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6金猪年尚未远去,市场就普遍意识到,2017年的生猪市场绝对不可能复制2016年的行情,猪价大概率是高位回落,但在环保因素等影响下,产能回升缓慢,猪价整体仍处于相对高位,养殖盈利依然可期。
所以,今年1、2月份猪价开始缓慢回落,从9元/斤到8.3-8.4元/斤,市场也认为是受春节因素的影响,属于正常的回调。3月份,猪价继续回落至7.9元/斤,整体来看回调幅度也不大。但进入4月,猪价却出现加速下跌态势,并在4月下旬跌破7.5元/斤,局部地区甚至跌破了7元/斤,市场恐慌心态开始蔓延,养殖户也出现不理性的集中抛售,加剧猪价的下挫。
可以说,今年以来猪价连跌4个月,从9元/斤高位连跌近20%,与去年同期10元/斤的高价相比下跌近30%,情况已经超出所有市场人士预计。
猪价下跌的原因无非供求二字。
需求方面并无实质性的利空,相反,今年1季度,国内禽市饱受H7N9事件影响,尤其是南方地区,活禽市场被关闭,禽类交易量大幅缩减,消费者再度闻禽色变,一定程度反而将刺激猪肉消费。
供应是否出现明显增长?
统计局:1季度猪肉产量同比增长0.2%
市场普遍认为,猪价下跌,主要是供应增长,而需求疲软导致供应相对过剩。供应真的增长了吗。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全国猪肉产量1468万吨,同比增长0.2%。生猪存栏41095万头,同比增长0.1%;生猪出栏19149万头,增长0.2%。
从2017年1季度数据来看,猪肉产量,生猪存出栏数据都出现止跌回升迹象,预示着生猪市场产能已开始见底回升,但0.1%-0.2%左右产量的增长造成猪价20%-30%的回落,小编对此保持沉默。
能繁母猪存栏见底 市场产能回升
从农业部公布的存栏数据来看,今年3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持平,同比下降1.6%,而生猪存栏环比增长1%,同比下降1.2%。这也是3年多来能繁母猪存栏首度止跌,而与2012年5013万头的历史高位相比,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累计减少近1400万头,下降幅度近三成,去产能力度前所未见,而3月能繁母猪存栏止跌并不意味着产能的快速回升。另一方面,无论是能繁母猪存栏还是生猪存栏,同比依然有超过1%以上的下降。
洋猪肉疯狂涌入 冲击国内猪市
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猪肉进口量达到162万吨历史新高,较2015年增长108.4%。2017年1-3月,全国猪肉进口量累计34.6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万吨,折合成生猪大概78万头。与国内1季度将近2亿头的出栏量相比,进口增加78万头,几乎可以忽略,进口肉对猪价的影响虽有,但程度有限。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猪价的非理性大跌。
禁养拆迁大年 局地短期供应暴增?
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划定禁养区并推进禁养区猪场拆迁,生猪存栏快速下降,并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产能回升速度。不少人士认为,环保禁养政策很大程度上推升了2016年猪价的上涨,并将继续利好猪价,延长本轮盈利期。
但凡事必有两面,短期内大量猪场拆迁必然将导致集中供应增量,影响正常的市场供需。众所周知,2017年是全国禁养区内猪场拆迁的最后期限,因此,今年春节尚未过去,福建、湖南、江苏等地就开启了大力度的猪场拆迁。
力度有多大,以福建南平为例,截至4月25日,全市拆除生猪养殖场11396家,拆除面积730.12万平方米,削减生猪364.11万头。其中,延平区拆除生猪养殖场8288家,拆除面积537.96万平方米,削减生猪303.87万头,养殖总量已削减至10万多头。因猪场拆迁生猪养殖量不是腰斩,而是削减了近90%,这些应被处理的数百万头猪去了哪里,或许有一部分被收购转移,但大部分应该是直接进了屠宰场。
有数据可以验证。据福建省统计部门显示,2017年一季度,福建省猪肉产量达33.75万吨,同比增长6.1%;生猪出栏量432.73万头,同比增长4.3%;生猪存栏量860.02万头,同比下降17.9%。在生猪存栏连续多年下降的前提下,生猪出栏量却出现大幅增长,唯一的解释就是猪场拆迁造成的短期集中出栏。而今年以来,猪场拆迁力度很大的地区不止是福建省,但大部分都依然集中在南方地区,这也是今年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猪价持续偏低的原因,猪场拆迁导致大量生猪集中出栏,造成短期供过于求的表相。而在南方主销区供应激增,供需宽松的情况下,北方生猪市场新增的产能无处化解,北猪南调受抑,更成为屠宰企业顺势压价的工具。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