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故事 » 默认分类 » 正文

“柿”在人为 日子红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1-04-19  来源:🔗河南日报  💛1820
核心提示:三年能干什么?兰考县三义寨乡白云山村以实干交出一份亮丽答卷:西红柿产业从无到有,如今年产1000万斤;引进两家投资2000万元以

三年能干什么?

兰考县三义寨乡白云山村以实干交出一份亮丽答卷:西红柿产业从无到有,如今年产1000万斤;引进两家投资2000万元以上企业;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跨过5万元、20万元、50万元大关……

巨变始自一个人——白云山人的“主心骨”、村党支部书记陈保超。

4月10日,陈保超又忙了个脚不沾地。招呼着村里的拆墙透绿工作,指导给西红柿大棚安装物联网系统,接待来观摩学习的“粉丝”……嘶哑着声音忙活一天,回到家里,累得一句话也不想说。

从搞建筑的大老板,到小村庄的党支部书记,得失几何?

“这就像跷跷板。时间花在哪儿,收获就在哪儿。”陈保超说,虽然生意上损失超千万元,但村里产业发展了,群众腰包鼓起来了。

这也是陈保超回村的初衷。任村党支部书记前,他一直在外边从事建筑业,经过20多年的摸爬滚打,事业有成积蓄颇丰。“每次回来,看到破破烂烂的村庄和过着穷日子的乡亲,心里很不是味儿,想为家乡办点实事。”

俗话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而支部强不强,关键看支部书记。乡、村两级干部也早就瞄准了这位远近闻名的“能人”,多次向他发出“英雄帖”。2018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在乡党委和村里老支书的动员与推荐下,46岁的陈保超毅然接下了村党支部书记这个重担。

上任以后,陈保超与村干部天天琢磨,谋划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的门路。他带领群众多次到山东寿光参观学习,回来后决定大干一场,将全村1700亩地全部流转到合作社,计划建设温室大棚种植西红柿。38座大棚要投资400余万元,陈保超多方筹措资金,贷款不够就把自家的钱垫上。

要想群众富,必须把他们纳入产业发展链条中。可是,承包一座大棚一次性投入近10万元,担心效益不好把老本赔进去,群众纷纷往后退。

咋办?白云山村召开党员大会,号召党员带头承包,15名党员认领大棚28座,陈保超包了10座。

党员心里也是有谱的。正在大棚里采摘西红杮的陈勇回忆说,“村里保证西红柿苗有来路,生产的西红柿有出路,农业专家全程技术指导,还有啥不敢干的!”他一下子认领了两个大棚。那一年,每座大棚净利润8万多元。

这下,“要我干”变为“我要干”。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村里相继建设了二期、三期温室大棚。如今,165座大棚鳞次栉比,1000万斤的年产量也让白云山人在西红柿市场上有了议价权。

同时,村里还引进两家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带动170多人就业。2019年,白云山村摘掉了贫困帽;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3.1万元。

“群众心中有杆秤。”陈保超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村民积极参与,拆掉自家围墙,美化共同家园。

从赶不上趟的贫困村到蒸蒸日上的乡村振兴试点村,白云山村民的日子,就像熟透的西红杮一样红红火火。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