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举国上下都沉浸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美好氛围里,第三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于2019年9月19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青岛隆重开幕了。这是继2015年、2017年在厦门、重庆成功举办中国猪业科技大会之后的又一次名家云集、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中国畜牧领域重要科技盛会。对于正在遭受非洲猪瘟困扰的中国养猪业而言,此次会议的召开有着特殊而深远的意义。风,毫无预兆地席卷整片旷野,撩动人的思绪万千。
2015年至今,中国养猪业经历了深度调整,在产能结构、生产组织形式、价值链构成、成本构成和区域发展等方面均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但环保、效率和疫病等问题与挑战仍十分严峻,连续两年的非疫病因素减产使全球猪肉产量随之减少。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和非洲猪瘟的爆发再次放大了以上挑战的严峻性和产业变革的紧迫性。
非洲猪瘟的到来不仅给养猪产业链各个环节带来沉重打击,也影响了整个中国畜牧饲料产业的发展节奏。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8月份我国生猪存栏较上年同期减少38.7%;能繁母猪存栏较上年同期减少37.4%;全国畜牧总站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饲料产量同比下降0.5%,其中猪料减少近25%。
受多重因素影响,中国猪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非洲猪瘟爆发之前,我国养猪业正在面临史上最严的环保难题,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生猪产业的短板和问题进一步暴露。对于正在遭遇多方压力的中国养猪业而言,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但纵观全球,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养猪业无论面临什么难关,最终突围,只能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科学技术是行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当前乃至今后几年,中国养猪业更需要正向的科学技术探索与非瘟实操防控和复产方案。正因如此,第三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畜牧兽医科研、教学、生产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业管理者从百忙之中抽身,前来参加。根据主办方的统计,本届大会注册参会人数1254人,共收到论文378篇,78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到场支持,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共安排了特邀报告80个,口头报告64个及107篇壁报展示。出于非洲猪瘟防控的考虑,很多在现场工作甚至非现场工作的猪业企业人士不能到会,大会主办方特别准备了视频资料,供参会代表会后观看学习。
与往届形式类似,第三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于大会正式论坛开始前一天举办了简约的开幕式。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陈伟生研究员,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所长李明研究员,中国动物卫生流行病学中心党组书记黄保续研究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阎汉平研究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李英研究员、文心田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乔玉锋研究员,学会支撑单位代表中牧集团杨青春副总经理,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代表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李知洪总经理,学会副理事长单位雏鹰农牧魏国强总经理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
▲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及嘉宾合影
在开幕式之前,“绿世界”峰会作为第三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会前会已在同会场成功召开。峰会围绕非洲猪瘟防控问题邀请业内专家、企业家进行了专题报告,就观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展开了互动讨论。
教授担任
▲ 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资深分析师马闯先生
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资深分析师马闯先生围绕非洲猪瘟疫情对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据马总介绍,按照博亚和讯的测算,2019年中国猪肉理论需求量下降6%,预计2020年需求将再降15%,猪肉供需缺口800万t。2019年受中国猪肉减产的影响,全球猪肉预计减少11%。受非洲猪瘟影响,国内一体化企业出栏同比增幅已由年初的40%以上收窄至13%,目前企业投资大部分集中在产业链的完善方面。
受猪肉减产的影响,我国居民畜产品生产和消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肉类供应平衡的角度来看,禽肉对猪肉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水产品、禽蛋和牛奶对肉类缺口的贡献比较有限,但预计水产品和禽蛋价格将有一定涨价空间。从蛋白摄入平衡的角度分析,增加禽产品、水产品和乳制品的消费量有助于更快地恢复蛋白的消费量。未来肉类消费结构将形成猪肉和禽肉共同支撑肉类供应和消费的新格局。据博亚和讯分析,受猪肉产量下降影响,我国肉类总产量预计到2024年才能恢复到2018年水平,但未来猪肉产量将不会超过2014年的高点。因生猪产业发生结构巨变,定价机制、产品结构、冷链系统、优势区域发展,养殖-屠宰-加工-运销体系都将发生重构,未来生猪产业链、价值链、产业生态都将重新构建和再平衡。
▲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先生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先生从企业角度总结了中国养猪业的过去、现在,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秦总认为,过去数十年来,中国养猪业已从传统手工业期步入工业化生产升级转型期,正在朝着标准化、智能化迈进,在这个过程中,行业成熟度经历了幼稚、发展到成熟的转变。养猪行业的特点是行业成熟度越高,利润率越低。在秦总看来,过去养猪业的发展是得益于行业红利,而不是自身的能力(技术和管理)。2020年将是养猪行业利润的高峰期,但在享受行业红利的同时,也应注意行业的成熟发展,同一时期,有人高歌猛进,也会有人闭门退场。
近年来,智能化养猪在不断扩张,发展速度迅猛,在秦总看来,智能化带来的挑战几乎可以与非洲猪瘟并列。非洲猪瘟是能不能活的问题,而智能化是活多久的问题。秦总认为,中国养猪业发展将经历资本竞争、成本竞争、价值竞争3个阶段,在非洲猪瘟发生之前,行业处于成本竞争阶段,一旦非洲猪瘟风头退去,行业将重新回到成本竞争阶段,这就要求企业在智能管理方面努力、升级。未来,养猪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是必然,养猪生产者也将经历从农耕人到专业人、跨界人、机器人的转变,以适应从传统养猪到人工智能养猪的变化,2021之后,行业将进入人工智能阶段。秦总呼吁,养猪行业一定要自律,无论是在非洲猪瘟的绝望瞬间,还是在红利井喷的狂热时代,企业要遵守行业规矩、谨守行业道德、不乱心智,不迷失方向、不推卸责任,不转嫁风险,不遗留隐患,共筑行业生态,共同推进行业理性发展。
▲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闫之春博士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闫之春博士从一线养猪管理角度分析了流行病学在实际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分享了现代流行病学方法在我国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的实践经验。闫博士指出,流行病学是研究某个区域或群体中,疾病是否存在、出现的特征、模式和影响因素的科学,通过以证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揭示疾病发生的原因、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群体防控方案。因此,流行病学不仅仅关注病毒本身或个体猪只,而是要回答“为什么非洲猪瘟在某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多”、“如何降低某猪群接触非洲猪瘟病毒后形成感染的机率”、”近期传播非洲猪瘟病毒的主要风险因素是什么”等问题。而这恰恰是我国养猪业严重缺乏的科学体系。
闫博士在报告中同时提出了一个基本再生率R0的概念,这是国外研究流行病非常有意义的指标。根据俄罗斯以猪群的报告发病率为指标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俄罗斯联邦12年的经验,非洲猪瘟通常在人类活动比较多的地区更高发,而生物安全好的大公司,完全可以通过生物安全使之得到很好的控制。根据闫博士的建议,预防非洲猪瘟首先要防接触,而一旦接触之后,要防感染,感染早期要进行精准扑杀,尽早净化。闫博士表示,我国预防、控制非洲猪瘟的实践表明,通过科学设置生物安全等级、界线,严格控制关口,完全可以有效地预防非洲猪瘟感染猪群;通过猪群和场区的全覆盖采样、及时检测、精准剔除,实现新时代的检测剔除法,在场区群内净化非洲猪瘟;此外,应尽早启动科学的区域净化。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立贤研究员针对我国养猪业40年的育种成就分析了非洲猪瘟背景下猪的遗传改良变化。王立贤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非洲猪瘟在全国普遍存在已经成为事实,系统防控能力的缺失和基层的乱象使得“控瘟”难以快速生效。而非洲猪瘟也打乱了养猪业的发展格局和步伐,促使行业不得不做出许多重大改变。其中疫病防控理念将会发生重大改变。过去,我国在疫病防控方面疏于防疫,重在治疗,一直过度依赖疫苗、药物,非洲猪瘟会让人们对生物安全高度重视,必然会实现对其他疫病更加有效的控制,预计中国猪病的防控水平会得到一个根本性的提高,而生物安全水平的提高将使种猪遗传进展提高,遗传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非洲猪瘟的发生对我国育种工作也产生了影响,因流通限制,种猪企业损失惨重;性能测定工作也受到很大影响;一切企业被迫使用二元猪回交选留后备种猪甚至商品猪。未来几年,出于对生物安全的考虑,大部分扩繁场、商品场母猪群会实行自核心群模式。
但毫无疑问的是,非洲猪瘟将促进产业升级、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规模化进一步发展,养殖巨头得到更快发展;生产体系、育种体系将不得不去适应非洲猪瘟短期难以消除的局面,例如,调猪和调肉的转变将使育种更加关注系水力、肉色等指标,大型屠宰企业的占比提升,也将使育种根据分级标准调整选育重点(屠宰率、背膘、均匀度等),但生物安全的改善将会使疫病的影响降低,有利于遗传潜力发挥;也有利于基因育种技术在一线落地,而应用基因组选择技术,可以确保育种工作的延续。
中国动物卫生流行病学中心党组书记、中国任OIE代表黄保续研究员自非洲猪瘟以来,无数次亲临现场,做了大量现场数据追踪分析。在本次峰会上,黄保续研究员也结合实际调研分享了他在“加快生猪产业体系升级、提升非洲猪瘟防控效能”方面的思考。
黄保续研究员认为,非洲猪瘟发生一年来,通过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总体而言非洲猪瘟防控成效显著,但整体形势仍十分严峻。目前非洲猪瘟疫情的特点呈现病毒污染面广,但流行强度下降;流行毒均为基因Ⅱ型,但不排除复杂化;传播途径有所变化,但依然复杂;发病进程特殊,先慢后快,难以早发现早处置。研究表明,非洲猪瘟病毒抵抗力强,病死猪、生肉、人、苍蝇、老鼠都可以传播,早期传播以泔水喂猪为主,但目前来看,人员及车辆带毒是主要传播方式,目前没有发现任何经过饲料和饮水引发的源发性疫情。由于非洲猪瘟病毒抵抗力强,病原清除难度大,传播途径多样,目前全球只有13个国家成功根除非洲猪瘟,因此我国必须做好长期“抗非”的准备。
黄保续研究员认为,防控非洲猪瘟必须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生物安全水平,首先要提升养殖环节生物安全水平。我国养殖密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8倍,传播风险高。严禁泔水喂猪、强化养殖人员的卫生条件是根除疫情的前提条件。其次,提升运输环节生物安全水平。我国生猪调运网络极其复杂,任何一点出现风险疫情都会无限放大。第三,要提升屠宰环节的生物安全水平。未来,应优化生猪产业体系布局,促进主产区的生猪就近出栏,从而降低疫情的传播风险,应支持大型企业集团自成一体,压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同时加快建设配套设施工程。黄保续研究员提出,除非洲猪瘟之外,我国还面临1200余种动物疫病传入风险,因此促进畜牧产业的转型升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互动论坛环节,参会代表就非洲猪瘟疫情分布及病毒检测、非洲猪瘟疫苗进展、非洲猪瘟背景下的猪场规模及猪舍设计、未来猪肉价格变化等问题积极提问,演讲嘉宾予以认真解答。
▲ 互动论坛
▲ 参会嘉宾就热点问题积极提问
2019年对于中国猪业而言是“危机重重”的一年。自2018年8月首例非洲猪瘟在我国辽宁省沈阳市出现以来,行业始终笼罩在“非洲猪瘟”的阴影之下,生猪产能下降,复养步履维艰。某种程度上说,非洲猪瘟的爆发实际上干扰甚至是中断了正在逐步优化的中国生猪产业变革,包括产业向优势产区转移、区域化发展战略、猪肉流通路径规划。需要重视的是,鼓励复产和推动增产,不能以放松环境综合治理和供给侧改革为代价,而是需要建立可持续的猪肉生产体系。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第三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的适时召开,恰好为养猪行业从业者提供了“修心、提升”的契机。每个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都能为中国猪业添砖加瓦;每个企业的非瘟防控亮点,都可以共筑非瘟防控的堤坝;每一次的分享交流,都会擦出智慧的火花。自强方能自救,克难来自创新,中国猪业走出困境需要行业上下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