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在猪舍里查看猪苗的情况。
12月16日上午,三亚日报记者在梅山梅东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猪场里,见到了正在喂猪的梅联村村民陈光标,50多岁的老陈告诉三亚日报记者:“前段时间在村委会听了市领导宣讲十九大精神,最让我开心的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们农民群众盼望已久的,也让我发展养猪产业的思路大受启发。”陈光标言语中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我们吃上了定心丸,我们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好好干。”
在红色革命老区梅山地区,只要你提起陈光标,这里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由于他十几年来专门饲养母猪繁育,这里很多村庄农户或者贫困户的猪苗正是陈光标饲养的母猪繁育供应的。
当天上午,记者跟随陈光标走进养殖场,探访了猪场的母猪区、产房、保育栏和猪崽区,并听取他介绍自己的养猪史。“回想起十八年前,为了生计和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妻儿从三亚回老家,当时一穷二白,从养一头母猪养起,至今天的三百多头母猪,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亲历者才能够品尝。”陈光标说。
原来,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体制转型,当兵转业后在粮食系统工作的陈光标成了一名下岗职工,面对着生计和人生道路的何去何从,这位出生在农村的汉子毅然选择了回老家务农,可以说,这需要一定的勇气。
看着产房内产床上刚出生十几天的小猪崽正在争相进食,猪崽区内一头头膘肥体壮的小猪活蹦乱跳的景象,这让陈光标又增添了新的希望。“我们的养猪场里从母猪到商品猪全部都是自繁自养,生产母猪已达320头,后备母猪60头。”目前,猪场拥有1200多头存栏猪,三排的猪舍约2046平方米,占地面积8亩,已添置了风扇、碎料机、消毒器械等设备,使猪场逐步迈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今年来,陈光标加大环保投资力度,猪场已相继投入了80万元,对原来的排污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建设一个200立方米的沼气池,同时还购买一部排污汽车,把沼液免费运给农户浇地做肥料,受到老百姓的欢迎。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如今的猪场已改造成“花园式”的猪场。
今年以来,猪场已出栏3000头小猪苗,其中为精准扶贫户提供猪苗1000头,800头肉猪出栏。再过一个多月,这里1200头小猪苗又可以出栏了,届时,这些猪苗将提供给周边村民和贫困户。
“如今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养母猪国家还发放母猪繁育补贴,这让咱们养殖户养猪的干劲越来越大了,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陈光标告诉三亚日报记者。
“在十九大精神的鼓舞下,我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原来的基础上,准备扩大生产养殖规模,接着继续好好干。”陈光标一边陪同三亚日报记者参观猪舍,一边说起他的打算。
“我希望在新时代更要有一番新作为,干好一份事业,我这个‘养猪倌’,已经看到了在美丽乡村万物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气象。”陈光标最后告诉三亚日报记者,自己还准备明年在村里建成一栋三层的小洋房。
走出猪舍后,在一片宽阔的空地上,陈光标指着眼前这块约有5亩的空地,信心十足、豪情满怀地说:“明年自己将筹集120多万元,在这里再动工建设一幢1500平方米符合环保要求的猪舍,存栏饲养1000多头育肥猪,达到年出栏3000头育肥猪的生产规模。同时使能繁母猪的产崽率达到年产猪崽6000头的生产能力,最后将养殖场建设成一座现代化的农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