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进步,管理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从2008年批准成立到2018年至今,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下称“体系”)10年建设,见证了中国蛋鸡产业转型升级,在科研项目攻关与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果与成绩,并将科研成果在生产中进行及时转化、应用、推广,有力推动了产业发展与企业进步。
10年体系建设,10年产业巨变,主要得益于什么?未来,体系如何更好地持续发挥对蛋鸡产业发展的引领、推动与支撑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国际家禽》杂志记者专访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世界家禽学会(WPSA)主席、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宁。
《国际家禽》:10年来,体系建设在组织构架设置和运行方式具有哪些创新性?
杨宁:按照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领导和专家团队的设计思路,国家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要切中农业乃至科技界原来的一些弊端,即对研究和生产脱节、研究与市场需求脱离的问题进行了前瞻性规划和体制性变革,将研究和产业绑定,引入产业发展和技术用户导向机制,形成注重应用效果、真正服务产业发展的农业科技评价新机制,这样更能激发专家和企业家的主动性和效率。
目前,体系按照学科划分为遗传育种、营养与饲料、疫病控制、生产与环境控制、蛋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产业经济这六大功能研究室。体系目前设置的28个岗位科学家以及22个综合试验站,主要针对产业链的关键领域。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以及依托企业和单位在相应领域的成绩均非常拔尖。我的基本判断是,体系10年建设比较成功的重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拥有优秀的科学家队伍;另一方面是拥有产业最核心领先企业的力量。
在运行方式上,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半虚拟化组织,即不改变原来单位的归属而围绕一个产业来开展工作,人员被分散到特定区域来做同样的一件事情,既有分工又有协同,这样有效规避了把人员集中在一个单位工作而产生的诸多问题。工作任务来源于生产,体系强调要经过实地调研并总结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领域和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发挥体系最大优势——既能够聚集不同学科的人才共同研究问题,又能够协调不同领域的人才按照计划来推进科研项目,有明确目标合力攻关阻碍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
《国际家禽》:体系10年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杨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基本实现了设计的目标,即主要的科学问题都从产业里面发掘出来,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共同研究和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共性问题以及一些前瞻性的问题。目前,体系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由执行专家组统一协商确定,每位科学家均有自己的专长,我们结合科学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企业生产的需求共同来设置研究项目及工作任务。同时又根据产业发展保持一定的灵活度,因为有些是突发事情、应急性任务。
体系每年年底会召开考评会,体系每位人员均要做述职报告,总结当年各自在研究、推广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成绩,然后全体人员评分。体系有一个很重要的考核标准是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得分结果确定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级。体系所有人员的考评结果会公布在体系管理平台上。连续两年考评结果不称职的,将被取消聘任资格。
事实上,在支撑政府决策和应急服务方面,体系充分发挥了蛋鸡产业科技咨询服务“国家队”的作用。因为体系的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联合能把蛋鸡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研究得更透彻。
“我觉得,体系10年建设打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通道,构建起了这一重要的网络资源平台。只要体系这一平台持续完善和运作,就会对国家决策提供坚实支撑,为产业发展和企业进步发挥良好推动作用。”
《国际家禽》:体系10年建设对产业发展和企业进步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宁:这10年来,体系建设对产业和企业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为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推动了我国蛋鸡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了深入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农业农村部从2010年开始启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原来,多数蛋鸡单场饲养规模在5000只以下,这样的产业结构与标准化规模养殖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应对国际竞争与食品安全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在农业农村部的引导下,体系利用自身完整的技术储备,从场区规划、鸡舍设计到环境控制、疾病控制、饲料营养、蛋品加工等领域推出成套技术,推动产业的技术进步,在规模化鸡舍设计建造、环境自动控制、免疫程序优化、营养调控与饲料加工、鸡粪机械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蛋品分级和品牌化发展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广泛应用,对蛋鸡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创建了数百家国家蛋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并带动建设了一批百万级规模的大型蛋鸡场,生产效率、品牌建设和食品安全等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其次是新品种培育。从1999年开始进行国家级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到2008年的10年间,全国仅有两个蛋鸡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在此期间,国内蛋鸡市场受到引进的国外蛋鸡品种的冲击力越来越大,现代畜禽种业安全问题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鼓励。从体系2008年成立以来的10年时间,全国共有16个蛋鸡新品种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其中14个新品种是由体系科学家指导、体系和综合试验站依托企业合作培育、体系与有关单位和企业共同完成的。如京红1号成为推广量最大的国产蛋鸡品种,京粉1号、京粉2号、农大5号、大午粉1号、大午金凤、苏禽绿壳、新杨黑羽、凤达1号、豫粉1号等品种适合国内消费者对产品的需要,也在生产中得到大量推广。从国家家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种业安全、鸡蛋食品供应链安全等方面综合来看,蛋鸡新品种培育具有战略意义,而体系从成立至今的10年建设,通过自主育种保证了中国蛋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了战略支撑作用。蛋鸡产业摆脱了对进口品种的依赖,国产化率达到50%以上。
同时,中国人口多且蛋鸡产业整体规模远远超过其他国家,通过引进合适的国外优良蛋鸡品种和相应的种鸡生产技术,对国产蛋鸡品种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国内外品种的竞争发展,这些年我国种鸡生产的集中度显著提高,雏鸡质量稳步发展,为整个蛋鸡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是垂直传播疾病的净化。在体系刚成立的时候,禽白血病每年对蛋鸡行业造成的损失非常大。体系对此高度重视,提出对种鸡场进行禽白血病净化。体系岗位科学家与龙头企业密切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平谷试验站(峪口禽业公司)在原种鸡场禽白血病净化方面成为国内第一个不用疫苗、仅通过种源净化和生物安全实现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成功示范。农业农村部2015年公布的首批禽白血病净化示范场仅两家——峪口禽业和晓鸣农牧,这两家都是体系综合试验站的依托企业。
在强大的生物安全体系保障下,通过标准化规模养殖,使鸡的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原来,国内高产蛋鸡只鸡年均产蛋量只有16~17千克、产蛋数270~280个这样的水平,现在普遍可以达到年产300个蛋、总蛋重18千克以上的水平,规模场的生产效率和成本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生产规模和效率的支撑下,我国鸡蛋的市场价格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价廉物美的优质动物性食品。
杨宁接受莱伽传媒总经理、《国际家禽》杂志出版人李丁丁的专访
《国际家禽》:国内蛋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杨宁:现在,中国蛋鸡产业链最薄弱的环节是蛋制品加工。目前,欧美蛋品深加工比例在30%~40%,国内大部分属于蛋品初加工,这些年做品牌鸡蛋的企业在分级和包装方面已有巨大进步,但在蛋品深加工方面相对发展较慢。我觉得,要找到适合中国家庭的蛋品深加工方式,才能更好地推动蛋制品的消费。
国内蛋鸡产业发展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中小规模养殖户有机组织起来。虽然蛋鸡大规模养殖场这几年持续增长,但中小养殖户场还是我们产业的主体。在中国市场,组织合作社并让其健康、持续运作异常困难,这并非如想象的那样,会像荷兰、丹麦等欧盟国家的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得以持续发展,这与相关体制保障、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有关。我觉得,国内组建蛋鸡养殖合作社,需要有奉献精神和组织能力的核心人物,把养殖户聚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市场化运作,这样才具有可持续性。
蛋鸡养殖跟肉鸡、生猪养殖均不一样,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较难操作,因为母鸡每天都要产蛋,鸡蛋需要每天进行交易以保障新鲜度和品质,而交易链管理和品质控制过程中会面临多种风险。《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论“公司+农户”模式还是产业扶贫模式,需要正视鸡蛋交易的特殊性而让农户有决策权,这样他们会利用生产资料等资源做产业延展与融合。
《国际家禽》:未来10年,蛋鸡产业科技领域会有哪些大突破?
杨宁:随着蛋鸡性能的提高、遗传潜力的发挥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不用靠通过增加养鸡数量的途径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动物蛋白质产品。未来10年,国内蛋鸡产业在饲养数量上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因为产业已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关键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单产和生产效率。育种方面主要通过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应用来稳定提高产蛋量,改进蛋品质。比如,原来蛋鸡饲养一般到500天,现在产蛋期可以延长到600~700日龄。这样,国内蛋种鸡扩繁数量不会变得越来越大,甚至有可能缩小。对于种鸡企业而言,需要提升自己在品种培育和雏鸡质量方面的竞争力,通过主动调整来适应市场需求。
无论如何,需要正视历史发展规律,有高峰就有低谷。我们应该看到,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正在逐年减少,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有限的植物性饲料转化成更多的优质动物蛋白质产品。因此,在养殖业的大竞争中必然会选择转化效率高的物种和品种。蛋鸡和肉鸡在饲料转化效率方面都具有巨大优势,因此在这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只要食品工业不发生革命性颠覆,我对蛋鸡产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始终抱有坚定的信心,并将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产业人士一起共同努力。
完整采访稿刊登在《国际家禽》2018年11/12月期刊中,敬请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