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起源来自中国 如今黑猪正成为濒危动物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猪的国家,据考证至少有9000多年的历史了。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了“豕”字和阉猪的记录。
在汉字中,家的原意并非屋里有人,而是“屋下有猪”,只有养有猪的人户才称之为家。从《诗经》到《齐民要术》,从《庄子》到《王祯农书》,中国本土猪在我们的农耕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豕”的意思就是:猪,中国土猪
世界上总共有300多种猪,中国现有猪种125种,而现存的地方猪种就有88种,它们广泛地分布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适应着当地环境,改造着在地文化,也与本地的人们朝夕相处,生生不息。
然而,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显示,中国特有的88种地方猪种里,就有85%左右地方猪种的存栏数量急剧下降,其中31个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和濒临灭绝。在这次为期五年的调查中,有横泾猪等8个地方猪种未发现,项城猪等4个品种已灭绝。
▲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
而这一切,集中发生在短短30年不到的时间里。30年,我们人的一生,也才走了三分之一,一个物种却面临着灭绝;我不知道,我们这一代人要眼睁睁地看着多少物种的灭绝?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美国杜克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斯图亚特·皮姆认为,如果物种以这样的速度减少下去,到2050年,目前的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
珍稀动物的灭绝让人心痛,而朝夕相处的家畜的灭绝,同样也让人悲伤!
我们在中国知网(CNKI)上找到一个地方土猪的统计,根据当年统计时的数据,我们做了一个大家很不愿意看到的表格:
▲濒危灭绝的中国地方猪种
后来,我们也查询过,经过时为农业部的大力保护,如今有些地方猪种的情况有所好转,然而要让这些优秀的老品种实现永续传代,面对最大的挑战,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外国猪在中国种类及中国灭绝种类
目前中国的肉用猪品种以外种猪和外种猪杂交猪为主,代表品种有英国的大白猪、丹麦的长白猪、和美国的杜洛克猪,我们通常把这三种“洋猪”简称为“杜长大”。
大白猪(Large White)又称为大约克夏(Yorkshire),原产于英国。由于大白猪饲料转化率和屠宰率高以及适应性强,世界各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均有饲养,是世界上最著名,分布最广的主导瘦肉型猪种。
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猪(Landrace)”,原产于丹麦, 是世界上优秀的腌肉型猪种,由当地猪与大约克夏猪杂交育成。
杜洛克猪(Duroc)原产于美国,其最大优势为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抗逆性强。
那么中国土猪是什么猪呢?与中华田园犬的概念相似,中国土猪也不是一种猪,而是中国地方猪种的合集。根据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的结果,中国的88种地方猪有85%的品种数量在急速下滑。项城猪、定县猪、龙游乌猪和窄勒黑猪这四个品种已经灭绝,另有三十余种濒危或濒临灭绝。而曾经被誉为“四川回锅肉标配”的成华猪在2013年的存栏量仅为100头左右。
成华猪是四川土生土长的黑毛猪,发源地为四川省邛崃市,当地人养殖成华猪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成华猪肉最大的特点就是脂肪含量高,肌内脂肪含量可以达到3.5%,而白猪的通常只有1%。肌内脂肪高,从美食角度说就是能看到大理石样纹理。
其他濒临灭绝的地方“明星猪”还有金华猪,大花白猪,太湖猪,乌金猪等。
*金华猪又称两头乌,是最适合做东坡肉的品种,大名鼎鼎的“金华火腿”也是由金华猪肉腌制而成;*大花白猪是广东大耳黑白花猪的统称,包括大花乌猪、金利猪、梅花猪、梁村猪、四保猪和坭坡猪;*太湖猪由二花脸、梅山、枫泾、嘉兴黑、横泾、米猪、沙乌头等猪种归并,其最大优势为产仔数量最多,曾被世界上很多国家作为育种猪;*乌金猪起源于云、贵、川乌蒙山区与金沙江畔,属放牧型猪种,适合高原养殖。
因为外国猪更好吃? 其实是市场决定它的价值随着时代变迁,成华猪已经成为了瑜不掩瑕的品种。首先是日增重只有可怜的300~400克,却拥有约为6∶1的超高料肉比,也就是说,它吃6公斤饲料才能增重1公斤。PIC培育的猪作为“洋猪”典范,可以达到2.3~2.5∶1的料肉比。
假如你是农民,让你的猪涨100公斤,你愿意喂230公斤饲料还是600公斤饲料?这时候你当然不会考虑品种延续,而是会毫不犹豫选择引进外种猪。
在消费者这方面,人们对大肥肉的需求也日益降低。在里脊肉代替五花肉成为餐桌新宠的同时,一些人在吃五花肉的时候甚至会剔除肥肉只吃瘦肉。
再来说口味。以澳洲猪肉做对比,很多人都认为澳洲猪肉不如中国猪肉好吃,殊不知导致外国猪肉不好吃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品种,而是生产、屠宰过程。中国饲养公猪会对其进行阉割以避免其分泌“荷尔蒙气味”(猪肉异味的来源之一),并加速其生长发育,而澳洲是少有的在饲养过程中不阉割公猪的国家,这便会导致猪肉残留一些迷之膻味。
在屠宰过程中,中国多数屠宰场使用的是电击加放血的方法,而澳洲及一些欧洲国家会使用二氧化碳催眠,这会使放血量下降,一些屠宰场也会选择索性不放血,于是猪肉就会残留血腥味。
所以,外国猪并不会比中国猪更好吃,但其饲养出栏的性价比会远高于大部分中国土猪。于是,更多农民选择饲养外种猪,膘肥体壮的中国土猪也逐渐被更多消费者排斥。
对于濒危土猪,杂交也是一种方法
为了应对中国土猪及其他本土畜禽濒临灭绝的境况,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畜禽遗传资源分布状况,制定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制定并公布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对原产我国的珍贵、稀有、濒危的畜禽遗传资源实行重点保护。
大花白猪、乌金猪(大河猪)、金华猪等均在最近公布的保护名录之内。
对于猪这种肉用经济动物,仅仅是把它们保护起来免于灭绝并不是最佳策略,挖掘优势,弥补劣势,使其东山再起才能发挥它们的价值。市场是多变而残酷的,在肥肉冗余的当下,人们开始尝试土洋结合的创新法。
以成华猪为例,四川的养猪场也在尝试让成华猪与外种猪杂交。成华猪与英国巴克夏猪杂交一代的猪在出栏时已经可以达到556克的日增重水平,料肉比降低到了约3.5∶1,瘦肉率较以前也有所提高。提高的瘦肉率主要体现在腹部的“大肥肉”变少了。
当然,杂交一代的猪肉几乎保持了原来成华猪肉的肌内脂肪水平,与外种猪“纯瘦肉”相比,杂交成华猪肉的肌肉部分也能看到大理石样纹理,也就是传说中的“雪花猪肉”。
经过改良的成华猪,在2017年的出栏量已经达到了2万头。猪农和成华猪适应了时代的发展,终于由衰转盛重回巅峰。
农民也要生存,他们会选择经济价值更高的猪种饲养,一些农业品种的自然淘汰是难以避免的。但换个角度想,中国本土猪有很多宝贵的性状已经作为种质资源保留了下来,甚至很多外种猪也是利用中国本土猪做杂交育种。
我们现在吃到的猪,即使不是纯种中国土猪,也有可能是中国土猪的后代。
中国土猪市场十大品牌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中国土猪,也在尝试与外种猪杂交创新。
不要觉得猪肉供不应求,也不要觉得猪肉兴衰与我们无关。我们作为消费者,应该做到最基本的杜绝浪费,不管是不是纯种中国土猪,我们都要珍惜食物。
2018年4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18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报告中指出,我国存在严重的食物浪费情况。其中,游客食物消费,公务/商务消费,大型餐馆,校园餐满意度低及盒饭形式供应成为了食物浪费的重要因素。
牧牧观点:
中国黑猪的濒危,所有人都值得深思,我们不必纠结国外种猪的入侵,其实是14亿人的市场决定它的走向。希望此次非洲猪瘟不要影响到国内种猪。如今,我们只能把它们保护起来,不让世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