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上市猪企的上半年业绩预告相继出炉,收益之大远超往年水平,让人不由得感叹一句:养猪真赚钱!
牧原挣百亿 上市猪企上半年均大幅盈利增长
据统计,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天邦股份上半年盈利预增都超过10亿元,其中牧原是唯一一家超过百亿的公司。
7月17日,“养猪大户”牧原股份披露2020年度上半年业绩,公司实现扭亏为盈的同时业绩大幅抬升,实现归母净利润107.84亿元,在已披露半年报的公司中暂列盈利王。
半年报显示,1-6月,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10.33亿元,同比增长193.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7.84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56亿元。此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689.50%至111.41亿元。
业绩预计暴增股名单
温氏股份紧随其后,上半年销售肉猪486.58万头,预计盈利40亿元-42.5亿元,同比增长189.24%-207.32%。
新希望预计上半年盈利31.5亿元至32亿元,同比增长约101.68%-104.88%。公司当期生猪销量为212.29万头,同比增长58.01%;销售收入为74.1亿元,同比增长246.59%。
在增长规模上,增幅均超过100%,其中有4家猪企预增在10倍左右。
正邦科技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3.5亿元至24.5亿元,2019年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75亿元。正邦科技表示:“国内生猪供应持续紧张,生猪销售价格持续高位运行,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幅较大,是公司报告期内实现扭亏为盈,且净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
此外,新金农半年报预告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65亿元至1.95亿元,公司去年同期盈利1728.69万元,同比增长854.48%至1028.02%。
金新农表示,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国内生猪产能大幅下降,猪肉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市场生猪价格同比大幅上涨,上半年生猪销售均价同比增长195.63%,受此影响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的增长。
可以说,养猪大佬们上半年是赚得盆满钵满,而这主要受益于“二师兄”身价的飙升。
在非洲猪瘟和疫情的双重叠加之下,国内生猪产能大幅下降,加之欧美疫情导致进口猪肉受限,供给面偏紧,生猪销售价格整体处于高位运行区间。
数据显示,2019年5月底起猪肉平均批发价持续上涨,在2019年10月底达到峰值,随后有所下滑,11月底起又持续上涨,在2020年2月中旬再次下滑,但在5月底,猪肉价格又触底回升。截至7月10日,我国生猪价格为37.19元/公斤,较去年同期的17.43元/公斤涨了约217.1%。
此外,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叠加上半年的节日效应刺激了猪肉消费需求的释放,并且因为规模化的养殖模式和资金、技术、疾病防范等优势,上市猪企的产能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所以销售量也有较大的增长。
猪价易涨难跌,业绩增长有保障
当然,现在市场和投资者最关心的还是下半年大佬们还能不能保持这样的增速。
虽然不能百分之百地肯定,但参考猪肉价格走势和猪企的产能,下半年大概率能延续高速增长。
具体来看,下半年影响猪肉价格的因素主要有几个:
生猪企业发展程度。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规模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但散户还是占据主要份额,达到50%左右,产业集中度非常之低。2019年猪企龙头牧原股份销售生猪1025.33万头,仅占全国总出栏量的1.88%,其他猪企的市占率更小。
南方洪汛、海外疫情。下半年开始,南方地区连续强降雨,多地出现洪汛,生猪产能受到拖累,部分地区因为天气出现猪源断档的现象。天风证券研报显示,近期华南地区受雨季强降水影响,能繁母猪产能再度下滑,月度环比下降3.87%,西南地区月度环比下降3.04%。
猪肉进口方面也难以乐观,由于欧美各国的疫情依旧严重,许多屠宰场和大型肉类加工厂先后关闭,加上运输条件受限,进口猪肉的成本很难降下来。
国内生猪产能恢复程度。从基本面来说,去年10月开始能繁母猪存栏开始回升,中间因为疫情再度下行,现在国内疫情稳定后,出栏量开始恢复,但离去年猪瘟爆发前的水平还相差较大。
另外,猪肉价格的飙升也吸引了许多养殖企业和散户进场。启信宝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到7月份有41596家新注册的养猪企业,比去年增加了175%。但是一般仔猪到出栏需要6到7个月的时间,加上养殖新规政策的打击,11月之前都难以形成有效供给。
所以,总的来看,现在国内的生猪产能在快速回复,但是出栏量预计会集中在今年最后两个月,短期内还会是供给偏紧的状态,不存在使得猪价大幅下滑的基础。
另一方面,上市猪企的优势会在下半年更加凸显。在资金、技术的支持下,生猪产能能够率先恢复,加上去年下半年各大猪企出现了大面积补栏,下半年的出栏量预计迎来大幅增长。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下半年国内生猪产能依然受限,猪价很难会出现大跌的情况,猪企的业绩预期还是比较明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