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分析 » 行情分析 » 正文

上半年21家公司累计预亏超200亿,“产能大跃进”后猪企苦熬长周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界面新闻   发布日期:2023-08-03 💛2117

猪价下行周期拉长,猪企正在尝迅猛扩张后的苦果。2023年上半年,21家养猪上市公司公告预亏,预亏额超过200亿元。其中,出栏量排名前五的猪企亏损数额占据整体亏损数额的50%以上。

这也意味着,猪企到了卖多亏多的境地。

缘何如此?养猪行业本身具有明显的周期特征,猪价随行就市。不同的是,自2022年3月,新一轮周期开始以来,猪肉价格长期保持低位。改革开放以来,猪周期下行阶段,出现猪价跌破绝对养殖成本的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个月,但本轮亏损已达5个月。

周期规律被打破,是外部环境、政策、行业合力的结果。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2019年猪瘟疫后,政府出台各项政策支持猪企保供、规模化发展,行业顺势加大投入,升级产业。2021年后,产能释放,猪肉供应持续旺盛,但因疫情等因素,消费端未能提供有效支撑,供需平衡被打破。

然而此时,行业规模化升级已形成产能惯性和新的竞争格局,产能持续过剩,大幅拉长了本轮周期的亏损期。

行业整体亏损的同时,猪企扩张仍在继续。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大家拼的是“双本”——成本控制能力和资本实力,这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熬不下去的、资金链断裂,如正邦;熬到最后的,一定是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

产能过剩、企业卖多亏多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8年,我国生猪年出栏量保持在6.6亿头以上。

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病影响,全国生猪出栏量为5.44亿头,同比下滑21.57%。2020年,由于生猪产能尚未恢复,全国出栏量为5.27亿头,远低于正常年份水平。

但到了2021年,生猪出栏增至6.71亿头,同比上升27.4%。2022年持续上升,接近7亿头。2023年上半年出栏3.75亿头,同比增长2.6%,再创高位。

于此同时,2021年4月起,生猪价格开始下滑,并长期在低位徘徊。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2月,生猪价格从1月份的每公斤35.8元回落至17.59元;2022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后半年修复上涨。年均价每公斤19.01 元,较2021年跌7.2%。

2023年上半年生猪均价14.6元/公斤,而当前养猪业的平均养殖成本为15.3元/公斤多一点。这意味着出栏一头生猪亏损约200元。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陈光华称,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阶段性供大于求。

陈光华还称,2023年春节后猪肉消费处于淡季,消费量虽然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增速低于市场预期,猪肉价格支撑乏力。

市场如此,反馈到在生产端,生猪出栏越多,企业亏损越大。2023年上半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食品、正邦科技生猪出栏量位居前五,虽然目前温氏股份仍未公布业绩预告,但其余四家猪企的预计总亏损数额也接近22家上市猪企整体预亏损数额的一半。

其中,牧原股份的出栏量、亏损数额均系行业最多,其次是新希望。

据公告,2023年上半年,牧原股份累计销售生猪3026.5万头,归母净利润亏损25.50亿元~32.50亿元,较上年同期略好,上年同期亏损66.84亿元;

新希望出栏生猪899.4万头,同比增长31.33%,归母利润预损27.90~29.90亿元,也较上年同期略好,上年同期亏损41.40亿元。

对于亏损,牧原股份、新希望、天邦食品均表示,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生猪销售均价处于低位。

不过对于下半年,陈光华称,随着秋冬季节消费旺季的到来,猪肉价格有望逐步回升,养殖收益将有所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的,7月底,猪肉价格每公斤升至15元。下半年生猪价格是否能迎来拐点?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称,下半年供过于求的情况将逐渐改善。随着3季度供需逐渐趋于平衡,猪价逐渐反弹到成本线,然后4季度就会进入一个盈利期。

“但这个反弹是季节性上涨,因为下半年供应面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充裕的,”朱增勇称,尤其是规模龙头企业在产能上或许有小的速度调整,但不会有一个很大的调整,生猪仍然会正常出栏。

对此,牧原股份有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根据过往经验,下半年猪价都会好于上半年,但是大幅上涨目前还是判断不出来,只能说下半年的形势会比上半年好一些。

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相关均表示,下半年仍会按照年初计划正常出栏,保持产能。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296万头,比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高4.8%,仍处于生猪产能调控的绿色合理区域的上线。新生仔猪量同比增长9.1%,规模猪场的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增长5.9%,环比略降0.4%。

陈光华称,未来6个月内这些仔猪将陆续长大出栏,预示着生猪供应将继续增加。中大猪将在未来2个月内陆续长大出栏,预示着7、8月份生猪供应也将稳定增加。

朱增勇告诉记者,规模龙头企业产出在全行业的占比去年已经达到24%,这些企业没有减产,就相当于延长了正常周期产能调整的时间,而实际上规模企业还在稳产和扩产。

新希望公司证券事务代表白旭波告诉记者,预计下半年产能去化速度仍然较慢,年底价格会由于消费的恢复有一定的抬升,但可能还不能促成大周期性的反转上涨。按照正常年内波动的规律,等到明年春节以后,由于短期消费减弱,价格可能又会出现一个阶段性的下降。到时如果价格继续在低位持续一段时间,进一步促进产能去化,可能才能会形成一个真正的周期反转上行。

产能不降反增背后

因为非洲猪瘟的爆发,2019年8月-2021年3月,中国养猪业出现了有史以来价格最高的周期,随后,新一轮周期至今正在进行。过往每轮周期持续时间一般在3~4年,并随着周期内猪价下行,产业逐步去化。

浙江文峰农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朱国栋告诉记者,本轮猪周期的显着特点就是养殖亏损期大幅拉长,且产能去化慢。朱国栋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猪周期下行阶段,出现猪价跌破绝对养殖成本的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个月,但这次已到了5个月。

以往的周期规律为何不再奏效?

朱国栋告诉记者,2019年以来,在生猪保供等扶持政策支持和引导下,企业加大产能投入,最终导致生猪供过于求、产能过剩。此外,2021年以后,随着非洲猪瘟防控技术的逐渐成熟,生猪死淘率下降,生猪上市率增长。

朱国栋称,本轮猪周期下行阶段的筑底周期拉长,除了整体产能过剩外,还因为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市场份额迅速提高,养殖散户退出,规模化企业资本实力强,对抗周期下行能力也强。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自2019年9月-2022年2月,国家层面出台多个生猪养猪行业方面的指导和支持政策,旨在鼓励、支持生猪行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从而起到缓解“猪周期”波动,增强稳产保供能力。

其中,2019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通过加大金融政策、保障生猪养殖用地等措施稳定生猪生产和产业升级;

同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工作的通知》,该通知称,对有关养殖户给予以及一次性补助,主要支持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2021年8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布《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称,用5-10年时间,调控形成有效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使生猪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

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776号建议的答复中称,国家将继续加大对生猪规模化养殖的扶持力度,对出栏1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挂牌建立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

2021年11月,国务院在《“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提到,启动实施新一轮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行动,继续开展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加大规模养猪场信贷支持,将猪肉产能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

农业农村部也在2021年12月,在《“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中提到,要确保生猪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

政策指引之下,企业纷纷加码。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牧原股份销售生猪1025.33万头,到了2022年,牧原股份生猪销售量达6120.1万头,3年增长了6倍。

2020年,江西养猪大户正邦科技生猪销量达到955.97万头,同比增长65.28%,紧随牧原,跃居行业第二,同年,正邦科技将生猪出栏目标定在了一亿头。

温氏股份2019年生猪销售1851.66万头,2022年目标计划是2600万头,最终实际销售1791万头。但温氏表示,2024年肉猪出栏要超5600万头。

2020年8月,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曾表示:“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大养猪企业已发布的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规模将达20亿头,而中国猪肉消费仅6.5亿头,未来生猪行业会出现产能过剩,或将面临一场灾难。”

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上半年在2023第十九届畜牧饲料科技与经济(全球)高层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生猪近期产能7亿头以上,加上在建和闲置生猪产能超过10亿头,再算上目标产能可能超过15亿头。”

2021年生猪产能创新高时,为何行业不及时刹车,有效进行产能去化?记者采访了解到,这是因为2019年猪瘟疫后,养猪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入、产业升级、规模化加剧,一是企业有资本实力不刹车。另一方面,竞争加剧,为布局、迎接上升周期,企业有意愿熬下去。

白旭波称,按照现行国家相关统计标准,年出栏500头以上就算是规模养殖,我们今天说的“散养户”,其中很多群体可能出栏规模都超过这个标准,算得上规模户了。但在2019年后,特别小规模的一部分养殖群体确实退出了,但无论是大的集团企业、中小企业、普通养殖户,大家的规模都在提升。但凡固定资产投下去以后,不论是企业,还是规模养殖户,都希望尽可能做到满产,例如猪价像2022年下半年那样阶段性反弹一下,企业就希望把产能用满,通过满负荷生产,来摊薄已经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

对于企业来说,为了未来的市场份额,扛到最后迎接下一轮上涨周期,即便猪价比较低的时候,只要没有亏到现金成本,企业仍就会按照计划稳产,不会轻易减产。同时,整体产能的扩大反而可能会带动边际成本的下降。

按业内说法,只要价格还没跌倒低于各家的现金成本的水平,那么继续把猪养下去,就不至于亏现金,甚至还有正的现金流贡献,同时还能一步步慢慢去消化固定资产投入的折旧。这也是产能长期下不来,周期拉长的内在原因之一。

“双拼”竞争格局

谁的资本实力强,又能控制成本,谁就能把对手熬死,谁就能笑到最后。一位大型猪企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猪企到了拼成本、拼资本的“双拼”竞争时代。该人士以正邦举例称,正邦融了很多资,但管理水平上不去,仍然会面临淘汰。

通过降低成本来减少猪价较低时期的亏损,如何降成本?

从上市猪企数据来看,目前,除牧原外,其他猪企基本上都在每公斤14元以上。

力争年底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4元/kg以下,牧原股份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在保证生猪正常出栏的前提下,能做的就是做好生产措施和成本管理,一方面是上游控制好成本,另一方面做好生猪的健康管理,把成活率等各项指标提上来。

如在饲料方面,一方面根据猪的营养需求来调整,一方面是根据市场上原料的价格情况调整,用性价比比较高的原料来进行替代。

该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资金储备比较充分,经营性现金流保持净流入,“虽然说我们成本是高于猪价的,但是现金成本是维持平衡的,我们和银行也有较好的合作,融资也有较好支持。”

温氏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还是按照年初指定的计划保持产能,能做的就是控制成本,将损失降到更小。成本降的比同行快,就意味着亏的比同行少,挣得比同行快,该人士称,温氏股份内部不止一次复盘、分拆成本。对温氏而言,养猪成本主要是,饲养成本、饲料成本、药物成本、代养费+费用,还有其他盈亏。

该人士分析,饲养方面的话,尽量避免受到一些疫病的影响,降低无效死淘率;饲料方面的话,公司和大型粮商合作,尽量控制饲料成本,包括一些远期采购。该人士称,是饲料原料是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公司要控制的是采购价格低于其它同行的幅度,而饲料采购方面有优势,规模上首先要有优势。

药物成本占比小,影响不大,非必要就不用。委托代养费方面,公司和农户风险共担,目前也在调整,降低委托代养费用,尽量使公司和代养方达到利益平衡。费用方面的话,目前公司在做降本增效。

记者也了解到,也有养猪场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做一些资产处置,如把一些租赁养殖场退租、转租出去等。

朱国栋称,现在养猪成本为每公斤15元-19元。养殖成本是生命线,只要养殖成本可控,无论是长周期还是中周期,赚钱是一定的。

产能去化慢,业内预测猪企面临淘杀局面。公开数据显示,牧原股份5月底能繁母猪存栏约298万头,创2021年一季度以来的新高;温氏股份5月底能繁母猪存栏超过145万头,较去年底新增5万头;神农集团则表示其目前现有母猪产能已经达到满负荷运营,将继续推进母猪产能建设。

对此,温氏股份相关负责人称,对行业来说,历史上是有通过大量淘汰母猪,获取较为稳定的现金流的做法的。但对温氏而言,目前还没到那种时候,暂时还不会淘杀母猪,但目前母猪的存栏量相比年初已经少了一些。

新希望公司白旭波称,淘汰母猪,会出现在不同的时间节点,目前这个阶段还没到。常见的判断标准是子猪的价格,子猪在市场一般为300元左右。而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子猪价格也会跟着下跌,就会出现逃杀母猪的情况,目前子猪价格维持300元左右。

控制成本之外,拼资本。2023年以来,东瑞股份、傲农生物、天邦食品、大北农等猪企纷纷披露了增发预案,拟募集资金用于新建猪场、猪场升级、饲料等项目。

2023年6月,神农集团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1.5亿元,其中7.1亿元用于4个生猪养殖建设类项目;罗牛山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7.96亿元,其中部分资金用于建设养殖基地。

此外,东瑞股份公告10亿定增落地,其中7.73亿元用于黄沙基地“楼房养殖”猪场的建设,剩余部分予以补充流动资金。

白旭波称,相信本轮下行周期对行业来说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再经过长时间的煎熬后,最后留下的肯定是一个综合实力水平更高、生产成本更低的参与者。但不能绝对地说剩下的就必然是大企业,大企业里面如果综合管理做得不好,也有掉队的、出局的;中小企业、个体养殖户中也有养猪养得比较好的,成本比较低的,也会在未来拥有一席之地。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市场分析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市场分析
推荐市场分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