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美经贸摩擦,中国除了见招拆招,更重要的是借此全面深化改革、补齐短板。
一方面,引导转变消费行为,向极简、节能型生活方式转变;另一方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节能高效产业的新发展。
由此,中国经济将更加健康、更加强大。
目前,在中国对外贸易中,进口的主要商品除芯片外,原材料和天然矿物资源占据了相当部分,包括粮食(大豆,玉米和冻肉)、石油、铁矿石等,我们不妨来做个分析。
1、中国需要进口这么多大豆吗?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中国粮食累计进口13062万吨,其中大豆累计进口9553万吨,占粮食进口总量的89%。大豆进口自美国的就有3684万吨,占38.6%,其余的则主要来自南美的巴西、智利和阿根廷等国家。2017年,我国大豆总需求量高达1亿多吨,而播种面积仅790万公顷,产量只有1440万吨,缺口明显。
今年以来,中国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转向更多地进口南美国家的大豆,但这并不能有效降低中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如此高的对外依存度,自然容易被人卡脖子。
中国为什么要进口这么多大豆呢?
主要是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了,膳食结构也逐渐向以高能量、高盐高脂和高动物性食物转变,需要大量肉、油的供应,而大豆是很重要的中间产品。由大豆制成的饲料喂养牲畜有更高的长肉率,可以满足中国人民饮食中日益增长的对肉类的需求。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据卫生部调查,我国有22%的人超重,高血压2亿多人,糖尿病5000多万人,高血脂1.6亿人,因“富贵病”治疗的费用占疾病负担的60%以上。
目前,中国每年自己生产的大豆不到2000万吨,很大程度上是因国外低价大豆所致,如果放任此现象发展,中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将进一步萎缩,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不利。
另一方面,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每年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课题组曾对大、中、小三类城市,共2700桌不同规模的餐桌中剩余饭菜的蛋白质、脂肪等进行系统分析,保守估计,我国仅餐饮浪费食物中的蛋白质一年就高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
中国人好面子,讲排场,孩子出生有满月酒、一岁时有周岁宴、毕业有谢师宴,升学要摆升学宴、结婚过生日更是少不了宴请亲朋好友,有的一摆就是几十上百桌。宴会必须有大鱼大肉,要吃不完,桌上有剩,这样好像才显得主人礼数“周到”,但是这剩下的东西多数是倒掉了。
说到宴会,又不得不提中国的酒文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7077.41万千升,同比增长3.31%。其中白酒总产量为1198.06万千升,同比增长6.86%。老话说得好,“三斤粮食一斤酒”,对粮食的消耗可见一斑。
相关这种消费风气如真正能够得以改变,中国每年进口的粮食自然会减少很多,对外依存度也可以降下来。
综上所述,转变消费方式,倡导极简的生活方式不仅利于自身身体健康,更能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这一点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2、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度
石油被誉为“工业血液”,这个关系国家工业命脉的战略物资,中国自1993年开始进口超过出口,1996年成为净进口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消费量逐年递增。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约为4.2亿吨,同1995年的1059.9万吨相比,增长了近40倍。中国年耗石油量排名仅次于美国,暂列世界第二位。而中国每年自产石油只有2亿吨左右,对外依赖度超过50%。我国生产和进口的石油很大一部分是被私家车消耗了。
中国2016年私家车保有量为1.46亿辆,占全部汽车保有量的75%,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40辆,低于158辆的全球平均水平。相对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长。
但是对于有限的石油资源,恐怕是难以跟上这个发展了。私家车增长不仅对我国石油供应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直接后果已经显现在当前的大城市中。从2007年北京为了保障奥运的顺利开展实施的私家车限行到现在的全国各大城市争相效仿,甚至有的地方开始实行限制外地车辆进入市区行驶的举措。为此,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目前,世界交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中公共交通承担的城市居民出行比例约为50%-60%,日本东京等城市甚至达到80%,而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仅为30%左右。
由此可见,中国城市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准点性、可达性,使公共交通更加便捷化、利民化,引导大众自愿选择公共交通,这样既能够减少对石油资源的消耗,更能缓解交通压力,减少尾气的排放,保护绿水青山。
3、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出口加工型工业,赚取了大量外汇,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现在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了,再走出口加工型的经济道路,过度依赖外部市场似乎有些不妥。
以铁矿石为例,中国是全球铁矿石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但是中国铁矿资源特点是贫矿多,富矿少,贫矿资源储量占总量的80%,并且伴生矿产多,不易开发,所以每年需要向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进口大量铁矿石,再制成钢铁等产品销售。
2017年,我国铁矿石产量12.3亿吨左右,而全国铁矿石进口量达107474万吨,再创新高,较2016年增长5%。其中,从澳巴两国进口量占比达到83.5%,其中仅从澳大利亚进口矿占比就高达62.2%。由此,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达88.7%。
前几年中国几次要收购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公司,每次都快谈妥了,但澳政府却以种种理由拒绝中国的收购。
但反过来想,中国真的需要那么多铁矿石吗?
中国钢铁产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的宝座好多年,据国际钢协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粗钢产量为8.317亿吨,占到了全球粗钢产量的份额49.2%,是排名第二的日本的8倍多。物极必反,高到过剩就变成坏事,中国目前面临着低端产能过剩以及高端产能不足的双重问题。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介绍,“2016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共化解过剩产能超过1.2亿吨。特别是2017年国家还集中取缔1.4亿吨‘地条钢’产能,行业毒瘤‘地条钢’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钢铁行业形势得以明显改观。”
钢铁生产企业作为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美国此时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说,是危机更是一个去产能、调结构的好时机。因此,要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推动钢铁行业布局优化、转型升级、规范经营,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面对外部压力,除做好政策措施积极应对,更要的是加快补齐短板,变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机遇。
要引导民众转变消费行为,向极简、节能型生活方式转变,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不损害生存环境。
要引导企业转变生产方式,走更加注重生态环境、更加绿色高效的道路,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节能高效产业的新发展。
只要能做到上述几点,中国将以一个更健康和强大的姿态面对外部压力,真正实现“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