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企业 » 正文

牧原股东大会纪要37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0-05-20  来源:🔗雪球  💛2027
核心提示:2020.5.18【招商农业】牧原股东大会纪要牧原股东大会纪要主办方:牧原股份会议时间:2020年5月18日出席嘉宾:牧原集团副总裁秦牧

2020.5.18【招商农业】牧原股东大会纪要

牧原股东大会纪要

主办方:牧原股份

会议时间:2020年5月18日

出席嘉宾:牧原集团副总裁秦牧原,财务负责人曹治年,董秘秦军

联系人:雷轶15521088754(微信同电话)

陈晗15102896345(微信同电话)

信息总结:

1、猪价:下跌原因:需求端仍然较弱,恢复需要过程;供给端由于(1)外购仔猪仔猪成本较高,猪价下跌接近成本线引发的恐慌性抛售(2)三元留种情况较差,淘汰增加(3)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上升70-80%,总体导致供给出现阶段性增加。价格预判:明年猪价会比较好,比今年低一些。

2、能繁母猪:比19年底翻一倍,将近250-260万头。

3、头均固定资产:内乡综合体1300元/头,普通1000元/头左右。

4、屠宰端成本优势:围绕养殖端布局,减少运输成本、头均亏耗和猪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简单算下来有几十块钱的成本优势。

5、养殖端成本情况:今年每个月多了1个多亿摊销,1、2月份每个月销量不到100万头,相当于每公斤多摊了1元多的成本。对于和成本相关的生产指标,公司有信心在今年年底以前回到正常水平。

6、仔猪销售:3、4月份时仔猪价格顶峰大概在2400-2500元,整体变动较大。通常仔猪销售利润占商品猪销售利润60%-70%,但3、4月仔猪价格上涨使仔猪销售占比明显高于历史水平,已经超过80%。全年计划现在难以准确预估,主要看市场趋势。

7、屠宰产能规划:规划规模超过2000万头。河南省内乡县、正阳县在建屠宰场预计在7月底、8月初投产,规划产能各200万头/年。目前重点规划区域在东北、河南、山东。

8、公司发展战略:目前重点(1)扩大养殖产能(2)快速增加屠宰产能。未来两年公司的发展的节奏,猪价不是决策因素。公司会对各种猪价下可用于支撑发展建设的资金、现金流进行测算,在此范围内决定发展速度。

9、育种体系:未因为非洲猪瘟后快速扩群而产生变化,目前没有三元种猪,全是经过选育的优秀二元种猪。群体足够大,选配、标记、测定环节中出现好种猪的概率大,而且持续了20多年选育。育种是个积累的过程。产子数每年0.1-0.6的速度增长,背膘每年下降0.1毫米,短期看不出来,但会慢慢积累起优势。

10、养殖模式:牧原自繁自养一体化模式前期固定资产投入大,生物安全硬件设施基础好,长期来看,用现代化先进的猪舍持续把猪养好,在管理上难度更低,更可能持续性获得好的生产成绩。

11、无抗养殖:猪舍的环境非常好,按照无抗养殖方向去努力。大规模生产,成本是非常低的。

12、融资计划:目前还没有增发方案。关于债务工具的发行计划是单独的一次董事会追加到年度股东大会的议案,表明目前对未来公司资本结构变化的判断。公司需求权益融资的概率较小。此外新冠疫情的影响会持续一段时间,使用债务融资是更好的选择。

Q&A

Q1:最近猪价下跌的幅度和速度都很大,会不会对牧原的产能扩张造成影响?公司如何看待未来1-2年的猪价走势?

A:尽管各地都在采取措施复工复产,但需求比较弱,恢复需要过程。五一节前后猪价下跌主要因为一些商业机构在五一节前有备货行为,造成了五一之后需求的断档期。第二因为外购仔猪部分的成本比较高,猪价已经下跌至接近他们的成本线,导致恐慌性的抛售。第三因为去年市场上有大量三元母猪留种的情况,留种效果不太理想,近期留种有所减少,三元猪的淘汰也阶段性增加了供给。第四是进口,相对于去年同期上升了70%-80%。

对于未来两年公司的发展的节奏,猪价不是决策因素,公司的扩张看的不是猪价。公司会对各种猪价下可用于支撑发展建设的资金、现金流进行测算,在此范围内决定发展速度。

Q2:非洲猪瘟导致的高猪价使得养殖企业都在扩张。与其他养殖企业相比,牧原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如何在未来几年的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

A:中国的生猪养殖行业容量非常大,相比于现在龙头企业的体量,天花板是足够高的。未来可能会出现类似以往猪周期的阶段性供应过剩。企业的正确策略在于适应猪周期,根据行业的特性管理风险。现在行业集中度比较低,对于所有企业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牧原始终以利润为导向,通过猪舍设计、智能化研发推进、育种营养等一系列能力去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肉质,赢得下游的消费者与企业客户。行业每天都在变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董事长的带领下,董事会和高管踏踏实实做事,对市场和行业的变化都去敏锐的关注,对市场心存敬畏,尽力看到市场的变化,并且根据公司的特长和能力范围尽量多地为股东创造价值。

Q3:肉食综合体技术集成难度高不高?未来的成本优势在哪?以现在的模式扩张、在销区拿地的难度大不大?

A:技术难度还是有的,一是猪舍设计方面,二是在智能化技术综合应用方面。相比普通猪舍来看肉食综合体的猪舍投资更高,使用寿命更长。但目前我们测算成本不会增加,甚至略有下降,因为其折旧时间长,并且生产效率更高。

拿地方面政府对于肉食综合体比较宽容,但是我们目前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想等肉食综合体试验成功之后再做进一步决定。

Q4:公司早些年对于屠宰业务持比较谨慎态度,但今年春节之后开始大力布局屠宰业务,公司大力发展屠宰业务是基于对屠宰业务的信心还是仅仅因为政策的改变?

A:一是政策差别,先前由于非洲猪瘟农业农村部实施划大区管理,并且未来以运肉为主。原来中国的屠宰产能分布以销区为主,在产区优质的屠宰稀缺,存在市场需求。当时环境与现在的政策环境存在差异,屠宰业务确实已经展现出了不一样的战略地位与盈利前景。二是,牧原对于现在开展屠宰业务持有信心,我们的屠宰场建在已经有大量产能的区域,可以消化自己生产的生猪。并且我们在屠宰场的设计建造,选材,内部的工艺优化,成本节约都做了大量工作。我们相信这些屠宰场运营之后能获得不错的成绩。

Q5:根据媒体报道正阳牧原肉食二期工程已经开工,此项目是否属实?公司处于何种考虑在屠宰业务还未发展成熟时就布局肉制品深加工业务?除了正阳牧原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屠宰子公司已经开工肉制品深加工项目?

A:正阳项目总体规划是屠宰和肉制品,这是个分期实施的工程。目前的公司的发展战略中两个重点工作是(1)扩大养殖产能(2)快速增加屠宰产能。确实在屠宰中需要面临做品牌做渠道很不一样的全新工作,目前我们也不是很着急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而且未来会在品牌渠道采取更开放更灵活的合作机制,和现在养殖业务中以全资子公司自建为主的模式有所区别。除此之外,当地政府也在项目上有各方面的诉求,比如我们先想做一期,政府希望我们三期的规划都放在一块。

Q6:公司各个子公司的销售净利率,有的能达到41%,有的只有17%,为什么差异会这么大?

A:公司子公司盈利存在差异,一方面因为子公司配套体系存在不适应的问题,另一方面部分子公司是受到疫情影响。整体上子公司盈利差距不是特别大

Q7:内乡的肉食综合体规划产能是200万头,几乎是世界生猪密度最高的区域,当地土地承载能力是否能满足?沼液不能就近消纳如何处理?

A:相对于过去的沼液消纳,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方案。直接方案是对200万头生猪沼液进行深度处理。沼液处理主要是投资问题,综合体设计中已经充分考虑环保问题。

Q8:散户三元留种效果不好,牧原是否也会面临这种问题?

A:公司育种体系并没有因为非洲猪瘟后快速扩群而产生变化,牧原育种体系持续了20年,一直是优中选优为理念,猪群只看性能,2000年后开始采用轮回二元育种,现在肉质、产仔数等指标每年都在提升。目前公司没有三元种猪,全是二元种猪(经过选育的优秀的二元种猪)。

Q9:如果公司屠宰产能无法跟上,以后政策禁止跨省调动,公司采用猪贩子模式进行销售的模式会不会发生剧烈变化?

A:目前政策正在东南地区试点,禁止跨省调动不取决政策时间而取决于政策设计初期所预想的大区之间的供需平衡。如果年前禁止跨省而不考虑市场不见得是个好做法,未来时机成熟后商品猪调运很少,而跨区满足生产需求的仔猪、种猪调运是大势所趋,也是一个合理的现象。

Q10:对牧原文化是如何理解的?

A:有了文化才有发展战略,有了发展战略才有管理理念,有了管理理念才有技术创新。但光有文化不行,还得有制度、绩效支持。

Q11:一季度管理费用比去年四季度增加了不少,原因是为什么?

A:主要是限制性股票回购每月有1亿多的摊销,一共24个月,按月摊销。

Q12:母猪存栏量168万,现在产能2880万,目前产能跟母猪存栏不太匹配,公司是如何考虑的?

A:目前大概1/3母猪配种在商品猪场,因为之前一些母猪场没有按期交付(新冠疫情),但这只是阶段性做法。今年以来公司一直在加快建设进度,这一问题持续在改善。

Q13:公司扩产很快,所以下半年发展情况?

A:目前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下半年根据市场情况再做调整。

Q14:平均成本是否是因为达到20-30才导致一些公司停止卖猪?

A:短期猪价下跌后使得外购仔猪的养殖户对利润预期发生了彻底变化,所以可能会停止卖猪。

Q15:公司如何摆脱对进口种猪的依赖?

A:目前牧原育种理念是开放育种,育种过程中引种少是因为根据牧原的现有体系、猪性能、下一步育种方向来定,然后才去全球找适合我们的育种基因,是要找到契合我们公司的种猪。

Q16:曾祖代如何繁育?

A:种猪都是优中选优的,牧原群体足够大,选配、标记、测定环节中出现好种猪的概率大,而且持续了20多年选育,育种就是个积累的过程,产子数每年0.1-0.6的速度增长,背膘每年下降0.1毫米,就是这样慢慢积累起来的优势,再比如肉质短期看不出来,但都是每年百分之零点几积累的,有优秀种猪我们便开放引种、育种。

Q17:5月份开始新场竣工是否在加速,是否会导致能繁母猪的增速加快?

A:总体来说是一个往上走的过程。

Q18:仔猪销售的全年计划如何?成本水平是否能和去年持平?

A:销售计划主要由利润决定,通常仔猪销售利润占商品猪销售利润60%-70%。今年3、4月份突然提高仔猪销售比例,是因为仔猪价格上涨使这个占比明显高于历史水平,已经超过80%了。全年计划现在难以准确预估,主要看市场趋势。

关于成本的问题,我们核心关注生产端,非瘟防控,母猪使用效率等,我们有信心回到正常水平。成本的绝对值不一定能和之前一样,今年每个月多了1个多亿的摊销,1、2月份每个月销量不到100万头,相当于每公斤都多摊了1元多的成本。对于和成本相关的生产指标,我们有信心在今年年底以前回到正常水平。

Q19:现在仔猪售价大概是什么水平?

A:3、4月份时仔猪价格顶峰大概在2400-2500元,变动比较大。

Q20:去年牧原提出有信心提供市场上80%的母猪,现在是否有改变?

A:当时提出这个目标的背景是,全国每年种猪量大概3000-4000万头,每年更换1/3,即每年1000万头的需求;当牧原出栏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有能力提供这么多量的母猪。根据今年的情况,行业内的大型养殖企业中,目前只有我们还有能力向市场销售种猪。预计2-3年的时间我们的出栏量可以让我们达到这个目标。

Q21:公司智能化的进程如何?

A:主要有三个方面:安全生产,打造好的养殖环境,实现智能化环境控制。例如:猪舍装备升级,饲料全程智能化输送,机器取代运输过程等。我们公司的智能化定位是解决生产问题,服务于把猪养好,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Q22:屠宰端如何布局?

A:屠宰端规划的产能超过2000万头,在建屠宰场—在河南省内乡、正阳的项目--预计在7月底、8月初投产,规划产能是各200万头/年。目前重点规划区域在东北、河南、山东。销售队伍已经达到80人。主要针对B端客户,大客户,商超端,农贸。

Q23:5-10年以后深加工会做到什么规模?

A:不排除和国内行业顶级食品企业或者国外的巨头合作,我们已经做了一定储备。但近期不会有大动作。

Q24:“公司+农户”的模式在高猪价下,农户管理上存在漏洞,都在尝试向牧原“自繁自养”模式转型,目前行业内这种趋势是什么情况?

A:很大程度上和非洲猪瘟有关。非瘟前,行业内有合作养殖、“公司+农户”等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相对来说,不同公司管理强度不同,相当一批农户在生产管理上处于开放松散的环境。遇到非洲猪瘟这种前所未有的疫病,发现很难防控,我认为这是很多企业尝试自繁自养一体化的原因。牧原的模式前期固定资产投入大,生物安全硬件设施基础好,长期来看,用现代化先进的猪舍持续把猪养好,在管理上难度更低,更可能持续性获得好的生产成绩。

Q25:从销售终端上,农户和企业养的猪价格差距并不大。长远来看,如何提升牧原品牌效应?从战略角度,对管理成本有没有什么考量?

A:对于品牌这一块有多年思考,在此问题上非常慎重,对我们来说是全新领域,充满挑战。我们的所有动作紧密围绕成本优先,在成本端持续发展,持续保持下去。

Q26:牧原和北京物美合作,在小柜台销售,在温度较高情况下,我买回去猪肉变质了,第一次和To C接触使我震撼,可以谈一下物美和牧原的合作吗?

A:在去年非瘟情况下,物美和牧原达成合作,牧原每天向物美北京三个区供应200头左右。我们不断提高猪的品质,猪肉卖的特别好,以至于在不打牌子的情况下,北京很多老太太都喜欢我们牧原的猪肉。物美觉得应该宣传一下这么好的猪肉,和我们达成合作。出于物流和运费的原因,物美、牧原与第三方大红门合作,从内蒙古拉我们的猪在大红门进行宰杀,大红门的屠宰工艺和我们有一定区别,遇冷工艺等不太完美。大红门说从我们东北的养殖场拉猪,但我们无法保证其猪源百分之百是我们牧原的猪肉。在我们自己屠宰场没开工之前,考虑借助物美帮助我们宣传品牌。这中间大红门的猪肉处理可能不太完美,我们也在和北京物美进行交涉,在我们屠宰场开工之前建议物美不要打我们的品牌。

我们只是社会财富的代持者,而不是拥有者,拥有的资源越多,身上的责任越大,应该更好地把活干好,推动社会进步。牧原公司是优秀的供给侧,推动社会的进步,通过自己的产品,让社会吃到更便宜更健康的猪肉。

我们看着牧原长大,是公司管理理念、文化等的见证者。我们更多强调品性、价值观方面,牧原自身品性非常敦厚,对自身要求更高。

Q27:可以介绍一下无抗养殖情况吗?

A:无抗养殖在过去生产状态下很难。我们对整个猪舍进行了生物改造,针对空气过滤做了新风系统,创造生产无抗猪肉的条件。我们猪舍的环境非常好,按照无抗养殖方向去努力。大规模生产,成本是非常低的。

Q28:有没有增发方案?

A:目前还没有增发方案。现在推方案,要到明年才能实施。关于债务工具的发行计划是单独的一次董事会追加到年度股东大会的议案,表明目前对未来公司资本结构变化的判断。虽然猪价近期有下跌,但总体来说,我们认为明年猪价还是比较好的,虽然比今年低一些。基于这个判断,我们认为公司权益融资需求的概率性较小。二是新冠疫情的影响会持续一段时间,使用债务融资是更好的选择。

Q29:去年固定资产增加较大,但是产能未同步跟上,原因是什么?

A:一是改造,二是可能场建好了还有其他设备没好未能马上进入生产状态。

Q30:头均固定资产?

A:内乡综合体1300元/头,普通1000元/头左右。

Q31:能繁远远超过产能所覆盖,今年产能会扩张会不会有更高的目标?

A:能繁大概比19年底翻一倍,将近250-260万头。正常情况下,我们快速发展是母猪场先建,育肥场后建,统计时点不一样会导致母猪口径统计产能比肥猪口径统计产能多,这一两年建设速度非常快。

Q32:冷鲜肉运输半径?

A:1200公里以内是完全没问题的。

Q33:将猪卖到上海屠宰再上市跟将屠宰好的冷鲜肉卖到上海,这两者的成本差。

A:成本差主要在损耗,猪肉水分含量70%多,一头猪24小时放在猪圈不活动体重会下降4.5公斤,并在猪在运输过程中会应激会死亡,这是拉猪和拉肉最大的成本比较。冷鲜品水分的增发和运输途中死亡,拉猪没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我们屠宰的优势在于我们围绕养殖端布局,我们拉猪半径基本控制在100公里以内,头均损耗控制在1.0以内。一公斤毛猪现在30多块钱,差3公斤数据很大,围绕养殖端布局运输成本和头均损耗、猪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简单算下来有几十块钱的成本优势。

Q34:屠宰的协同效应?

A:我们屠宰和卖给双汇屠宰没有成本优势,因为无论是买给自己还是其他企业,我们都按严格要求禁食8小时。可能有的优势是我们的运输半径不一样,200公里和100公里,一头猪可能节省10-20块钱。

Q35:自繁自养的成本优势?

A:长期来看持续成本差异主要在健康控制上。在存在较大非瘟影响下,牧原的综合体在健康防控上是可以做得好的。

Q36:探索非瘟防控模式过程中,有哪些非常重要的?

A:生物安全防控是综合体系,从设计、内控环境到饲料、污水的处置,牧原都有系统性的研究报告,也做看很多技术的研究和攻克。

Q37:行内养殖主体的生物安全防控水平如何?

A:应该都在提升,全国大多企业都在大力发展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