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鸡传支疫苗后,为什么还会发生鸡传支并造成鸡群大面积死亡?对此问题,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禽呼吸道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刘胜旺在接受《国际家禽》记者专访时分析说,这不一定是疫苗或免疫方式出现问题,而首先要考虑鸡自身是否存在问题。如今,国内鸡病的发生情况越来越复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此类问题?如何通过加强生物安全措施防患于未然?对此,刘胜旺研究员结合临床案例做了深入分析和解答。
刘胜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禽呼吸道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国际家禽》:能否谈谈您对蛋鸡体系10年建设的体会?
刘胜旺:通过10年建设,体系的的确确抓住了行业中科研、生产实际以及两者之间连接的关键部分。体系能让科研人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产业面临的疫病防控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选题,进行科研活动,解决生产实践的问题。
把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遇到的问题很好结合起来,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某些疾病确实通过临床经验可以初步诊断,但一些疾病即使通过临床解剖和病理学观察也很难做出确诊。我在读兽医病理学专业时,我们老师就经常强调,疾病的确诊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而不是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诊断仅仅是一个初步的诊断。有些不同的疾病表现的症状有时候非常相似,如果临床诊断搞错了,就会一直错下去。体系建设为我们进行疾病研究搭建了良好的桥梁,我们与体系综合试验站有了更多对接,这些试验站大部分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蛋种鸡企业和蛋鸡养殖企业,它们面临的问题在行业具有一定代表性。
通过体系这一平台,整个蛋鸡产业链很好地被连接起来,从育种、营养和饲料、环境调控以及废弃物处理到疾病防控、蛋品和淘汰鸡加工以及市场风险调控等,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可以相互交流、探讨同一问题。比如,通过与体系科学家、企业家的交流,我加深理解了营养问题、环境问题与鸡病的相互关系。鸡发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为什么同一种病毒,有的鸡群会感染引发疾病,而有的不发病,有的死,有的不死——当然个别烈性的传染病例外,在很多情况下这与环境、营养均有着相关关系。因此,疾病防控从各个方面大家可以全面地看问题。
体系包括国内行业里比较优秀的科学家,对某些新发疾病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快速反应,为政府的决策和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和抓手,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国际家禽》:您在鸡场生物安全与综合防控岗位取得了哪些成果,目前进展如何?
刘胜旺:兽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尤其在中国,疾病情况比较复杂,疫病防控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它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作为兽医学科研人员,必须解决国内产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是兽医学科的出发点,因此我们的项目都和应用相关。
比如说,根据流行病学的情况研判病毒在中国的分布和遗传变异情况,以此判断现在使用的疫苗产品到底有没有保护作用,对某一疾病进行免疫接种后还会出现此病,是因为免疫程序的问题还是免疫方式的问题?是环境和营养的问题还是疫苗和流行毒株抗原性不匹配的问题?如果流行毒株发生了改变,变异后是不是有研发疫苗的必要性?我们的项目研究主要是解决此类问题。
针对鸡传支,我们团队研发出系列正在使用和即将投入使用的产品,比如我们研制成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LDT3-A株)[(2011)新兽药证字51号],主要针对国内流行毒株。以此为基础,与新城疫结合,研发了二联疫苗,预计2019年可以申请获批国家新兽药证书。此外,我们成功研制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于2018年获得国家二类新善药注册证书,它填补了此诊断制品在国内的空白,为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我们的研究项目还包括沙门氏菌净化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8年,我们持续跟踪了辽宁沈阳地区2个父母代蛋鸡种鸡场沙门氏菌净化情况,检测均为阴性,保持了沙门氏菌阴性种群。同时,我们正在使用蛋种鸡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净化控制技术,持续跟踪哈尔滨和吉林地区各1个父母代蛋种鸡场,利用禽白血病抗原试剂盒对蛋清样本进行抗原检测,均为阴性,符合国家种鸡群白血病净化标准。
《国际家禽》:在免疫优化或免疫减负方面研究进展情况如何?
刘胜旺:科学减负理念不是盲目地把免疫次数降低,而是根据疫苗免疫以后产生的免疫反应维持多长时间、考虑疫苗之间的干扰、机体的免疫状态等综合因素,保证机体在疫苗免疫刺激的免疫反应维持对强毒的感染提供保护的情况下,结合动物科学的饲养管理和高水平的生物安全措施的前提下,科学制定疫苗的免疫程序,同时配合相关的检测工作。比如说,某种疫苗产生免疫反应可以提供对强毒的感染维持3个月,起码免疫后至少2个月之内就不用再用相同疫苗去免疫。但实际情况是,中国有些养殖户在疫苗的使用上有一个观念叫做“全覆盖”。
以鸡传支来说,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疫苗免疫,持续保持机体内存在疫苗病毒,有时存在多种血清型的病毒,这样强毒来了就无法侵入,这就是所谓的“全覆盖”。这种观念也有一定依据,因为对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来说,无论是疫苗株还是强毒株,它们原发的复制部位都是鸡的气管,主要是气管上皮细胞,如果疫苗毒株存在,就可以与强毒株竞争复制的靶细胞,抑制强毒株的复制和感染。
“全覆盖”有两个独特之处。第一,疫苗毒株本身就是病毒,虽然疫苗在商品化之前被证明是安全的,但疫苗毒株的安全性是对正常的健康鸡而言,如果鸡处于“亚健康”状态,例如在有些有免疫抑制病毒的感染(如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过冷过热的应激或有些细菌(如支原体)混合/继发感染的情况下,那疫苗毒株对鸡体而言就是“强毒”。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疫苗毒株长期持续在一个鸡群里存在,则鸡群发病风险会更高。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就会发生似乎是“疫苗致病”的现象。第二,如果一个鸡群里存在一种疫苗毒株,某一疾病强毒来了却提供不了完全保护,那么疫苗和强毒就会同时存在于机体,这两个毒株就会发生重组,产生新的病毒。此外,两种不同“型”的疫苗株同时使用时,也存在重组的风险。这些现象已经得到科学家的证实。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多年临床经验告诉我们,这种不科学使用疫苗的做法并没有解决中国蛋鸡等农场动物疾病防控的问题,因为国内农场动物疾病并未得到完全有效的控制,这是最直接的证据。疫病防控中,不能把所有的宝都押注在疫苗上,接种疫苗是疫病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生物安全出现漏洞引发疾病,疫苗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改变思维方式并树立疫病科学防控理念最为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控制了一个疾病又出来另外一个疾病。虽然生物安全理念和疾病防控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执行起来缺乏足够力度,其根源在于认识未上升到一定层次,也不可忽视环境、经济等方面限制。
自从体系成立以来,与各领域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进行了对接后,我们从生产中发现了此类问题并研发出解决方案,然后到生产实践中去实施,其目的就是减轻鸡本身过重的免疫负担,降低疫苗使用频次,降低养殖户免疫成本。目前,我们已根据不同鸡场疾病的流行种类和特点并结合疫病监测数据,进一步优化免疫程序,建立了“一场一策”或“一个企业一策”的减负方案,在一些企业应用后取得了良好成效。
《国际家禽》:据您研究,鸡传支等禽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状况目前有哪些主要特征?鸡混合型呼吸道疾病感染情况如何?
刘胜旺:我们团队对2016~2017年分离到的213株病毒的S1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和解析,发现中国近年来流行的鸡传支病毒基因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多种基因型(genotype)或多种谱系(lineage)的病毒同时存在和流行,但以GI-19型为主,约占流行毒株的50%;二是在发病鸡群中,存在较多的疫苗相关病毒,可能与活疫苗的大量使用有关;三是在同一只发病鸡的体内,分离到两种基因型或谱系的病毒;四是发现近年来中国南部地区有新基因型的病毒出现;五是中国鸡群中出现重组病毒,来源于疫苗和流行病毒的重组。这些结果表明,中国鸡传支病毒的流行情况非常复杂。
此外,自2015年以来,国内家禽感染禽腺病毒(FAdV,安卡拉病毒)的情况越来越复杂,我们团队在前几年的检测基础上,2018年持续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禽群感染FAdV的情况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大多地区发病禽群检测到FAdV阳性,总计检测禽群156个,阳性禽群53个,禽群阳性率34%;总计检测样品数531份,阳性样品138份,样品阳性率26%;禽群安卡拉病毒流行毒株为血清1型(A种)、4型(C种)、8b型(E种》和11型(D种)。在138份阳性样本中,血清1型8.7%、血清4型23.9%,血清8b型24.6%、血清11型42.8%。原来以C种血清4型为主,目前C种血清4型、E种血清8b型、D种血清11型均比较严重。
我们监的测数据显示,2017~2018年,中国北方和中原地区的免疫和非免疫鸡群发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AILT)病毒的感染和流行,其发病症状、病理变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与常规AILT病毒的感染类似。我们选择2018年从中国不同地区分离到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通过动物致病性试验和疫苗免疫攻毒试验,证明近年发生的AILTB病毒的致病力低于50年代AILT病毒WG株的致病力,即与2009年的分离株基本一致,说明致病性没有增强。常规疫苗免疫能够对目前的病毒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
我们团队一直在跟踪全国鸡病的流行情况。我们发现了两个向好的趋势:一是新城疫的发病率出现逐年持续下降的趋势。二是鸡传支病毒的分离率也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特别是现在出现一些新的鸡病,还有混合感染。比如,H9病毒、传支、支原体这三个病目前混合感染程度比较严重,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在临床上并不归因于其中某一个病,很多时候由混合感染造成,这使得鸡体免疫水平降低,呼吸道病临床症状就会放大,进而导致死亡率升高。
再比如,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这是一种以免疫抑制性为主的传染病。我们在实验室把REV分离出来注射到SPF鸡(无特定病原鸡)体内,SPF鸡不发病。这说明REV本身的致病性比较弱,普通鸡只如果单独感染REV可能不会发病,但它会引起免疫抑制。多年来,我一直向养殖企业传达这样的观点:如果鸡接种传支疫苗后,还会发病,一定要首先找鸡是否存在问题,然后再检查疫苗的问题。因为如果鸡在接种前就已感染了REV,这时候接种传支疫苗,由于受REV的免疫抑制,会发生混合感染。
《国际家禽》:针对鸡传支病原体特点,从生物安全措施方面如何做到有效控制?
刘胜旺:鸡传支病毒的病原体是RNA病毒中最大的,抵抗力不是太强,所以正常的消毒就可以杀死它,但鸡传支病毒可经过空气传播,因此它在同一鸡舍内发病鸡与未发病鸡之间最易传播,通过两个鸡舍之间空气对流或人员交流也容易引发传播。
我碰到过许多这样的案例,比如养殖场一排有10栋鸡舍,第1栋鸡舍发生鸡传支,而第2栋鸡舍到第8栋鸡舍没发病,但9栋却发生鸡传支,而且鸡传支病毒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跳跃的现象?按照鸡传支经空气传播的特点,应该是第2栋先发病。其实,这可能是饲养人员移动过程中导致的。
总体而言,如果能够采取生物安全措施,阻断空气传播和人员移动传播,就可以控制鸡传支病毒感染鸡群引发疾病。正常防控手段需要对鸡舍环境定期消毒、杀菌,加强鸡舍及场区周边的生物安全措施,严防病毒经人员流动、饲料及物品运输、车辆进出、飞鸟侵扰进入场区及鸡舍。同时,这样还能消除很多潜在的疾病同时采取不同功能区隔离措施,即使某一鸡舍发生鸡传支也无法传播出去。同时,要防止引发混合感染的病毒,比如前面提到的REV。
《国际家禽》:中国蛋鸡规模养殖场目前生物安全水平处于怎样的状态?是否按地理、季节、规模、品种、生长阶段等要素的不同集成出对应的推广生物安全模式?
刘胜旺: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中国蛋鸡养殖场目前的生物安全水平参差不齐。一是不同品种的鸡、不同的生产模式、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养殖企业采取的生物安全措施不完全一样。二是财力状况影响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因为加强生物安全措施需要很大投入,财力雄厚的企业会为之持续投入形成良性循环,疾病控制效果会更好。反之,投入不够,疾病控制效果则更差。三是企业负责人的智慧很重要。从短期效益来看,由于蛋鸡养殖行业越来越趋于微利化且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大,若要为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增加投入。睿智的企业负责人会着眼长远,持续增加生物安全方面的投入,长期收益会高一些。
我们目前已经制定了一些生物安全标准,包括养殖企业疫病监控、废物处理等。但具体如何实施、何时能够普及是很难预判的。因为必须认识到各个地区的差异,尤其是气候、经济方面的差异。鸡呼吸道疾病和气候密切相关,经济水平发展不同,造成不同地区的养殖场、不同规模的养殖场在生物安全水平方面均存在差异,制定标准时必须对此细加研究。
如今,随着环保压力持续加大、疾病发生的风险和市场等因素的调控,小规模蛋鸡养殖企业会逐渐减少,但这个过程仍比较漫长。甚至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区域鸡蛋供需局面会出现变化,小规模养殖场亦会应运而生,其他产业的一些企业也会转型进入蛋鸡养殖行业。因地适宜,不同地区实施不同标准的生物安全措施是一大趋势,尤其对于鸡蛋出口型企业而言,显得更重要,但必须认识到,未来相对长的时间内,中国蛋鸡产业链依然处于不断调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