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分析 » 行情分析 » 正文

禾丰股份董事长金卫东:肉鸡产业战略发展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畜牧产业》杂志   发布日期:2023-11-09 💛1444

经过 40 年的发展,中国肉鸡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鸡肉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肉品供应之一,既提高了人民营养水平,又促进了粮食安全,还减轻了环境压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肉鸡产业经过 40年来的不断完善,真正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肉鸡产业是一个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产业融合型的现代化畜牧业支柱产业,对我国乡村振兴、碳中和、粮食安全,特别是营养满足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同时,肉鸡产业合理利用乡村资源、农业资源、城市资源、商业资源,从种植、养殖、加工、物流、深加工、饲料、金融、食品完全融汇交合。

一、肉鸡产业的价值

1、常见肉类对比

2022 年我国居民肉类消费量首次突破70kg,每年的畜禽饲料消耗量也达到 4.54 亿 t,每年畜禽粪污排放总量约 38 亿 t。目前,我国肥胖人口规模已经高达 3.3 亿,低脂肪、高蛋白的禽肉更有利于国人饮食健康。此外,与其他产肉动物相比,鸡肉的还田利用效率是最高的,用更少的土地就能完全消化和吸纳粪便污染物。鸡肉蛋白质含量高、能量低、脂肪含量低,肉鸡料肉比达到 1.5 ∶ 1。

成本和健康是肉鸡产业的主要驱动力。鸡肉价格低,鸡的生产效率高 ;注重健康和运动的人群将鸡肉作为首选肉类。中国是一个资源匮乏、人口众多、经济发展速度快、对未来生活有高尚追求的国家,鸡肉必然大行其道。

2、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

肉鸡产业是降低资源消耗和提升环境友好的产业。目前,猪肉是中国人的主要消费肉类,而禽肉是很多国家的主要消费肉类。鸡肉是世界第一大消费肉品,在全球消费权重超过30%,在发达国家超过 40%,我国人民对鸡肉需求呈日益增长的趋势。

如果中国居民能以 1 kg 鸡肉替代 1 kg 牛肉的肉类消费,推算可以每年节省饲料约 300 万 t,减少约 700 万亩的耕地压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约 1.2 亿 t。

3、我国肉类消费结构变化

在居民的健康意识增强的驱动下,中国肉类消费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2016—2022 年,猪肉消费占比从 63% 降至 54%,禽肉和牛肉则分别从 24% 和 7% 升至 30% 和 9%。

二、肉鸡产业的现状

1、寻根溯源

7.5 万年前,当时的人类就开始尝试把野生鸡驯养成家禽。达尔文认为,鸡起源于公元前2000 年的印度。1954 年,在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 ( 距今五六千年 ) 发现了迄今为止国内最早的家鸡骨头,从而否定了达尔文认为中国鸡起源于印度的定论,将中国家鸡的历史推前了几千年。19 世纪肉鸡传到英国,经过 1 个世纪的选择育种形成目前最具竞争力的白羽肉鸡品种。目前,世界上美国白羽肉鸡育种能力最强。近年来,美国人均鸡肉消费量超过 45 kg/ 年。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为 10 kg/ 年,还未达到全球平均水平。

2、肉鸡的选育过程和趋势

国外发展情况

一直以快大白羽肉鸡为方向,生产性能逐年提高。20 世纪 50 年代鸡肉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肉鸡生产成为独立的家禽产业。肉鸡在选育过程中特别注重饲料转化率、单只体重、生长速度等,种鸡更追求产蛋量、孵化率、健雏获得率等 ;20 世纪 80 年代显着提高了饲料转化率 ;20 世纪 90 年代,由于屠宰加工工业的进步,更关注净膛重和胸肉重 ;进入21 世纪开始关注动物福利,注重风味,并实施饲料禁抗。

国内发展情况

白羽肉鸡

20 世纪 80 年代初,白羽肉鸡进入中国,中、美、泰三方合资成立的北京家禽育种公司,从美国引进艾维因纯系,白羽肉鸡本土育种 ;2009 年成立白羽肉鸡育种协作组 ;2014 年白羽肉鸡育种列入发展目标 ;2021 年我国首批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

黄羽肉鸡

黄羽肉鸡始终是我国品种资源的优势,但是由于在品种净化、育种、提升等方面所做工作还不够,地方品种鸡过去竞争力不足。19 世纪中叶,英国从我国江苏、上海引入狼山鸡、九斤黄鸡 ;19 世纪末叶到 20 世纪 30年代,粗放饲养与世界拉大距离 ;20 世纪 60—

80 年代,我国育成了石岐杂鸡、新狼山鸡、新浦东鸡和新扬州鸡等肉鸡品种。

3、产业规模

从鸡肉总产量来比较,美国是世界第一大鸡肉生产国,其鸡肉生产量占全球 20% ;巴西和中国几乎并驾齐驱,占到世界鸡肉生产总量的 14%。中国肉鸡产业已然成为全球第二大鸡肉消费国,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优化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展望未来,肉鸡产业将凭着巨大比较优势持续发展,国内肉鸡需求量已经超过 100 亿只,但尚未达到世界人均 14.3 kg 的鸡肉消费量,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4、白羽肉鸡与黄羽肉鸡的比较优势

白羽鸡和黄羽鸡各有千秋,黄羽鸡在中国南方特别流行,白羽鸡工业化程度高,适合于分割、加工、冷冻工业化。①养殖方面 :白羽鸡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②屠宰加工方面 :白羽鸡比黄羽鸡更适合屠宰、切割、冰鲜或冷冻储存,以及大规模生产、加工,具有较强的工业性能 ;③营养方面 :肉鸡是典型的白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能量的营养优势 ;④传统肉鸡烹饪和饮食习惯 :黄羽鸡更符合国人的口味。

欧洲开始不再追求单纯的高速增长,而追求次高速增长。延缓 1 周左右出栏,鸡肉风味更好,尤其是动物福利开放式鸡舍,让鸡的生长速度自然下降,延期出栏鸡肉风味积累更多,口感更好。

兼顾我国资源匮乏、人口众多、肉鸡本身优势以及风味等,未来的育种方向可能以白羽鸡基因占主导,结合本地鸡基因,追求风味的新杂交组合。我们追求的方向是更高品质、长得快的鸡,同时新品种要有相应的产业配套、加工模式、市场销售、定位系统进行配套。

5、肉鸡上市企业基本情况

我国肉鸡行业上市公司按照经营范围可以划分为全产业链上市公司、肉种鸡培育上市公司、肉鸡养殖上市公司。白羽肉鸡全产业链经营上市公司中,圣农发展与禾丰股份以模块化自养自宰的肉鸡经营模式位居龙头地位 ;黄羽肉鸡全产业链经营上市公司中,立华股份位居龙头地位,其以销售商品代肉鸡为主要收入来源,其次是湘佳股份 ;肉种鸡育种环节的上市公司中,益生股份位居龙头地位,其次是民和股份,仙坛股份为大型白羽肉鸡养殖企业 ;温氏股份为大型黄羽肉鸡养殖企业,主要销售肉鸡活禽。

6、白羽肉鸡养殖模式变化

白羽鸡过去采用地面平养,之后采用网上饲养,近几年实行全封闭鸡舍笼养。在 20 世纪 80 年代,地面平养鸡料肉比约为 3 ∶ 1,达到 2.5 kg 出栏日龄 57 d ;笼养鸡达到 2.5 kg 出栏日龄只有 38 d,料肉比已经低于 1.5 ∶ 1。

采用网上饲养,疾病对鸡的威胁减轻,生产成本也下降,欧洲指数上升 100 左右,造肉成本下降 0.6 元 / 只 ;笼养后欧洲指数又上升100 左右,造肉成本下降 1 元 / 只。

三、肉鸡产业的挑战

1、存在问题

①生物安全体系不健全,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②深加工比例不足、缺乏品牌号召力 ;③废弃物资源化程度有待提高 ;④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 ;⑤育种技术体系瓶颈 ;⑥土地资源 ;⑦人才资源。

2、饲料禁抗

2020 年起饲料中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禾丰在 2013—2019 年就开始抗生素替代的相关试验,经过反复研究,对于肠道健康和抗生素替代在中国不同的养殖环境下积累不少经验。目前,从肉鸡产业化生产成绩来看,效果稳定且理想。替抗最重要的手段是加强环境卫生,让鸡在健康的环境下生长,而不应把主要精力用于抗生素替代物。

行业实现禁抗的技术手段较为驳杂,实现的效果参差不齐。各地区监管力度有客观性差异;头部企业需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欧盟实施饲料禁抗后的 5 年,单位肉类使用的抗生素剂量是增加的,之后才逐步下降。禁抗之路,任重道远。

3?产业模式升级

肉鸡产业化集育种、养殖、屠宰加工、食品深加工、金融、保险、产业合作平台、信息化等于一体。畜牧业应以家庭为单位来经营 ;适度规模经营。商品化的生产应以家庭为单位,公司与家庭农场为合作关系,而非控制或拥有关系。

多元化的产业模式发展方向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如下。①牧原。产业链布局持续向生猪屠宰板块延伸,未来 1 ~ 2 年的工作重心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发展屠宰业务。②温氏。围绕畜禽养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经营屠宰、食品加工、现代农牧装备制造、兽药生产生鲜食品流通连锁等业务。③天邦。向通威转出饲料业务后,将着力聚焦生猪养殖及配套动物源食品产业链打造。④圣农。持续坚持一体化产业链发展方向不变,进一步推进“熟食化”的发展战略,扩大食品深加工业务。⑤禾丰。公司在做强做大饲料业务,大力发展肉禽产业化和生猪养殖业务的同时,制定了进一步向食品深加工领域发展的经营战略。⑥仙坛。未来将走向农牧食品一体化企业,借诸城 1.2 亿只白羽肉鸡产业生态项目建设契机,实现二次腾飞。

4、禾丰白羽肉鸡产业化

禾丰白羽肉鸡产业化发展要程 :从 2008 年启动肉禽产业化事业 ;2014 年走出东北,成功打造全产业链 ;2017 年推动出口事业,当年屠宰 3.9 亿只 ;2022 年屠宰 7.2 亿只,全国第一,亚洲第一。禾丰白羽肉鸡产业化的“六脉神剑”:安全、价值、结构、成本、效率、规模。禾丰白羽肉鸡产业要点 :公司 + 可控农场模式,农场规模 10 万只以上。农场内外分开管理,公司指导农场,但不拥有农场,生产和生活区独立管理。生产由公司派驻人员管理,后勤由农场主管理。严格的“九统一”制度 + 生物安全 +食品安全,所有权分离、经营权统一模式。

禾丰在肉鸡产业化方面以自我为主,合作共赢。对外是合作职能,公平、友好、长久地合作 ;对内是学习功能,不断自我提升、与时俱进。

四、肉鸡产业的发展

1、产业前进方向

养殖端

养殖链的方向是向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发展。由养殖户 ( 规模 10 万只以下 ) 向农场主 ( 规模 10 万~ 30 万只 ) 转变,由以人力为主的农业生产向以自动化设备为主的工业化发展,建立更加理性、成熟的动物福利和生态环保理念、应用技术和现场举措。

屠宰端

屠宰端向规模化、熟调化、智能化发展。规模化是指每年屠宰1亿只以上肉鸡工厂;熟调化是指屠宰场直接配备熟调车间 ;智能化是减少人工,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

食品端

商品分化更明显,商品认证和标识被企业和市场广泛接受。由过去的普通食品向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转变,注重风味、差异化和预制。

育种技术

遗传潜能持续开发提升 ;国内品种生产性能提高 ;自主育种体系不断完善 ;国内外的育种竞争加剧。

养殖技术

更加生态化、高效化 ;更加集约化、智能化 ;注重生物安全与食品安全 ;部分养殖向绿色、有机发展,优化生产数据,追求品质。

营养技术

根据地域、品种、季节、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实施精准营养设计 ;向料肉比更低的方向发展 ;追求风味、口感及动物福利,饲养天数、料肉比或有增加。

2、连锁餐饮规模扩张,预制食品受青睐

2022 年我国快餐行业市场规模近万亿元,2016—2022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3.4%。未来 5年还将保持稳定增长,肉鸡产业凭借其规模化、标准化、效率高、效益高的优势,再加上有 B端市场与快餐行业长期稳定的加持,堪称预制菜产业赛道中的领跑者,必将为乡村振兴、三产融合发展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未来,加工预制品和快餐连锁企业直销产业将大有前途。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新生代人群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吃出健康、吃出个性成为趋势。预制菜是更健康的加工制成品,更服务周边。对于中国肉鸡行业,针对预制菜应调整方向,赋予新内容。

3、产业趋势五化

种源集中化

目前白羽肉鸡品种集中在几家育种公司,安伟捷、科宝、益生、圣农等 ;种源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生产自动化

养殖与屠宰端的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产业基础投入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区域规模化

产业集群规模和单体养殖数量越来越大,对系统运营、生物安全和养殖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员工老龄化

从事饲养与屠宰工作的员工多为≥40岁,产业发展所需人才梯队建设后继乏力。

竞争国际化

国内能量饲料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导致鸡肉价格竞争力下降 15% 左右,产品结构与食品安全方面有待提高。

4、产业链融合趋势

未来产业链的融合,父母代、孵化场,社会散养户、“独眼龙”企业、小龙企业、大龙企业等将相互持股、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协作,既是竞争关系,又是合作关系。总之,生产产品为满足人类对健康、美味、幸福生活的需求。

5、产业持续升级

肉鸡产业将持续增长,产业持续升级,具体表现在 :禽肉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肉质产品创新意识增强,销售渠道更加多元化,消费者的品牌意识提升,全球视野保持发展速度,产业链延伸与布局精度。

6、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既要注重战术强、新动能,又要重视战略方向的正确性。

资源重组

通过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分工协作和利益共享,重构产业架构,优化业务流程,梳理中间环节,形成产业集群。

享利模式

想清与谁分享,便知利从何来 ;明晓取舍之道,便可利益长久。

强化优势

联合卡位市场核心资源,明确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定位 ;使优势与趋势相契合,方能保持优势地位。

三只眼睛

站在未来看现在,立足现在做未来 ;站在发达看落后,把握节奏重联动 ;结合资源看配置,考虑习惯与限制。

(来源:《畜牧产业》杂志 10期 “产业分析”栏目。整理自第七届(2022/2023)全球肉鸡产业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白羽•黄羽肉鸡产业发展大会 金卫东董事长《肉鸡产业战略发展思考》主题报告。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市场分析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