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可以平平静静过年了,陡然间一则重磅新闻从天而降:美东时间2020年1月15日,中美双方在美国华盛顿签署经济贸易协议。双方签署的协议关注七项议题,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结束强制技术转移、大量增加对美农产品采购、移除对美国金融服务的限制、结束汇率操纵、美中贸易关系再平衡及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
至此,始自2018年3月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历经20个月余的磕磕绊绊,时而剑拔弩张,时而山回路转,终于达成了阶段性的目标。这不仅意味着在无尽黑暗的“隧道”中,终于迎来了一丝光亮,更是双边贸易大发展的重大契机。
针对肉类产业,在本协议中特定设置了一整个章节的《食品与农产品贸易》中,细分成“禽肉”、“牛肉”、“活种牛”、“猪肉”、“肉类、禽肉和加工肉类”、“肉类和禽肉电子信息系统”等六个内容详细论述,足见其重视程度。
并又在章节的最后附录了“附件1:被认为不符合输入中国的牛肉、猪肉和禽类产品”。
当然,上述这些内容都还只是“前菜”,针对本协议真正有重大影响因素的内容,现在开始正式梳理,请做好笔记,老师敲黑板了!
1、400亿:协议约定未来两年内,每年至少购买4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和相关产品。2017年中国购买美国农产品总规模为240亿美元,这意味着在未来两年中,中国将从美国新增进口320亿美元的农产品,相当于年化80%左右的进口增速,如此巨大的缺口从哪来填补?
2、开源:前文提到,协议从6个维度梳理肉类产品,而这正是开源之处,用来完成上面400亿的缺口:
A、开放准入工厂:针对禽肉,扩大禽肉准入工厂数量从172家至349家;同时针对全部肉类工厂,“每当美国向中国提供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认可工厂的完整更新清单,中国应在收到后 20 个工作日内,在中国海关总署网站上公布清单,允许清单上所有工厂的产品输入中国。”这意味着无条件开放所有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认可的工厂,并持续补充更新。
B、进口范围扩展:
C、瘦肉精开放:中国同意对含符合国际标准的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产品进行风险评估,该风险评估应以美国的可验证数据和美国批准的莱克多巴胺使用条件为基础。
3、系统合作,通关加速:2020年2月底前开始使用基于美国农业部的FSIS电子自动化信息系统,以防止在口岸清关此类货物造成的延误。这意味着美国的合格证书自动合格于中国,不可以延误通关,提升产品清关效率。
针对于牛肉和活牛的进口,我们再来细看一下:在双方贸易争端之前的2017年6月,双方宣布美国牛肉时隔14年重回中国市场。彼时,中国只允许进口不含激素的可单独追踪的牛只。据MIG分析,美国可以满足中国进口的牛只数量只占到美国整体肉牛产量的2-5%。
同时,由于标准较高,属于特殊牛标准,造成生产、加工以及市场销售的价格居高不下。并未达到市场对于美国牛肉成本优势的预期。
节选自MIG:《中国进口牛肉行业研究及信息分享报告》,201711
此次协议中针对牛肉及活牛进口标准的描述,将大大扩展中国进口美国牛肉的范围,同时进一步降低养殖过程中的成本,使得美国大宗牛可以直接出口至中国市场,可以预想的结果是数量的攀升和价格的回调。
数据来自:MIG行业大数据库
最后的最后,由于分级体系的不同,我们一起横向梳理一下全球谷饲牛肉分级体系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