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内新豆上市以来,受灾地区的收购商深入非受灾产区大批抢购后,最早被哄抬价格的河南周口、许昌、漯河豆区,随着外围上市区域扩增,抢豆群体陆续分散,价格冲高后逐渐企稳;而山东、河北和苏北豆区正在接受“考验”。
由于各地价格均被拉动,本周此现象将缓慢“降温”。东北产区各类豆源均有不同的需求主体,入市群体明显增加,活跃了产区收购气氛,企业入市价格明显高于收购网点。由于市场食用豆采购量仍然偏弱,在国储收购尚未启动之际,短期内行情不会明显上涨,但受关内行情大幅波动影响,10月底至11月上旬东北优质食用豆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扬。
“抢豆潮”显现“徽派风范”
受灾情影响,安徽大豆主产区的沿淮北部收购市场陷入20多年来罕见的冷清局面,往年此时卖豆车辆排队的现象,今年在许多较大的收购集散地看不到了,大部分网点至今未收到当地豆源。这种现象导致收购商纷纷转向未受灾产区“抢豆”,有的直接发往市场,大部分“迁移”至本地。
异地倒购增加了成本,进仓的多为赌市豆源,近期流入市场的可能性较小,加之各地行情连续上涨,更加重了豆农的惜售心理。当地收购商四处寻觅豆源,河南、山东、河北、苏北和安徽的安庆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这类收购群体被人们戏称为“徽派”,所到之处豆市即现涨潮,抬高了一地再换一地,加之信息传递较快,近距豆价偏高已不再贸然倒购,而远距运输成本偏高,价格迅速反弹。本周,各地行情已超前被推高,收购商也会陆续“隐身”,但各地惜售情绪浓厚,力挺价格高位运行。
“赚到手”河南“风平浪静”
河南许昌、扶沟、襄城、漯河是沿淮豆最先上市的区域,由于收获期天气较好,大豆质量和水分俱佳,上市之初市场观望情绪较重,收购和装车价格均在预期之中处于低值。豫东及皖北地区受灾,激发了收购商入市抢收优质豆源的热情。本来很平稳的行情,在大批皖北收购商介入后,装车价格大幅提升,收购质量也明显下降。
从9月下旬新豆上市起,上述地区主流装车价多在3860~3900元/吨之间,且多为比重或增压比重筛选的豆源。10月初,许多入仓水分偏高的豆源令人担忧,灾区收购商纷纷入市后,车等粮使得价格大幅攀升。至上周末,河南上述大豆产区许多收购商已经放弃比重设备,散粮上车价多在4260~4300元/吨;受散装粮倒购现象影响,市场袋装粮报价高达4360~4400元/吨。
由于运输费率大幅提高,豆源价格涨幅较大,许多赌市的群体开始转移到外围。本周起,河南上述产区的行情将陆续企稳。这一波大幅反弹令河南收购商“大赚了一把”,接下来,在豆农严重惜售后收购量将明显下降,其价格与外围相比已失去优势,将转入企稳状态。
外围的山东、河北在上周已开始大面积上市,受河南价格辐射,开秤价突破4000元/吨,此价与河南豆相比有明显优势。当安徽收购商增加后,一天多价现象很快显现。直到上周末,各地净粮装车价已由初期的4100元/吨上涨到4300~4400元/吨,部分南下运输优势区已达4400~4500元/吨。此价显现后,许多赌市群体开始放弃囤积。
与此同时,未北上抢豆的群体部分选择南下,使得安徽安庆及湖北豆区刚刚平静的市场被打乱。安庆、东至、望江、宿松及华阳河农场豆价由4100~4240元/吨升至4360~4400元/吨,湖北各地优质中熟豆装车价涨至4400~4460元/吨,因这些地区豆源较少,已有大批河南豆流入。
“等等看”苏北“错失良机”
部分市场湖北豆正处于待消化过程,沿淮豆上市没有积极采购,单方面认为大范围上市后价格会出现低谷,未曾想到灾情如此严重。
主产区皖北各地基本收不到地产豆源,收购商这种跨区域“倒购”是无奈之举。不同区域的市场反应各异,许多市场大户比小户反应偏快。云、贵、川境内因气候条件较好,许多大户资金、仓容充足,前期大量采购河南豆,不少商户存储的豆源足够卖两三个月;江西南昌的经营商距湖北黄梅和安徽安庆较近,从产区上市的低价起就大量存货,多的上百万斤,少的也有六七十万斤。尽管许多市场经营商青睐苏北豆的品质,但盐城、东台、大丰、南通等地上市价多在4800元/吨左右,高价位加剧了市场“等等看”的心理。在外围价格大幅上涨后,意欲大批采购,而产地价格涨得更高,至上周末,之前的同类豆源已经上涨到5060~5100元/吨,依然有人购买。
市场这种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可以理解,但这只能助推产区的挺价心理,因前期入市的大户库存较多,现行价格小户已失去竞争优势,大户的低价豆源将得到释放,产区“倒购”的群体很快就会停歇,少进慢补后产区价格将缓慢企稳。当市场大小户之间的豆源价差缩小、竞争不进一步恶化时,可适当增量补库,让持续上涨的行情分解成阶段性上涨,让理性的价格有一个过渡期,这样,产销区均可实现利益最大化。
“热情高”东北“各取所需”
关内部分地区因灾出现大面积绝收或失收,但未受灾地区收获期有利的气候条件使商品质量大幅提升。东北豆区后期出现早霜冻害和低温多雨天气,许多地区光照不足,导致区域间质量差异较大。虽然总产降幅不明显,但商品性和蛋白含量均大幅降低。油用豆、蛋白豆、商品豆分类清晰,收购商根据不同类别,以质论价分仓收储。
新豆上市以来,国储拍卖已连续多轮全部成交,且成交价一轮高过一轮,豆粕市场涨幅更加吸引眼球。上周,许多企业开始进入收购状态,对不同的质量标准有不同的收购价格,在3600~3700元/吨之间均有销售;油用豆产地和外地入市人员增加,交易价在2600~3100元/吨之间均有需求主体。
贸易商对优质商品豆收购热情较高,目前各地优质商品豆收购价为3440~3500元/吨,塔选豆主流装车价3640~3700元/吨,部分优质品种或塔选分离的大粒型豆源装车价多在3800~3900元/吨之间。最为明显的是,“690”芽豆去年同期价格为3800~3900元/吨,目前产区装车价已涨至8200~8600元/吨,市场风险防控意识开始增强。
受利好刺激,东北产区贸易商对现行大豆价格认可度较高,由于不同质量有不同的需求主体,分解了收购压力,商品豆后市看好心理加剧,收购热情明显高于去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