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希望董事长刘畅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公司市值有较好的表现,一方面是因为非洲猪瘟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将整个猪周期行情拉长,公司大举开拓市场的行为被二级市场认可;另一方面,得益于公司近几年对一体化养殖模式的探索,成本达到行业最优水平。”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新希望已在全国实现与储备了约4350万头的产能布局,全年生猪出栏数达到355万头,继续跻身国内上市公司前四的位置。
对于今年猪价的走势,刘畅认为,大概率会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从长远来看,“整个生猪行业集中度会继续提高,规模化养殖是必然趋势,一定会出现头部企业。在本轮猪周期行情结束以后,行业竞争环境会发生较大变化,主要参与者将从散户转向大型养殖公司,未来生猪养殖比拼的是成本、生产效率、全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对非洲猪瘟的防控能力以及持续优化迭代的环保能力”。
猪周期被拉长
中国证券报:本轮猪周期与以往有何区别?
刘畅:本轮猪周期主要遭受了非洲猪瘟打击,而这次非洲猪瘟主要打击的是父母代,父母代存栏大幅下降,导致产能恢复需要更长时间。同时,这次非洲猪瘟疫情凶猛,造成整个供给端的短缺。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也让供应链出现了一些短缺。因此,本轮猪周期被拉长,今年猪价大概率还是会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
尽管大型企业都在积极布局生猪养殖产业,但现在生猪养殖行业的集中度仍不高。在非洲猪瘟叠加新冠肺炎疫情下,未来生猪养殖产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大型企业将迎来发展机会,因为未来生猪养殖更多考验的是一个企业全产业链的运作能力、跨专业人才的组织能力、规模化管理运营以及金融工具叠加的协同工作能力。
中国证券报:今年公司股价创新高,对自己工作是否满意?
刘畅:今年公司可能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对于管理层来说,更多的还是压力。因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既要做好防控,又要做好生产。
从努力程度来说,我给自己打100分,但是如果从效果来看,我觉得可能还没有达到最好。在工作中,我很少表扬别人,因为我对团队要求较高。公司管理团队的特色是务实,我们特别强调学习,通过自我学习来迭代,来更新自己。
成本达到行业最优
中国证券报:公司布局养猪产业的优势是什么?
刘畅:公司之所以能抓住机遇进入生猪养殖产业,是因为对生猪养殖产业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新希望长期深耕饲料行业,一直在生猪养殖产业链上,所以对于生猪养殖产业并不陌生。
此外,公司具备产业链的整合能力。新希望已经存活了39年,充分证明了公司拥有组建团队、定战略、打胜仗等能力,这些都是公司深耕饲料行业时锻造出来的能力。所以,在养猪产业上,公司有能力去整合团队,因为我们知道好的团队在哪里,好的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好的班子应该怎么搭建。
公司在养猪业务上起步相对较晚,但自从进入养猪业务之时起,就坚持高标准发展。公司在山东夏津投资建设的100万头生猪生产项目采用高度的自动化、集约化生产方式,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聚落式生猪繁育体系。通过近几年对聚落一体化生猪养殖模式的探索,公司的生猪养殖成本已达到行业最优水平。
同时,经过近一年探索,公司在非洲猪瘟防控领域取得十大类57项研究成果,通过闭环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打赢了非洲猪瘟防御战,实现成活率90%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的猪舍是面向未来需求的自动化现代猪场,猪舍建设集约化以应对土地稀缺性,猪舍建设达到零排放,通过猪舍的机械自动化智能化设计应对人工成本的上升等。
这一次40亿元定增全部由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和南方希望全额认购。在当前新希望股价创历史新高的时点,大股东全额认购40亿资金明显地体现了大股东对于公司推进整个养猪战略坚定的决心,同时也体现了大股东对于上市公司落实养猪战略的信心。
将夏津屠宰场打造为标杆
中国证券报:公司在食品业务上的布局是什么?
刘畅:食品方面,公司此前已经公布要在夏津新建一个具有200万头产能的屠宰场,这是公司一体化业务的延伸。夏津新建的屠宰场将会如养殖项目一样打造为公司的标杆。今后新建养猪项目会根据所在地的产销情况、项目规模大小,综合考虑是否都配套屠宰场形成一体化。
夏津屠宰场是一个规模化的屠宰场,它会集合比较先进的屠宰技术、环保措施、物流配送、产品研发以及产品交付的全产业链整合能力。食品尽管是农牧业务的延续,但它是肉食品,最后呈现出来的产品是多种多样的,有可能是大片分割的白条,也有可能是精细加工的盒装肉,也有可能是为餐饮渠道提供的预制品,也有可能是电商渠道上的熟食品。要通过不同的工艺和组织能力,才能达到利润的最大化,我们已经有相应的部署在推进。
渠道方面,新希望原来是全国最大的禽肉供应商,实际上,禽肉的供应有70%的渠道和熟食这些食品业务是高度重叠的。目前,禽产业也在做渠道的升级,实际上为公司未来食品业务的发展、产业间的协同、渠道的共享,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