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业内幕》周四报道,一个为期7年的农业机器人试点项目在中国江苏省启动,试点项目希望通过机器人来取代农户的工作,该项目主要应用了无人拖拉机、无人农药喷洒机、无人水稻插秧机等,而这些技术都是尚未在中国普及的。
据《彭博社》报道,这一项目可以让中国数百万个低产的、有污染的农场实现现代化。在中国多数农村地区,农户都耕种好几块的农田,而科学家认为这种结构效率低下,因为农作物生产率低。
随着农业自动化的崛起,中国农作物的收成将得以提高,粮食生产会更加便宜。自动化和数据的联合应用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因为机器会对其进行准确施用,用到该用的地方。新的农作模式还可减少中国劳动力老龄化带来的生产力损失。
这篇题为《中国推进农业机器人试点项目 2.5亿农民中多人未来或失业》的报道称,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意味着有更少的农民还能务农。尽管参与农业的劳动力人口比例不断下降,从1991年的55%下降到2017年的18%,但全中国仍有2.5亿农民,如果自动化变得更加普遍,许多人可能因此失业。
中国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让城市居民牛奶和乳制品的消费量大幅提高。城市化进程也让滋养14亿人口的任务变得更复杂,因为城市化消耗了数百万英亩的耕地。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剩余农田中约有20%受到因工业发展而来的重金属污染。
美国的农业自动化始于16年前,美国迪尔公司推出一个系统,将GPS应用于拖拉机。而在此之前,拖拉机会浪费许多的土地和燃料:拖拉机在田地里播种时会重复驶入之前播种过的田垄。GPS系统可以让农民笔直向前驾驶,避免重复播种。
除此以外,GPS定位还被应用于标志有虫害或土壤状况变化的区域,帮助农民基于数据做出明智的决策。另外,许多美国农场还使用自动挤奶器,目前全美共有2000台自动挤奶器。
中国的自动化还可能在其他的领域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尽管机器人可接管很多工作任务,但解码、校准、维护和维修机器的工作还是需要人来做。仍投身农业的人需要拓展新的技能,使用新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