此后又进军水产养殖业——全资收购越南鱼饲料生产企业TomboyAquafeed公司,Tomboy在越南的胡志明市和隆安省的2家饲料厂分别生产虾饲料和鱼饲料。
四、嘉吉公司——庞大的动物营养帝国
世界着名跨国公司美国嘉吉公司创建于1865年。致力于食品、农业、金融、工业品的生产、市场推广和技术服务。在全球63个国家拥有13万名雇员。动物营养部作为嘉吉公司众多事业单位之一,在美国总部拥有规模庞大的动物营养研发农场及动物营养配方实验量,在全球28个国家设有180家工厂,饲料年产量达1400多万吨,是当今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饲料公司之一。其家禽动物营养业务遍及亚洲的中国、印尼、韩国、马来西来、菲律宾、中国台湾、泰国、越南,欧洲的匈牙利、意大利、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士,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秘鲁、委内瑞拉。
2009年,美国嘉吉在俄罗斯的叶夫歹J莫夫投资1250万美元兴建了一家年产25万吨的饲料厂,另外,它还在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兴建了一家年产6万吨的饲料厂,使其在越南的饲料企业年产能达72万吨。此外,嘉吉把其在罗马尼亚苏拉米的饲料厂年产能大到5万吨,而且还在联合一家南非饲料企业准备进军赞比亚。
根据相关消息,2011年下半年欧盟相关部门最终批准了美国嘉吉公司对普乐维美公司的收购计划,嘉吉公司将以1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动物饲料生产商。欧洲委员会对这起收购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收购并不会引发竞争等问题。尽管嘉吉公司KoroFrance公司的经营活动存在一些重叠,例如在动物混合饲料和预混料领域,但是收购并不会引发竞争问题,因为两家公司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有率毕竟有限,而且市场上还有许多其他同类型公司。
嘉吉公司、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以及荷兰泰高集团此前均参与了投标竞购法国饲料生产巨头——普乐维美公司,三家公司都在最初的截止日期前提交了申请。有消息称,此次收购交易额可能超过26亿美元,泰高曾经与普乐维美有过沟通,所以这对他们来说更像是第二次机会;帝斯曼似乎对饲料预混合的环节更感兴趣,他们可能会在买下整个公司以后将关于动物饲料的部分卖掉,泰高是个合适的选择;而嘉吉曾表示他们一直在寻求机遇,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业务规模。
五、帝斯曼集团——原料与添加剂专业供应商
帝斯曼集团是一家总部设在荷兰的跨国企业,主要从事营养品、医药用品和功能材料以及工业化学品的生产,年度净销售额约90亿欧元,在全球拥有22000名雇员,公司在纽约泛欧交易所上市。作为国际知名的动物营养公司,在家禽、猪、奶牛、宠物、鱼的营养方面具有优势,可以为动物饲料生产商提供高质量的原料和添加剂。作为全球唯一一家纵向整合的动物营养公司,帝斯曼在收购罗氏维生素业务后,在饲料添加剂领域竞争优势明显,不仅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生产性能,还可确保动物健康和福利待遇。
2010年10月,帝斯曼营养产品部与成都现代工业港签订协议,投资建立新工厂并成立帝斯曼维生素有限公司。该工厂建成时间为10个月,拥有三条完整的生产线,可生产罗维素品牌下的预混料及复合维生素等全部型号产品。该工厂产能设计可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客户需求,其生产工艺充分考虑了避免药物与非药物之间的交叉污染,从而提供可追溯的家禽、家畜、水产、反刍、以及宠物饲料预混料。
2011年下半年,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营养产品部与俄罗斯农业公司TatenergoJSC公司合作,设立了DsM营养产品部俄罗斯分公司。日前,该公司建立了DsM在俄罗斯的第一家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工厂。
帝斯曼营养产品部2011年10月份对外宣布,在中国第五家饲料预混料工厂竣工投产。该工厂坐落在四川成都,是至今帝斯曼在中国产能最大的饲料预混料工厂。该工厂的建立,标志着帝斯曼向西部扩展的计划正式落实,进一步完善了帝斯曼在中国动物预混料、同料市场的全国战略布局。此前,帝斯曼在中国的上海、山东、湖南和吉林已有四家预混料工厂。
六、通威集团-水产饲料巨头,打造绿色产业链
通威集团创立于1992年,是以农业、新能源双主业发展,并在化工、宠物食品、IT、建筑与房地产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大型民营科技型企业。现拥有遍布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的100余家分、子公司,员工逾万人,其中通威股份上市公司年饲料生产能力逾60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及主要的畜禽饲料生产企业。
“作为世界级健康安全食品的供应商,这是通威的核心理念和长远目标。”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这样说。
通威专注于健康食品的发展领域。在2008年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中,凭借企业高度自觉的社会责任,通威集团召开了新闻恳谈会,在全行业率先也是唯一一家勇敢站出来的企业,明确表明了行业态度和企业立场,用企业最严密的食品安全管控机制和最先进技术保障流程向社会公众透明介绍了通威的相关做法,并公开澄清子虚乌有的“潜规则”一说,从而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除了食品领域,通威同时一直关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刘汉元萌生了还世界一片绿色、一片生机的美丽梦想那就是随着太阳能发电的大规模利用甚至完全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到那时,工厂不再冒烟,汽车不再排尾气,整个地球将是一个青山绿水、鸟鸣山涧、湖光山色的世界。
在此背景下,2007年初通威集团正式进入多晶硅太阳能光伏产业。2008年9月,首期1000吨多晶硅项目顺利建成投产,项目开创了从立项到投产的国内外行业最快建设速度,创造了同种尺寸、规格单炉产量最高,同级别纯度最高等多项行业纪录,项目的环保治理基本做到零排放。特别是装置下线的多晶硅产品,纯度达到了八个9,接近电子级的标准,创造了多晶硅行业的一大奇迹。经过3年的发展,一个世界级的清洁能源企业,诞生在天府大地上。
在获得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通威集团始终情系民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1992年即捐资成立了“通威希望工程奖励基金”,共资助四川省凉山州、巴中、广元、达州等贫困山区贫困学生和优秀教师近2000名。2007年,通威捐赠5000万启动“思源·阳光计划”,用于太阳能清洁能源的科研投入和新产品研发,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山区农村送去优质、高效、环保的太阳能生产、生活用电等等。迄今为止,通威集团各种捐款捐物总额已超2亿元。
在近30年的发展中,通威集团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发明网箱养鱼,参与解决四川乃至全国人民的吃鱼难问题,并成为全国与全世界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集团,到目前进入以太阳能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通威所涉及的两大主业,均有着高度的共通之处那就是安全、绿色、放心的产品生产。
“通威模式的价值,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把企业发展需求与社会使命相结合。”这是刘汉元对通威能获得成功的总结。“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通威会将对产品的健康安全和社会慈善领域的关注度继续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