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非洲猪瘟两周年,吹响反攻号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0-08-05  来源:🔗《农财宝典》新牧网  💛2537
核心提示:非洲猪瘟两周年,吹响反攻号角!未来拼的是技术、资本和执行力......‖宁波三生特约·周一见8月3日,距离非洲猪瘟在我国首次确诊


非洲猪瘟两周年,吹响反攻号角!未来拼的是技术、资本和执行力......‖宁波三生特约·周一见

8月3日,距离非洲猪瘟在我国首次确诊已经度过了2周年。2年里养猪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速度之快是许多人都始料未及的。2年里养猪业最首要的工作就是非洲猪瘟的防控,在这个大背景下,养猪业复产重建,极大程度推动了规模化、集约化的进程。

在1周年的时候《农财宝典》新牧网曾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了非洲猪瘟发生第一年里重大事件,(点击链接回看《再战到底!七大关键词带你回顾非洲猪瘟一周年》),可以看到那时候政策频出,几乎每周、每天都有新闻发生,那是一个“找路”的过程。

而在过去的一年里,防控非洲猪瘟成为了养猪业的基本知识和日常工作,复产保供给成为了主旋律。养殖企业迅速提高技术水平,资本瞄准机遇扩张,可以说是一个重新“开路”的过程。

\

根据农业农村部7月发布的信息,2020年6月,能繁母猪实现了自2018年4月以来的首次同比增长。上半年有6177个新建规模猪场投产,去年空栏的规模猪场有10788个复养。而根据公开的数据,12家上市企业上半年出栏量达到1977.93万头,超过大部分省份全省上半年的出栏量,与排名前二的湖南、四川出栏量相差仅两百多万头。猪价长时间居于高位,大型集团利润高企,如牧原股份2020年上半年营收210亿元,利润近108亿元。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就业紧俏,技术人才获得了更多的重视和回报。

对非洲猪瘟的反攻:有条件的猪场考虑净化和根除

回顾2年的历程可以看到,如果将非洲猪瘟防控比作抗日战争,那么第一年可以比作战略防御阶段。在这个阶段,遏制非洲猪瘟的扩散和蔓延是最紧迫的任务。彼时我们对非洲猪瘟更多的是未知,只能运用国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断地进行中国化,不断的地试错和探索。整体形势上是被动的,但是被动中有养猪人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主动。这时对于所有的养猪企业,无论大小,几乎都在同一起跑线,有的寻找神药“病急乱投医”,有的清栏抛售损失惨重。

第二年是战略相持阶段。在这一年里,试错成本已经付出,全国养猪密度下降,人们已经逐渐总结了防控经验,有了成熟的技术,非洲猪瘟变为局部散发,认知上“可防、可控”。相关政策也做了调整,更加能满足生产实际需求。猪场通过生物安全体系设计、科学洗消、检测诊断、精准剔除等方式可以保住猪场的安全。

此时猪价高涨催动生猪复产,高额的利润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养猪业。于是这一年行业已经不像第一年那样风雨飘摇,而是呈现出一种“危险的机遇”。这一年人们关注的主角从防控非洲猪瘟本身逐渐转移到重建、收购、猪价与扩张。

同时,由非洲猪瘟而延伸出来的养猪产业链更多环节的需求也凸显出来,市场机遇从下游传导到上游。在这个阶段,表面上风欲停、雨欲止,但实则风云涌动。养猪人、养猪企业之间的差距从技术和资金上被拉开,真正对未来养猪业格局的改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而进入第三年之后,笔者认为可以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所谓的反攻阶段并不是说在短期内就完全消灭掉非洲猪瘟,而指的是,有条件的养猪场已经可以并且应该有净化和根除非洲猪瘟的思维与意识,并且在此基础上,企业有睱去思考更多战略和发展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曾经在今年5月的讲课中谈到,控制和根除非洲猪瘟是我国生猪产业的必由之路,不根除非洲猪瘟我国生猪产业将举步维艰。的确如此,非洲猪瘟的阴霾如果一直在头顶盘桓,那么无论是横向扩大发展还是纵向养猪科技含量提升都会受到制约。

那么第三年的反攻可能体现在哪些层面上?

首先是非洲猪瘟的区域净化。如果周边环境病毒载量大,单个猪场也很难独善其身,要保障猪场“长治久安”,区域净化必要且可行。农业农村部近日下发通知,计划2020年年底前在全国推进建成一批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一批非洲猪瘟无疫区。并对通过国家评估的无疫区和无疫小区,在非洲猪瘟疫情疫区划定和封锁、生猪及其产品流通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支持。随后广东、吉林、四川等多个省份开始了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的评估。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仇华吉研究员认为,目前,我国非洲猪瘟感染面较广,虽然从全国范围内根除较为困难,但局部净化是可以做到的。最终从点到面,实现全国净化。

其次,在政策引导下,我国整个养猪体系顶层设计规划的改变成果逐渐显现。在养殖地理上,过去密度过高的养猪大县以及大省出栏任务下调,一些过去出栏较少的地区迅速崛起,整体更加讲究产业均衡布局;在养殖屠宰模式上,实施“育、繁、养、宰、销”一体化、生猪就地屠宰、变运猪为运肉;在规模化与标准化进程上,企业化集团化程度提高、管理智能化与精细化水平提高,旧产能退出,新产能兴起。

第三,在种猪体系上,向专业化和集团化迈进。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种猪生产体系造成了重大影响。从国家核心育种场上报数据来看,2019 年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新增生长测定记录仅为2018 年的 57.2%,繁殖记录数为2018 年繁殖记录数的 67.9%。由此可推测2019 年核心群种猪供应能力下降 5 成以上。缺口就是机遇,种猪决定了未来的生产力,2020年种猪市场继商品猪之后成为了新的必争之地。各大企业争相从国外引进种猪,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共计进口国外种猪达到10591头。

在非瘟时期,由于频繁引种可能带来的风险,行业人士已经开始重构种猪繁育体系。祖代和父母代种猪场实行“自我循环配套”模式,商品肉猪生产场配套部分纯种猪,通过只引进纯种、第一父本和终端公猪精液,即可实现种猪场内自我循环。因此,种猪市场模式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吴珍芳曾谈到,“在这种模式下,专业育种公司开展专业化育种,通过精液提供遗传物质,而生猪养殖公司购买精液,支付基因费。对于一般的种猪市场企业来说,未来市场可能会锐减80%,部分企业可能要转产。这将会快速促进我国种猪企业向专业化、集团化方向迈进,育种工作将更加规范、育种水平会得到显著提升。”

当前的养猪业已经与非洲猪瘟发生的2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短短2年时间里走到今天这样的程度,我想无非最重要的三点:技术、资本、执行力。

当然,我们总结过去不是要向后看,更应该向前看。面向未来,伟人毛泽东的一句话送给养猪人: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祝大家在第三年里摆脱非瘟,抓到机遇。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