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故事 » 默认分类 » 正文

印遇龙院士的一个生态养殖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17-04-14  来源:🔗猪e网  💛7086
核心提示:我有一个生态养殖梦:让百姓能吃上安全肉、用上生物天然气、施上有机肥、摆脱环境污染,让农民不再贫困。我国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废

我有一个生态养殖梦:让百姓能吃上安全肉、用上生物天然气、施上有机肥、摆脱环境污染,让农民不再贫困。

印遇龙

我国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年生产量约为38亿吨,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如果把所有动物的粪、尿、排泄物充分利用,能够满足植物对有机物40%的需求,但综合利用率不足50%。目前,受土地等诸多因素制约,种养失衡、环境污染、与人争粮、品质下降等瓶颈难题,对我国生猪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对此,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了“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等专题会议,农业部出台了系列聚焦生态养殖、发展可持续生猪产业的政策。

2016年,我国猪肉产量5299万吨,比2015年减少101万吨。就目前情况,应围绕生猪生态健康养殖和安全优质肉品消费,以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养殖环境问题有效解决为目标,从农业全产业链的角度来思考生猪生态养殖。

种养结合,精准扶贫,推进生猪生产循环发展

采用顺应动植物生长规律的生态立体养殖模式,使用配合饲料,多用青绿饲料,使用微生物制剂,少用或不用抗生素,及时清理粪便,可建设成花园式生态农场,确保生猪入口安全,激活生猪免疫调节机制,提高生猪品质,满足多元消费需求,达到种养平衡,走出一条循环发展之路,推进生猪生产由量向质转变,有效防治农业污染。

1.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食物链和营养级的量比关系,采取“果菜茶—沼”等组合型生猪生产种养循环模式,合理布局调整建设大中型农牧场。难以达到种养平衡的丘陵地区,利用水、土、阳光和草地等自然资源,发展天人合一的农户和小规模生态立体养殖。

2.大力发展果菜蔬、牧草等非常规饲料。开展如湖南隆回的金银花、张家界的杜仲等饲用植物干粉及其提取物在不同阶段猪饲料中的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研究并进行示范推广,可初步打造饲用植物生态猪产业链,提高饲粮营养素利用效率,解决好人畜争粮问题。

3.扩延发展农业、畜牧业、生态旅游等服务业,促使生猪生产从过去的卖产品转到卖产品、卖体验和卖服务并重,带动电子商务和个性化订单生猪生产发展,带动湘菜等湖湘文化发展,有效落实精准扶贫。

配备设施,树立典型,推进生猪生产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配备相应设施,将生猪粪污、病死猪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饲养昆虫或制作有机肥。选择养殖密集区域的县,利用生猪出口的粪污等有机废弃物,采用生态集成技术,建设大型区域性污染生态养殖工程。所有新建养殖场强制性采用源头减排技术,确保在源头减少80%以上污水,已建养殖场进行逐步改造,保障只有粪、尿而没有污水的排放。树立使用沼气等废弃物循环利用典型,推进农村新能源革命。借鉴河南、成都经验,或建立粪肥交易系统,或采取PPP模式,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农民评议的“抽粪合作社”,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通过建立“收集-转化-利用”三级网络体系,引导农民在环保中长期受益,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可达80%。

改革创新、发挥优势,建立生猪生产利益联盟

成立全国推进生态养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相关利益单位,宣传各类政策、标准和技术等,发布在线监控情况,树立先进典型案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改革。

1.起草《动物福利法》。配套农村集体土地改革,或入股、托管、流转,或探索农村土地私有化使用权改革。

2.制订废弃物利用的清洁能源并网等行动计划,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生态养殖系列实施方案。包括生态立体循环养殖标准,果菜蔬、有机肥及其液体肥质量标准,新建和改建养殖场污染源头减排强制性技术等系列标准,质量检测等系列标准。

3.发挥全国唯一的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势,攻克沼液沼渣重金属抗生素高效去除等关键技术,创制新型有机肥、环保饲料、替代抗生素的药物。

4.探索以生猪生态养殖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网状智慧监管。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生猪生产全产业链的数据化、一体化和智能化管理的大数据监测体系,公开曝光和严厉打击各类生猪生产违法行为,构建有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全民环保机制,实现全程可追溯和互联共享。

5.将不符合生态要求的财税、价格支持政策全面调整到绿色生态养殖,确保农村生态能源和有机肥低于常规价格。

6.发挥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单位优势,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盟。支持包括农民在内的行业相关人员众筹成立利益联盟,探索形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积极引导大学生、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集中支持生猪生态养殖等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全面提升畜禽养殖及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水平,促进科技成果加快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培育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新型经营主体,共同构建生态养殖及所配套的加工、能源、物流、旅游一体化和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复合型循环发展体系,撬动大农业循环发展。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