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默认分类 » 正文

科技支撑助力粮仓丰盈——河南农业科技发展十年成就综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2-08-26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480
核心提示:“目前,夏播花生已陆续进入饱果成熟期,是形成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通过浇灌缓解旱情后,可采用叶面喷施抗旱剂、保水剂和萘乙

“目前,夏播花生已陆续进入饱果成熟期,是形成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通过浇灌缓解旱情后,可采用叶面喷施抗旱剂、保水剂和萘乙酸、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植株抗旱抗逆能力,降低叶片蒸腾造成的水分散失,促进茎叶营养向荚果转运,保障荚果膨大和正常成熟。”连日来,针对全省旱情持续发展现状,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抗旱夺丰收”秋粮生产技术培训持续开展。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省全面落实党政同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省科技创新、技术推广、教育培训三支队伍紧密协同,推动统防统治、机收减损等多项措施精准发力,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撑,牢牢扛稳了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2022非常之年,河南夏粮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继续蝉联全国第一,不仅总产、单产均创造了历史新高,分别达到762.61亿斤(占全国1/4)和447.31公斤/亩,小麦质量也明显好于往年,实现亩均增收100元以上,中原粮仓再次丰盈。

从“十二五”末到202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由1189.32亿斤增加至1308.8亿斤,小麦生产基本实现良种和全程机械化全覆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6.6%增加至63.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77.5%增加至85%以上,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科技已成为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

科技支撑助力粮仓丰盈——河南农业科技发展十年成就综述

核心技术攻关硕果累累

近年来,我省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和前瞻布局,密切结合市场需求,聚焦重点领域,集中资源力量进行核心技术攻关,让优势更优、强项更强。

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2000年以来,河南农业领域主持完成项目获得国家三大科技奖励的有51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在育种、加工、疫病防控、农机装备等领域,破解了一大批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芝麻、大白菜、桃、烟草、猪、牛、鸡等产业发展技术瓶颈,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尤其是种业自主创新水平全国领先,4个科技进步一等奖均为育种项目,包括2个小麦品种(郑麦9023、百农矮抗58)、2个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

助力种业“中国芯”,河南种业不断突破。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国家审定品种中,涉及河南选育的共423个,占总数的10%。2020年全国种植面积前十名的各类作物品种中,由河南选育的小麦品种占4个、玉米品种占5个、花生品种占5个。三高青角黄鸡3号、蛋鸡配套系豫粉1号、夏南牛、黄淮肉羊等畜禽品种也填补了河南及黄淮海区域育种空白。

2022年《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省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从省科技创新资金中每年列出不少于20亿元用于种业创新,省财政也拟统筹设立河南省现代种业发展基金。

平台载体建设不断拓展

十年来,我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平台载体建设量质双升。

在国家级层面,争创了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农业科技园14个,以及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生物育种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等一批“国字号”高能级平台。另外,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务院最近已批复同意建设。

在省级层面,神农种业实验室挂牌运行,安排开办及研发费用3亿元,确定了小麦、玉米、花生等首批启动的七个研究领域。加快建设“中原农谷”,促进种业、粮食、食品三体聚合,打造千亿级种业和粮食产业集群。立法保障省科学院重建重振,重塑开放共享的科技研发体系、成果转化体系和支撑服务体系。稳定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全产业链协同推进16类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此外,还统筹建设了47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2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农业综合试验基地、科学观测实验站等。

人才队伍培养日新月异

近年来,我省围绕产业发展,从广度、深度上壮大培养人才队伍,让各类专业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目前,河南拥有国家驻豫科研单位4家、省级涉农院所和高校28家、市级农科院所20家,教育科研人员达7000多人,涌现了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国家杰出青年、2位长江学者和29位中原学者。

积极探索优化农技人员能力素质提升路径,我省全面轮训3万多名基层农技人员。通过异地研修、集中办班、网络培训等方式完善分层分级分类培训制度,确保每年1/3以上的在编在岗人员接受连续不少于5天的脱产业务培训。

2012年,我省开始试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19年转型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建立了农业农村、人社、扶贫和教育部门“四路协同”培育工作机制,截至2021年年底已完成培育经营管理型和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135.7341万人。

激励扶持政策逐渐配套

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三评”改革、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等文件,全方位为科研院校和人员“松绑减负”,不断完善以创新能力、创新质量、实际贡献为导向的工作机制;施行了《河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明确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规定比例的奖励报酬;修订了《河南省农业系列职称申报评审条件》,新农人可直报副高级职称;创设了“河南省农牧渔业丰收奖”,2016~2018年度共评出成果奖39项、贡献奖97人、合作奖10个,其中县级以下农技人员占比超过70%。

重点引育高层次人才。对全职引进和新当选的院士等顶尖人才,每人给予500万元个人奖励;对中原学者工作室,给予连续六年每年200万元稳定支持;对中原英才(育才)系列获奖者,每人给予不超过100万元支持;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单位,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配套奖励;对获评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等,按照国家资助标准给予1∶1配套奖励和科研经费支持。

建设现代化河南,大头重头在“三农”,潜力和空间也在“三农”,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河南将继续锚定“两个确保”,围绕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坚定走好创新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向着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勇毅前行。(记者 李晓辉 通讯员 张祎雯)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