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各地 » 正文

大树村“赶鸡入林”记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18-05-29  来源:🔗新华社  💛1911
核心提示:“在茶园里养鸡,还真搞得成!”看着一只只土鸡悠闲地在茶树下“散步”、捉虫吃,33岁的沈仕水提着的心放下了。这些散养在茶园中

“在茶园里养鸡,还真搞得成!”看着一只只土鸡悠闲地在茶树下“散步”、捉虫吃,33岁的沈仕水提着的心放下了。这些散养在茶园中的土鸡为她家增收好几万元,令她欣慰。

沈仕水是云南省云县爱华镇大树村村民,丈夫在外打工,自己留在村里忙农事。去年以前,她家这片10亩茶园还只能收点茶叶钱,院落里养的几只土鸡也不值得一提。现在,“茶园+鸡”这种新模式给家里带来很大变化:卖出几千只土鸡,纯利润6万元左右,还剩下200多只鸡,每天能捡蛋100多枚。

看着别的村民在茶园和核桃林里养鸡赚了钱,沈仕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年起在茶园里养鸡。很快,她尝到了甜头,决定继续按照“上有果、中有茶、下有鸡”的模式走下去。

这个模式是村里几年来摸索出的一条新路子,已经有50多户村民像沈仕水这样,每天到山上的自家茶园和核桃林里照看土鸡。

“林在房中,房在林中,我觉得这就是宜居美丽的村子。”62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杨世荣言语间充满自豪,何况我们还找到了发展核桃、茶、板栗“三树”和土鸡“一禽”及烤烟、龙胆草等产业的好路子。

特别是林下养土鸡,更是让这个小山村远近闻名。村民们深切体会到“变”与“活”所显现的威力。

前些年,全村390多户村民固守着传统劳作方式,种田,管护核桃、茶叶,也在庭院里散养一些土鸡,像沈仕水家这样,都是“单项运动”,不成规模,也没用好用透村里丰富的山林资源。大家不富裕,甚至还有29户贫困户。

这种景象令杨世荣十分着急。乡亲们要发展和过上好日子的渴望推动着他想方设法:林地多,土鸡也受欢迎,搞林下养殖应该可行。

“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用好用活也能增收!”这就要找个带头人,带动村民干。打定主意后,杨世荣盯上了从村里走出去创业并颇有成就的能人李云宏。

“杨书记和我家很熟,又是看着我长大的人。”李云宏架不住杨世荣三番五次地动员,何况平常回村看到村民过得不好,自己也觉得不光彩,便决定回村,带动大家“赶鸡入林”。2015年底,他包租了村里40亩林地,搞起了“林+禽”模式,第二年出栏了2万多只土鸡,还不影响林木的收益。

能消灭林地害虫,鸡的粪便是天然有机肥;林地里空气清新,适合鸡生长,减少发病率;林地茶园本身的收益不受影响;林下养的生态鸡大受欢迎……

动员百遍,不如眼见实效!村民们一边围观茶园中养鸡这个新做法,一边算账:投入不大、生产周期短、增收快。一举多得!终于村民们认定这个事情“搞得成”。

于是,乘势而为,成立林下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来引领村民壮大林下生态土鸡养殖,在鸡苗、防疫、技术、销售等方面统一标准和方式,以“合作社+农户”模式捆绑发展。现在,全村家禽年出栏8万只产值480万元。

“一开始,才有几户村民入社,目前已有50多户农户入社。” 李云宏掰着指头算账:目前合作社已出栏土鸡20批次12万余只,营业额700多万元,纯收入200多万元;养殖基地茶叶亩均收入3000元,发展林下养鸡后,亩均收入18000元……

现在,“大树茶园鸡”产品商标已经注册,这些山林茶园里养的鸡名气越来越大,已经卖到昆明了,还实现了运用电商平台销售。

“产业找对了,发展就不愁了,村里的贫困户现在就剩下几户,明年可全部脱贫。”杨世荣说,大树村的鸡很受欢迎,以后要实现下山进城出国,要卖到国外去;未来,要扩大林下养殖基地规模,还要探索“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的发展方式。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