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富民典型、“养猪状元”唐慧娟(右)走访养殖户姜学池家的养猪场。
养殖户张水林(右)到合作社找理事长唐慧娟(中)取经。
再过个把月,南通海门港新区包场镇长桥村76岁的村民张水林家的10来头肉猪就要出栏了。7月27日下午,看着一头头长势良好的肉猪,张水林欣喜地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老伴来到四公里以外的海门市海盛生猪专业合作社,一来是向合作社理事长唐慧娟表示感谢,二是奔着母猪更新换代和饲料配方取经来的。
张水林夫妇口口声声感激不尽的唐慧娟是全省闻名的“养猪女状元”,她从600头苗猪起家发展到存栏40000多头生猪的生态养猪场,不仅自己致富,也是帮助困难群众一起致富的党员带头人。
20年来,唐慧娟先后获评江苏“最美双创之星”、南通“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还被推选为南通市人大代表和党的十八大代表,在新近闭幕的江苏省委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刚刚被评为全省基层富民典型。
带领农户致富的“好闺女”
20年前,张水林还是是包场镇有名的困难户,一家五六口人守着几亩地生活。彼时,唐慧娟刚刚凑齐120万元在村子里创办了一个名叫兴旺的养猪场。
张水林介绍:“别看唐总现在的养猪场每年至少出栏商品猪10000多头,也形成了养殖和屠宰一条龙的经营模式,但她养猪的最初几年吃了很多苦头,缺乏经验就自费到外地求学,缺少资金就卖光家产。”
“最困难的时候,屋里屋外都是要债的债主,真不知道那时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当老师的母亲每个月千把块钱的工资都送来救急,就连外公的烟酒钱、孩子过年的压岁钱也被我花掉了。” 唐慧娟自嘲说。
就是在自己创业也面临重重困难的当口,唐慧娟无偿送给张水林家两头成年母猪,帮助他们一家靠养猪摆脱贫困。
这猪一养就是快二十年了,现在张水林家已经已经有8头母猪,年出栏肉猪100多头,最多的时候到过160多头。张家也在十年前就盖上了楼房,生活水平早已大变样。谈到唐慧娟,张水林自然充满感激:“她不仅是我们这里有名的‘养猪状元’,更是带领我们困难户一起致富的‘好闺女’。”
包场镇浜北村的潘庙海也是一个生猪养殖户,但由于缺乏技术、把握不准市场行情欠下不少债务,最后连本钱都赔光了,老潘气得几次想要自杀。唐慧娟知悉后,多次登门做工作,无偿为老潘提供6头良种母猪,并教他科学养猪。几年下来,潘庙海不仅还清了债务,日子也大有起色。
记者了解到,在海门市及周边地区,像张水林和潘庙海这样得到过唐慧娟资助的农民至少有1000多户。
合作社+党支部的共同致富模式
唐慧娟靠养猪率先致富让当地不少村民也蠢蠢欲动,纷纷养起猪来。但由于村民们大多文化低,再加上缺乏经验,不是母猪产仔率低,就是苗猪成活率低,一旦遇上患病就更麻烦了。不少人不仅没能致富,反而连本钱都赔光了。
面对这种现状,唐慧娟意识到光靠对养猪户零星的帮助还不能形成大气候,只有把想养猪的农户聚拢在一起,对他们进行统一传授养猪技术,并高于市场价收购他们养殖的生猪,才能刺激他们养猪的积极性,也让他们吃上“定心丸”。说干就干,2004年年初,唐慧娟成立了海门市兴旺无公害生猪生产专业合作社,这也是全省首家由一个养猪场创办的无公害生猪专业生产合作社,一年后又更名为海门市海盛生猪专业合作社。
村民姜学池是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养殖户,他在唐慧娟的帮扶下开始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存栏100多头,去年光肉猪销售就盈利了10多万,前几年平均每年盈利也不低于6万元,全家现在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尝到了甜头,加入合作社的养殖户自然越来越多。据唐慧娟介绍,目前合作社的成员已经从最初的29户发展到238户。
合作社的养殖户们致富了,但是还有更多的村民需要致富,怎么办?唐慧娟想到了党支部。
6年前,唐慧娟决定在合作社建立党支部。“合作社组织先富起来的每个党员根据各自能力帮扶两到三家困难户,目的只有一个,让周边的困难群众都能过上好日子。”
最近几年,唐慧娟的合作社每年都以高出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社员商品猪,同时建立了公积金、教育基金、公益金和风险基金等,将盈利部分返还给社员。事实证明,唐慧娟通过创新党建新路径,确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先”的发展策略,形成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执行力,实现了为社员统一育种、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购的经营模式,既确保农户经济稳增长,也确保了食品安全健康,实现了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带农共富,合作社及党支部还先后获得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南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据海盛生猪专业合作社统计,该合作社在2016年的销售收入接近9000万元,社员人均收入超过5万元,合作社返利12.8万元。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目前取得的成绩只是新的开始,我们还会不断创新带动群众致富的模式,让更多的农户富起来。”唐慧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