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从资源投入型向高质量循环发展型转变,如何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6月11日下午,丹麦学习考察的第二站我们安排了丹麦食品农业委员会(SEGES)和猪肉研究院的访问。这两个都是丹麦养猪的服务机构,私人组织,社会化服务。
SEGES侧重于丹麦猪研究,160位雇员,2018年3.8亿丹麦克朗(与人民币相当)的预算。董事会主要由猪场主组成,提供服务为主。从种猪育种、兽医服务、产业链标准、研发创新、培训交流、肉品加工和废弃物处理等全部涵盖。同时,建议政府立法,建议会员釆用更先进的标准与措施,一切行为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基于所有养猪者长远利益考虑,是个抱团发展的模式。
”每头猪都有身份证”,即只要生下来的猪都有记录,连续跟踪,没有死角,有效防止疾病传播。即一旦某个地方发生传染病可以就地封锁,就地处理,病死猪都有销号记录,所有卖出去的猪都有身份记录,不论卖仔猪还是到屠宰场的猪。没有身份证的猪没有办法交易,有效从源头上控制了猪的健康有效养殖,保障了猪产业的持续发展和所有养猪者的利益。委员会的费用来源是从卖猪中提取,即每卖出一头仔猪或肥猪提取7丹麦克朗。
2018年丹麦3300个猪场,养殖100万头左右母猪,提供30公斤仔猪3200万头,其中1400万头仔猪直接出口,1800万头在国内屠宰,大部分高品质猪肉用于出口。因此,丹麦的单个猪场养殖规模并不大,平均770头母猪左右,现在小猪场也淘汰很快,往1200头母猪标准模块发展。
丹麦猪肉研究院(DMRI)成立于1906年,致力于高品质猪肉生产,从猪屠宰场设计建设到猪肉食品安全卫生全程服务,即保障从PEN到PLATE(从猪栏到饭碗)的安全,高标准、高品质的猪肉生产,保障养猪户赚更多的钱。该组织对猪屠宰加工厂有审批权,而更多的是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设计、产能、产品品质、安全、卫生、效率等。举个例子,国内屠宰猪用水平均400升左右,他们只需要200升,从猪到猪肉的整个链条时间,国内是30小时,而他们只需要17小时,更不用说对肉品安全卫生的保障,如对沙门氏菌控制几乎苛刻,对肉品中塑料残留都有控制。“每一头猪都有身份证”,“一切都以经济效益为考量",“一切从需求出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抱团发展,这样的社会化服务,研究在农场,知识直接传递,是丹麦养猪业成为世界领先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相信对非瘟之后的养猪业会有所启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养猪建立体系,成体系运行,有专业化的服务系统,不乱来,成就他人,才能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