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高楼养猪”要有“中国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0-01-15  来源:🔗新华网  💛2077
核心提示:“高楼养猪”等来了政策“绿灯”,然而不少养猪户心存犹豫,毕竟盖楼的成本可不低。近日,自然资源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设

“高楼养猪”等来了政策“绿灯”,然而不少养猪户心存犹豫,毕竟盖楼的成本可不低。

近日,自然资源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短短12个字并不显眼,但却引起了业内热议。多位业内专家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代表着“高楼养猪”获得官方正式认可,这样立体化的养殖方式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科学合理地养殖更多的猪,成了业内人士广泛探讨的问题。虽然各地有一些小范围的创新探索,但始终未得到官方明确的鼓励支持。

“此次政策明确‘高楼养猪’也是受到猪价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说,2019年以来多种因素导致国内生猪大规模减产、猪价高企。为了稳住“菜篮子”,决策层频繁出台政策促进生猪养殖、增强猪肉供应能力,允许“高楼养猪”亦是其中之一。

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司长刘明松解释说,随着家庭农场、养殖小区等农业生产模式的兴起和推广,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比例不断提高,这对养殖生产、环保及粪污处置等设施用地提出了新的需求。有的养殖企业建设多层建筑进行生猪生产,原有政策对此没有涉及。“从节约资源、集约经营出发,《通知》明确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但各地在实施中,建多层养殖设施一定要注意符合相关规划、建设安全和生物防疫等方面要求。”

这种立体化的养殖方式最大的优势是节约用地。胡定寰说,“高楼养猪”在黑龙江、浙江、湖北等多地有相关实践,比如湖北宜城市的王集农场,2018年就规划了年出栏生猪40万头的高层立体化养殖项目,分两期建设20栋立体化养殖楼。

据王集农场负责人介绍,按年出栏两万头生猪的规模测算,在不计算饲料仓库、环保设施等用地的情况下,传统养猪厂在猪舍上的用地就达到45亩以上,而立体化养殖模式仅用地1.1亩。

“同时,对提升养殖业的现代化水准也有一定帮助。”胡定寰提到,“高楼养殖”方便集约化管理,各种设施设备也能集中配套,这无论对养殖的智能化还是防疫来说都有很大帮助。

“现在国家鼓励生猪复养,有能力的企业确实适合往这个方向发展。”卓创生猪分析师郭丹丹也肯定了“高楼养殖”的优势,但她同时提及了建高楼的成本问题。

郭丹丹平时服务不少生猪养殖企业,《通知》出台后,她问了一圈,发现大部分客户短期内都没有建“高楼”的打算。“主要是因为养殖成本已经比较高了,现在养殖风险也还在,建‘高楼’初期的建设成本又比较高,大家还是观望为主。”

有实际“高楼养猪”经验的养殖大户高远飞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高楼养殖”主要是初期的一次性投入比较大,但建成之后,日常的养殖维护成本会更低,“因为集中养殖,又有一系列现代化的技术保障,日常成本会明显下降,很明显的例子之一就是断奶成本。”高远飞计算过,把猪仔养到断奶,行业的平均成本在300元左右,而自己“高楼养殖”的断奶成本平均是200元左右。

胡定寰认为,政府之后应该会拿出一部分鼓励资金或是一定的政策支持“高楼养殖”,但之后的可持续性确实是应该考虑的问题,“我们的成本、投入怎么能从养殖当中拿回来?养殖户有一定的利润可图,消费者也不会说价格接受不了。”他建议从猪肉的品质方面寻求突破。

“立体化养殖和附加值高的生猪结合起来能使这种创新更有持续性。”胡定寰说,现在市场上生猪品种很多,但包括从国外引进的,不少品种吃起来味道一般。“育种方面的突破是关键”,他认为,“高楼养殖”是创新之举,如果能结合有“中国味”的猪肉,品质提升了、附加值高了,消费者是愿意埋单的。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