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蛋价走势:高开低走的行情
2024年一季度,鸡蛋市场价格呈现高开低走态势。年初,鸡蛋价格处于高位,1月1日全国鸡蛋均价达到4.44元/斤,市场对一季度行情寄予较高期望。然而,随着春节临近,市场形势发生显著变化。
春节作为传统消费旺季,本应推动鸡蛋价格上涨,但今年却成为价格转折点。节前,市场需求虽有一定支撑,但随着假期来临,企业停工、市场休市,需求迅速收缩,而鸡蛋供应并未相应减少,导致供需矛盾加剧,产区库存量大幅增加,价格承压下行。2月19日,全国鸡蛋均价跌至3.02元/斤,创下近三年蛋价新低。
春节过后,蛋价未立即反弹,而是在低位徘徊并缓慢下探。进入3月份,市场需求有所好转,拉动蛋价低位反弹至3.44元/斤,达到春节后的最高点。但此后蛋价再次走低,整体表现低迷。截至3月25日,一季度主产区鸡蛋均价为3.59元/斤,环比跌幅20.22%,同比跌幅1.91%。从季度内价格走势看,1月中上旬蛋价高位回落,春节期间跌势明显,节后缓慢下探,虽有反弹但很快又陷入低迷,走势较为波折。
背后的供求因素
供应:持续增长的压力
一季度鸡蛋供应量持续增加。1月新开产蛋鸡主要来源于2023年9月前后补栏的鸡苗,当月全国补栏量环比增加5.88%,反映出养殖户对市场的乐观预期,加大了补栏力度。随着鸡苗成长,1月新开产蛋鸡数量显著增加,为市场带来新的供应。
春节前,养殖单位试图通过积极出栏大日龄蛋鸡缓解供应压力,但下旬随着春节临近,屠宰企业陆续停工放假,收购量减少,市场成交量缩减。1月全国老母鸡出栏量环比减幅16.75%,在产蛋鸡存栏量不但未减少,反而增至12.89亿只,供应压力进一步增大。
2月,淘汰鸡出栏量减幅更为明显,约为5931万只,环比减幅21.37%。主要原因是春节前养殖单位积极淘鸡,节后大日龄蛋鸡数量减少,且2月下旬蛋价触底反弹,养殖单位淘鸡意向不高。这导致2月份在产蛋鸡存栏量继续上升,截至2月末,在产蛋鸡存栏量增至13.06亿只,继2020年之后首次突破13亿只,供应压力达到新高度。
3月份,老母鸡出栏量虽呈增加趋势,但由于新开产蛋鸡数量逐渐增多,预计在产蛋鸡存栏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已增至近三年最高水平。整个一季度,鸡蛋供应量充足,持续增长的供应成为压制蛋价的重要因素。
需求:先强后弱的起伏
一季度市场需求呈现先强后弱的变化态势,对蛋价走势产生关键影响。1月中上旬,受春节临近影响,市场需求强劲,家家户户采购鸡蛋用于制作美食和走亲访友,代表销区市场鸡蛋周度销量维持在9000吨以上,市场较为繁荣。
下旬随着春节临近,外销逐步减弱,但产区内销仍有支撑,各环节库存维持在相对低位。春节期间,销区休市,内销也逐步减弱,市场需求明显下降。
春节过后,销区市场开市补货,拉动需求短时回升,但由于终端需求低迷,补货结束后市场需求归于平淡。加之春节期间积压的库存逐渐释放,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导致2月中旬蛋价跌至低位。
随着蛋价降至较低水平,下游采购低价货源积极性提升,食品厂入市采购量增加,市场需求稍有起色,拉动蛋价小幅回升。但终端环节持续低迷,市场供需矛盾依然突出,进入3月份,各环节库存呈缓慢增加趋势,行情再次低迷。一季度市场需求的先强后弱变化,导致蛋价呈高位下滑走势,需求波动成为影响蛋价的重要因素。
二季度走势预测
供应:持续增加的趋势
展望二季度,鸡蛋市场供应端压力仍较大。综合补栏量、出栏量、上月存栏基数等影响产蛋鸡存栏量的重要指标分析,4-6月产蛋鸡存栏量理论值环比增幅分别为0.46%、0.23%、0.53%。这表明在产蛋鸡存栏量将持续增加,预计到6月份存栏量将增至13.3亿只左右,供应压力不断增大。
从补栏量来看,前期养殖户积极补栏,为后续新开产蛋鸡数量提供了稳定来源。而出栏量方面,虽然老母鸡出栏量可能随时间增加,但新开产蛋鸡数量增长更为显著,两者相抵后存栏量仍呈上升趋势。这种持续增加的供应将对鸡蛋价格形成明显利空压制。
需求:减-增-减的预期
需求端方面,二季度走势存在不确定性,呈现减-增-减的预期变化。4月初,清明节将对市场需求起到一定提振作用,消费者因祭祀、家庭聚餐等活动增加鸡蛋采购量,市场整体需求尚可。但清明过后,缺乏节日支撑,终端环节消费开始低迷,随着气温升高,鸡蛋存储时间缩短,下游采购意向谨慎,市场需求呈下降趋势。
4月末至5月初,劳动节到来,人们外出就餐、家庭聚会增多,对鸡蛋的需求随之增加,需求或有所提升。但5月中旬以后,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南方湿度增加,鸡蛋易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和采购商采购意愿降低,需求或再次下降。6月份,南方进入梅雨季节,市场需求进入传统淡季,需求将进一步下降。
价格预测:或再创新低
综合二季度供需情况,鸡蛋价格走势不容乐观,或再创新低。4月份清明节过后,市场需求减弱,供应持续增加,蛋价或将弱势走低,全国均价或跌至3元/斤左右,这将对养殖户利润造成较大压力。
4月下旬及5月上旬,市场需求或有好转,或拉动蛋价触底回升。但由于供应压力依然存在,蛋价涨幅有限,提升空间约为0.20元/斤。这对养殖户而言只是短暂缓解,难以根本改变市场困境。
5月中旬以后,随着需求逐渐减弱,市场供需矛盾加剧,预计6月下旬蛋价最低或跌至2.70-2.80元/斤,创下年内新低,养殖户将面临更大挑战,收益可能大幅减少甚至出现亏损。整个二季度,鸡蛋市场将在供需博弈中艰难前行,价格走势备受关注。
总结与建议
2024年一季度,鸡蛋价格走势波动较大,高开低走,春节成为价格重要分水岭。节后蛋价多数时间处于近三年低位,主要原因是供应持续增加以及需求先强后弱。二季度,在供应持续增长和需求提升有限的双重作用下,蛋价或再创新低,呈现先跌后涨再跌走势。
对于养殖户和相关从业者,这种价格走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供应持续增加背景下,养殖户应合理控制养殖规模,避免盲目扩大产能。根据市场价格走势和自身养殖成本,适时调整存栏量,如在价格低迷时适当增加老母鸡出栏量,减少在产蛋鸡存栏量,降低养殖成本和市场风险。同时,优化鸡群结构,及时淘汰低产蛋鸡,提高鸡群整体产蛋效率。
在需求波动情况下,养殖户和从业者需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销售策略。节日前夕提前做好准备,增加鸡蛋供应,抓住需求旺季机会;需求淡季控制库存,避免积压,可通过拓展销售渠道,如与电商平台合作、增加深加工产品等方式消化库存,稳定销售。
在鸡蛋存储方面,采用合理存储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应对价格波动。例如,冷链存储可延长鸡蛋保质期,稳定供应,减少短期价格波动;分批存储能控制供应节奏,平滑价格曲线。还可通过参与鸡蛋期货套期保值、“保险+期货”或场外期权等方式进行价格保护,提前锁定价格风险,保障自身收益。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