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超过600家美国公司联名致信特朗普政府,呼吁尽快解决美中经贸争端,提醒总统对华竖起关税壁垒多半是让美国企业自掏腰包,降低本国消费者购买力与购买欲望,影响经济前景。
包括沃尔玛在内的超过600家公司13日联名致信特朗普政府,认为关税将打击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信中说:“针对各种商品的关税不是改变不平等贸易行为的有效办法。”已经尝过苦头的美国大豆出口商协会副主席蒙特·彼得森这样向特朗普喊话:“总统先生,得克制自己!”
“我们做不到与中国脱钩”
早在信奉“极限施压”的特朗普于2018年6月宣布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进口实施25%的惩罚性关税之际,这些美国企业就展开强大的游说攻势,要求谨慎从事,因为新关税将重创他们的企业并导致所有商品价格上涨:从自行车和汽车座椅到冰箱。当年8月,近400家美国大公司的领导人公推贸易代表来到华盛顿,试图说服特朗普政府,使自己含有中国元素的产品排除在最终征税名单之外,因为近几十年来全球供应链的增加使美国将大部分生产迁到海外,除依靠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材料外,公司别无选择,“我们做不到与中国脱钩。”位于华盛顿的欧亚集团岩土技术业务负责人保罗·特廖洛说。其中,一家与沃尔玛公司有供货关系的制造商指出,“我们支持总统保护美国企业、加快经济增长和增加美国工作岗位的意图,但提高关税将适得其反”。
然而特朗普毫不理睬,他通过推特告诉慌张的商人们,自己的谈判战术就是征收新关税,逼迫中国按自己的意愿就范,放弃在高科技领域追赶美国。除了前述的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遭征税外,实际上,对一年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的10%关税也于2018年9月底生效。作为回应,北京向60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加征10.5%的关税。
美国《外交学者》主笔法提赫·奥克塔伊强调,华盛顿在这场贸易争端中试图达到这样的目的——“让美中经贸关系脱钩”,尤其争取制造业回流本土。可根据美国商会一份最新的调查,连续多轮加税生效后,超过70%的在中国南方生产的美国公司研究过将生产线移出中国的可能性,但仅有1%的公司准备将生产线迁回美国。该调查发生在2018年9月21日至10月10日——刚好在特朗普对一年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后。参与调查的是全球219家公司,约95%在华运转。近一半受调查公司表示,因贸易摩擦损失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开始不敌德国、日本甚至越南的竞争者。调查表明:正是美国企业认为自己是特朗普政策的受害者。
真实地生活在前线上
在所有美国企业中,被特朗普政策伤害最重的当属中小企业以及一家一户的农场主。这几个月来,以彼得森为首的美国大豆出口商协会奔波于国内外,2018年夏天实现创纪录的大丰收,大豆(还有其他粮食作物)却无处可卖,这就是特朗普对华发起贸易摩擦的后果。最不可思议的是,这场较量的第一批牺牲者正是支持特朗普上台的人——农民。彼得森透露,2018年大豆收获量比2017年高4%,可销售完全落空,如今美国一半的大豆、46%的小麦、21%的玉米用于出口,其中大部分过去销往中国。“衣阿华州和蒙大拿州有数百个大农场,收获的农作物专销中国。单美国大豆,中国人一年就能采购170亿美元。”彼得森称,不过美国向中国“开火”后,中国被迫限制进口美国大豆和谷物,同时对进口猪肉加征关税,美国创纪录的丰收实际上没人需要。
如今从衣阿华州到北达科他州,农民大量仓储粮食,所有一贯用来存放谷物和玉米的粮仓已被装满,还用上棚子和杂物间。各种稀奇古怪的存放办法都冒出来了,“农民将大豆装在和足球场一样长的塑料袋里,问题是小麦和玉米可以储存得很好,而大豆受不得半点潮,否则会迅速腐烂,但生产者束手无策,现在卖农作物意味着破产,唯一的希望就是想尽办法让特朗普与中国达成一致,中国人再度开放自己的市场。”彼得森转述一位猪农在衣阿华公共广播电台上的描述:“我的猪崽价格每周都在下跌。现在猪肉和15年前一个价……我的农场生意被贸易冲突绑架,这场冲突我和我的邻居们都不想发动……可我们农民却真实地生活在前线上。”
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措施在挑动中国采取强硬回击后,离奇地连累美国农业受到打击。要知道,正是农民和农业工人在2016年时由衷地为特朗普投票。在像蒙大拿这样的“粮仓”,他遥遥领先希拉里。而如今,总统却将自己最忠诚选民的整个生活方式和生意置于威胁之下。这些选民如今在所谓“爱国主义”和破产的恐惧之间不知所措。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农民罗布·阿尔伯斯说:“我总体上支持总统,但唯一不确定的是——我们还能撑多久?”彼得森在2018年曾去过华盛顿的中国大使馆,明确告诉中国外交官,“豆农们并不支持特朗普的对峙路线,我们希望继续做生意”。
彼得森表示,理解中国政府和老百姓对美国行为的反应。“现在中国买家积极吸引新供应商,他们刚与巴西签订大豆大单,尽管巴西大豆比美国的贵。2019年,另一个世界大豆生产领导者也紧随其后——阿根廷,完全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一两年后,美国农民已无法回到中国市场。”这只会加速美国失去世界农产品出口领导地位的过程,要知道,2017-2018年,美国在小麦出口上连俄罗斯都不如了,而挫折的原因就是失去中国市场份额。还要补充一点,2018年起,特朗普对进口钢铝征收的关税同样间接打击了农民——任何含有这些金属材料的技术设备、设施和集装箱都要他们掏更多钱。德国新闻电视频道记者罗兰德·彼得斯引述一位美国农场主克雷格·奥尔森的话说:“这是朝自己的腿开枪”。
别指望打赢中国
美国《外交学者》主笔奥克塔伊指出,特朗普总想在一场贸易对决中取胜中国,可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原因有三:
美国的经济影响力不够强大;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利益与“美中经济脱钩”的设想不一致;就资源而言,美国处于相对劣势。
他指出,特朗普提高关税本身就是大错特错。如今,出口约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对美国的出口约占中国出口的18%,中国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约占70%。把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对美国出口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总份额只有2.5%。由于这种依赖程度相当低,提高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容易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控制,即便由此产生消费和投资支出减少的预期变化,中国政府也有能力遏制。微妙的是,特朗普政府想用关税改变国际供应链的格局,诱使在华出口导向型生产商迁往美国,可就像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阐明的,中国在国际供应链中的地位是基于其劳动力的素质和规模、发达的有形基础设施和先进的制造业生态系统,而不是低劳动力成本,“这是中国的规模、文化和具体经济发展道路的产物,相当长时间内,没有什么国家能与之匹敌”。因此,工厂搬迁很可能仅限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生产流程,尤其是最后的组装阶段;搬迁对象将是邻近的低工资经济体。中国和外国公司的这种生产活动几年来一直转移到邻近的低工资国家。由于这一过程受到中国最低工资政策鼓励和推动,而且显然旨在刺激中国经济进行高附加值活动,所以特朗普的“关税墙”不大可能给中国政府造成很大压力。
美国切断美国对华的技术供应,就像中兴通讯和福建晋华的案例一样,也不可能打垮中国。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加快中国的技术追赶。从短期来看,中国可以重新安排其技术资源以减少这种负面影响:中兴非常依赖美国的技术,而自己设计芯片的华为公司则不然;如果中兴再次受到技术限制,两家公司的合并可能会挽救它。更重要的是,中国可以从其他地方获得受到限制的技术:不让福建晋华从世界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供应商那里获得生产技术和产品是一大打击,但相关生产资料可以从日本、欧洲、韩国和部分中国国内供应商那里获得。
这些措施非但没有效果,而且对美国来说代价高昂。除了激起中方的报复,美国提高关税还将提高其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成本,并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降低美国企业的成本竞争力。与此同时,切断中国获得美国半导体技术的途径也在切断美国制造商进入世界第一大市场的途径,实际上是把它拱手让给了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在这种惨淡的成本效益结构下,这些政策措施并没有太多成功的机会。
特朗普: 避开关税的方法很简单,所有东西都在美国制造就可以了。
有趣的是,特朗普还存在这样的期望,那就是别国能跟进自己的对华贸易攻势。问题是在绝大多数国家眼里,顶住贸易霸凌的中国才符合自身利益,对它们而言,所谓“中国主导世界经济”的风险没看见,倒是“美国优先”原则主导的世界经济风险已摆在面前,美国无法争取到多少国家选边站队。事实上,中国的“一带一路”及类似倡议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投资和融资的重要来源,并对它们的国际政策产生了影响,美国没有在这个领域与中国竞争的资源。美国兰德公司曾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早在2017年,美国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9.4万亿美元和23.3万亿美元;它们的国民储蓄率分别为18%和48%。这使它们的国民储蓄——可用于投资的资源总额——约为3.5万亿美元和11万亿美元,中国可用于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内和国际项目的资金数额要大得多。
压力下的特朗普昨天表示再征关税无最后日期。
鉴于这些因素,特朗普政府不可能赢得针对中国的贸易攻势。正如美国商务部前官员、华盛顿埃金普-斯特劳斯-豪尔-费尔德律师事务所出口管制专家凯文·沃尔夫说,“美中贸易关系是全球繁荣与和平的重要基石。我们应该记住杰斐逊(美国第三任总统)的忠告,与所有国家发展贸易,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