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主办的“第十一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在大连举办。...
9月12日,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主办的“第十一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在大连举办。本次大会以“衍生工具创新与农业风险管理”为主题,紧紧围绕玉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农合组织、种粮大户等的现实需求,详细解读风险管理实务操作,切实帮助实体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风险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新浪财经参与全程直播。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祖力出席大会并作主题演讲。
王祖力表示,从7月份以来,生猪价格实际上一直在持续上涨,8月份出现疫情之后,从止涨到下跌,短期内非常明确的影响。但从中长期的影响来看,一定会使市场的供给减少,对后期的市场是一个预防的因素,为什么这么说?他指出,因为这个疫情使生猪市场供给数量减少,正常补栏的进程被打断,后期市场一定会出现阶段性的短缺,从消费的角度来讲,随着官方的科普宣传,经过煮熟之后的产品是没有问题的,从消费来看,会慢慢趋于理性,所以供需偏紧的状态会明显缓解,后期的市场价格还会有一定的空间。
以下为文字实录:
王祖力: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能在美丽的大连跟大家一起交流,我们整个的粮食产业,我们的畜牧业。我是农科院的王祖力,受主委会的委托,今天下午交流的主题是生猪市场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玉米我也大概看了一下数据,整个中国玉米产业两万多吨,饲料这块的消费能占到玉米产量的60%,有时候可以达到70%,这个比例非常高,玉米产业、生猪产业是密不可分的,大家研究对玉米产业对整个养殖业,尤其是生猪产业也要有一个高度的关注,最近整个生猪产业也发生了一些热点问题,大家高度关注就是非洲猪瘟的问题,今天在报告里面也会跟大家交流一些相关内容。
今天报告的主要内容,大家很多都是从事粮食产业这个行业的,实际上有很多人对生猪产业并不是很清楚,今天首先第一块想讲一下生猪产业的概况,我们的生产、消费、贸易、生猪价格波动大概是什么情况。第二块就是交流一下,目前生猪养殖产业处在一个什么状况,我们的肉产量,包括价格情况、成本收益情况是什么样。第三重点交流一下非洲猪瘟以及产生的影响,目前非洲猪瘟流行的态势和后期呈现的状况,是可以决定后期生猪市场决定走势的研究。所以,前两块就大概快速一点的讲一下,首先看一下第一块,整个生猪产业的概况。
从这几个方面讲一下,第一个是数量问题,生猪生产这么多年,数量是大幅度的增长,这个数据可以看到,生猪存栏、出栏的数量,跟改革开放初期的数量相比较,现在可以看到猪肉产量跟七八年前相比,增长了6.1倍,生猪出栏是4.3倍,整个产业的素质是在大幅度的提升,比如说我们看到最后两个指标,出栏率、胴体重55%,这个效率是提升了很快,同一头猪的活动和肉的产量跟以前相比也是大幅度的提升,产业的效率也是大幅度的提升,这个是给大家一个面上的认识。
我们规模化的水平,最近这些年提升还是比较快的,总的来讲,我们这个比重还是偏低,我们规模化还不到一半,2016年是45%,这个比例还是比较低的,跟美国相比,美国现在年初还是一千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出来的生猪量占全国总体量的98%—99%,我们还不到一半。后面这个表就是不同的养殖规模,在所有的养殖量里面,所占比重的一个情况,具体数据就不说了,因为时间关系。这个数据还是可以反映整体偏低的一个情况。
我们整个生猪养殖业前些年总量还是以中南部为主,现在南猪北养,现在西移北进,整个生猪重心是在转移的,四川、河南、湖南,山东排在第四,每一个省占总出栏量都不高,有10%的,还有10%以内的。再看一下集中度的情况,总体上还是水平偏低,但是这些年随着大型的企业集团的扩张,我们整个集中度是明显提升了。现在养温氏养猪出栏量最多的企业,2017年到了1900万头,2018年到2300万头,甚至将来要达到3000万头。排在第二的是牧原,从2016年的300,到2017年700万,到2018年要达到1000万,这个增长率都是很高的,这个集中度都有明显的提升。
产量结构比较,猪肉干其他肉类比较,猪肉是我们主要的肉类消费的一个种类,最近十年占总消费量长期稳定在62%—65%,最近十年相对比较稳定,虽然有改变,但是比较缓慢,长期来看,猪肉依然会是长期以内的一个大头。消费的话,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我们猪肉消费产量和消费量都是占到全球的一半,全球每年猪肉产量1.1亿吨,我们大概是5500万吨,全球一半的猪肉是我们生产消费的,所以说中国是一个猪肉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这个一点没有问题,我们人均消费量,大概是65公斤,大概占64%。从这个角度来讲,后期还是有一定的空间,这个是消费。
我们再看一下贸易的情况,最近这些年,尤其是2008年以来,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来,所有进口量增幅很快从几万吨增长到2016年120万吨,2017年112万吨,增长很快,但是绝对量占总的肉类和生产消费量还是很低的,大概换算一下是2%—3%的水平,所以,这个比例还是相对比较少的。今年讨论比较多的中美贸易战,这个贸易战对猪肉的进口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红色的字体大家可以看一下,最近这两年也是二十万吨,2016年不到22万吨,2017年是16.6万吨,对进口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饲料和原料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大豆、玉米的问题,这个影响比较大的,这个是关于进口的。出口的话,最近这几年都是几万吨,主要是以香港、澳门为主,我们算在出口里面,年几万吨的量,往其他地方的比较少,这个是关于贸易的问题,全球的数量问题就不多说了。
我们再看一下价格,图上标出来的,应该可以很明显看出两个特征,一个就是虚线标出来的,最近这几轮的表现更为突出,就是四年一个周期,2006年到2010年,从一个低点到另外一个低点,2010年到2014年也是一个低点到另外一个低点。这个产业2018年也是处于一个低点,这一轮的周期不是最低点,最近这几轮大概就是四年一个周期,这个还比较明显。还有从2013年价格浮动明显加大,2013年以前波动幅度很小,2013年以后波动幅度越来越大,这个是一个大概的概况,从生产、消费、贸易、价格的情况。
第二块,讲一下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整个生猪生产处在一个什么状况,从养殖户的比重先说,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最近这些年,整个生猪产业呈现出小产户刚性退出,大型养猪场规模扩张,养户的数量越来越少,我们的出栏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从大数据上看,从2010年前后,我们总的大概是养殖户大概是6000万,现在减少了一半,可能现在不到3000万这样一个水平,就是一半的养殖户退出了养殖业,但是产量并没有减少,反而有一个增长。养殖户是有一个下降的态势,规模化水平提升,集团企业扩张速度比较快,这个是产业呈现出来的这样一个态势。存栏和出栏,国家统计局上半年猪肉产量是1.4%,出栏量是1.2%,我们存栏量是下降了1.8%,存栏和猪肉产量都增加了,说明什么?说明同样数量的猪,产的肉多了,养殖效率提升了,这个是存栏和出栏。
另外一个,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我们监测到的数据可以看出来,不同的群体增减变动是呈现分化的态势,我们监测到的,代表中小散户同比下降了,规模养殖场存栏量是同比增加的,这样一个分化的态势。下一步就是养殖效率提升的问题,效率提升了,刚才说肉产量的幅度比存栏量加大,就因为整个养殖效率提升了,包括母猪最近下降了,但是肉产量没有下降。图上标注的MSY和PSY就明显呈现出一个上升的态势,这个是在非常明显的提高的。
另外一个就是出栏活重,产的肉比以前多的多,我们2010年一头猪大概110公斤,到2018年是125公斤,这个增长速度也是很快的,有指标可以看到。这些年也一直在往上走,这个是养殖效率的提升能够反映出来两个关键指标。还有就是成本收益情况,今年上半年养猪业亏损连篇,比较厉害的4月份、5月份,当时大概有80%的养殖户都是在亏损的,一头可能亏损好几百块钱,是处在一个水深火热的一个状态。我们2018年前面几个月,大帐平均亏损63块钱,一直处在亏损的状态,7月份也是亏损。这个是7月份的成本的项目和收益的项目,大家可以看到,一头猪的每一项成本是多少钱,纯利润是多少,7月份亏损了30块钱,6月份是亏损150块钱,大概是这样一个状态,这个是目前产业所处的态势。
第三块讲一下非洲猪瘟的影响,可能大家也比较关注这个非洲猪瘟。可能对一些比较深入的问题,并不一定了解的很多,我在网上也找了一些资料,处于学习的状态。这个是一个传染性很高的猪病,表现是心跳加快,高温,死亡率几乎可以达到100%,一旦得了非洲猪瘟,可能百分之百要死掉,把这个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要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报告。这个是给出一个特征,这个病毒的特征可以看到,不同环境下生存能力非常强,全球范围之内没有疫苗的,一旦得病,必死无疑,智能采取扑杀状措施。这个是目前的特点,值得欣慰的是不传染人,只有猪发病,人没有问题。另外一点,这个病毒是不耐高温的,高温、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病毒,这个是可以值得庆幸的一点。它的传播是在上世纪20年代肯尼亚首次发现,然后从肯尼亚传播到非洲南部安哥拉,传播到不同的国家,传播的节点可以看到,我们看下面这个图,很明显的看到流行的规律,最早在非洲南部,从安哥拉到葡萄牙,接着传到南美,南美传播之后葡萄牙传播到欧洲的其他国家,意大利、法国、西班牙都有猪瘟的爆发。从上世纪大概七八十年代,在整个欧洲范围之内都蔓延了,2007年大概传播到俄罗斯,之后在俄罗斯存在了十年,一直到现在俄罗斯还没有把这个非洲猪瘟给消灭掉,这个是它传播的一个状态。俄罗斯从2007年到2017年爆发过1000多次非洲猪瘟的疫情,导致大约80万头猪死亡。
我们国家基于这些,在全球的蔓延以及病毒很强的生存能力等特征,我们在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里面明确重点防护,我们在2018年8月1日,我们在辽宁沈阳首次官方通报了非洲猪瘟第一次在沈阳爆发,这个是官方通报的情况,接着在不同省份,截至目前,爆发了十几起,在疫情发布的相关数据,6省15起,其中安徽8起,江苏2起,黑龙江和辽宁各1起,在不同的时间和地方发生,猪场规模和死亡数据都有详细的数据。基本上都是在东部和东北,南方区域目前还是安全的,这个是安徽那一片区,大概有8、9起,15起里面安徽大概有9起,安徽省就是8起,这个分部的一个状态。我们讲一下影响,从短期到中长期的角度,非洲猪瘟爆发后对生猪产业的影响。短期来看,非洲猪瘟的爆发一定会改变市场供需关系,我们从价格上可以看出,正常上涨的生猪价格的走势,被非洲猪瘟打断,提前止涨回跌,市场供给增加了,消费者出现的恐慌心理,减少了消费量,正常阶段性的产业价格的上涨的趋势被提前中止,价格出现了下跌。我们看一下销量的数据可以看到,爆发之后消费量明显下降,这个是我们价格的一个情况,从7月份以来,价格实际上一直在持续上涨,8月份出现疫情之后,从止涨到下跌,短期内非常明确的影响。中长期的影响,一定会使市场的供给减少,对后期的市场是一个预防的因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疫情使生猪市场供给数量减少,正常补栏的进程被打断,后期市场一定会出现阶段性的短缺,从消费的角度来讲,随着官方的科普宣传,经过煮熟之后的产品是没有问题的,从消费来看,会慢慢趋于理性,所以供需偏紧的状态会明显缓解,后期的市场价格还会有一定的空间。
另外,生猪的调运,出台了一些调运的政策,区域价差表现明显。我们看农业农村部法的关于加强生猪调运监管的措施,连续发了两个文件,跟发生疫情相邻的省份也限制生猪的外调,都限制了,对限制还是比较严的。第二个文件发出之后,整个东部区域和北部区域都覆盖了,这些省份的生猪都无法相互之间调运,只能在省内调运,无法外调。这个是整个北部区域和东部区域都是这样的,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会导致,整个生猪市场的价格出现分化,我们叫“冰火两重天”,整个价格跌幅比较大,我们看一下浙江,只有30%,70%都要靠外调,整个市场的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出现整个价格的“冰火两重天”,东北和浙江的价差达到了6块钱,浙江达到了18块钱,东北才12块钱,允许调运的话,从东北运到浙江,可能都是十几万,市场上存在这种违规调运的问题,我们相信后期会越来越少,这个是出现“冰火两重天”价格的态势。
从疫情发生的经验来看,从2006年核心指数的爆发,我们可以看出,疫情大面积爆发之后,会对应后期价格的暴跌,后期价格会达到一个高点,对后期市场的影响,第一个就是依然会呈现分化的态势,总体上是有上涨空间的。第二,就是2019年才是这轮周期的低点,有可能2019年的行情比2018年会好。第三个判断,猪周期存在提前反转的可能,但是目前来看,可能2019年行情会比2018年的要好。第四,依然不能排出这个疫情大面积蔓延带来猪肉价格大幅度波动的风险。后期怎么样很难说,要持一个严谨的态势,不要因为价格大幅度的波动给产业带来更大的影响,我今天汇报就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