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通告 » 国内 » 正文

《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解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16-12-02  来源:🔗农业部畜牧业司  💛2902

近期,农业部发布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记者就如何全面实施好《规划》,采访了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

问:请介绍一下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规划》的发布对于推进相关工作有什么意义?

答:我国多样化的地理生态环境,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孕育了数量众多、各具特色的畜禽遗传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已发现地方品种545个,约占世界畜禽遗传资源总量的1/6。畜禽遗传资源是重要的生物资源,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农业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在保护中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畜禽遗传资源,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衡量一个国家畜禽种业综合竞争力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

农业部历来重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坚持以完善制度、提升科技、夯实基础、有序开发为着力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取得积极成效,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遗传资源得到保护,一些重点保护资源数量稳中有升,全社会品种资源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畜禽资源数量总体下降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面临不少挑战。一是资源安全状况日趋严峻。地方畜禽品种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濒危和濒临灭绝品种约占地方畜禽品种总数的18%。二是保护能力薄弱。大部分保种场基础设施落后、设备陈旧,有部分地方品种未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三是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原产地活体保护与遗传物质异地保存相结合的机制刚刚建立,还很不完备,基层人才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老化,技术薄弱。四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对地方品种优良特性评估和发掘不深入、不系统,产业化开发利用滞后,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经济优势。

在当前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发布《规划》既是贯彻《畜牧法》的具体体现,也是破解畜禽遗传资源保护难题的现实需要,对于加快推进资源的合理化开发利用,实现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问:据我们了解,这是继2006年和2011年之后,农业部第三次发布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规划。与以往相比,这次规划有哪些亮点和特点?

答:《规划》主要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更加注重保护与利用相结合。《规划》提出“以保为主,以用促保”的原则,以开发利用促进保护,推动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利用。“十三五”期间,要以地方品种为主要素材,自主培育一批畜禽新品种、新品系、配套系,打造一批以特色畜产品开发为主导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实现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二是在工作思路上更加注重分级保护、突出重点。我国地方品种众多,在经费、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规划》提出,要全面落实《畜牧法》,建立健全国家和省级分级保护制度,完善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名录,科学确定保护优先序。制定重点品种个性化保护方案,确保重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三是在任务措施上更加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近些年,科研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结合越来越紧密,作用更加凸显。《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在资源保护、监测预警和开发利用三大体系建设中,要强化科技驱动,创新保种理论和保护方法,为资源有效保护利用提供支撑;充分采用生物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开展地方品种的种质特性研究;利用传统手段与生物分子技术相结合,提高本品种选育和培育新品种的能力。

问:《规划》提出,到2020年国家级保护品种有效保护率达到95%以上,省级保护品种有效保护率达到80%以上。请问农业部将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十三五”目标如期实现?

答:《规划》在分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即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依法保护,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科技驱动,完善体制机制,努力开创保护与利用相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相融合的新格局。围绕具体发展目标,《规划》提出:一是完善保种体系,提升保护能力。对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全面落实保种主体,完善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相结合的保护体系。二是建设预警体系,提升监测水平。建立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预警体系,系统开展藏区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基本实现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信息全覆盖。三是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畜禽保种绩效管理、利益分享和联合协作资源保护机制,进一步发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作用。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保护水平。整合各类保种主体的资源和科技力量,开展地方畜禽品种种质特性评估分析和保种方法技术研究,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有力支撑。五是推进种质创新,提升管理水平。

问:《规划》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利用地方畜禽品种开展自主创新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保种是基础和前提,开发利用是目的和根本。“为了保种而保种”,既不现实,也不会长久。“十三五”期间,资源工作要努力做到有效保护与有序开发相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相融合,为现代畜禽种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规划》在重点工作中提出要推进种质创新,提升利用水平。具体措施:一是突出机制创新。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开展畜禽遗传资源本品种选育和经济杂交利用,挖掘市场潜力。二是突出科技创新。鼓励支持以地方品种为素材,采用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技术,培育优质、高产、抗病、节粮型畜禽新品种和配套系。三是突出管理创新。完善畜禽新品种审定办法,探索开展畜禽新品系审定。四是突出多元开发。加大蜜蜂、兔、水禽、马、驴、骆驼、鹿等特色畜种的开发,挖掘地方品种文化内涵,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五是突出品牌创新。加快已育成新品种、新品系和配套系产业化开发,打造自主品牌,提高特色畜产品供给能力。

问:如何保障《规划》有效落实?

答:为实现畜禽遗传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规划》还提出了三大保障措施。首先,强化依法保护。全面贯彻落实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法制化水平。其次,加大支持力度。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资源保护利用,引导地方开展资源保护保险试点,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并严格落实监管责任,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第三,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利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参与意识,争取广泛支持,营造有利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期,农业部发布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记者就如何全面实施好《规划》,采访了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

问:请介绍一下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规划》的发布对于推进相关工作有什么意义?

答:我国多样化的地理生态环境,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孕育了数量众多、各具特色的畜禽遗传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已发现地方品种545个,约占世界畜禽遗传资源总量的1/6。畜禽遗传资源是重要的生物资源,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农业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在保护中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畜禽遗传资源,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衡量一个国家畜禽种业综合竞争力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

农业部历来重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坚持以完善制度、提升科技、夯实基础、有序开发为着力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取得积极成效,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遗传资源得到保护,一些重点保护资源数量稳中有升,全社会品种资源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畜禽资源数量总体下降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面临不少挑战。一是资源安全状况日趋严峻。地方畜禽品种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濒危和濒临灭绝品种约占地方畜禽品种总数的18%。二是保护能力薄弱。大部分保种场基础设施落后、设备陈旧,有部分地方品种未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三是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原产地活体保护与遗传物质异地保存相结合的机制刚刚建立,还很不完备,基层人才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老化,技术薄弱。四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对地方品种优良特性评估和发掘不深入、不系统,产业化开发利用滞后,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经济优势。

在当前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发布《规划》既是贯彻《畜牧法》的具体体现,也是破解畜禽遗传资源保护难题的现实需要,对于加快推进资源的合理化开发利用,实现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问:据我们了解,这是继2006年和2011年之后,农业部第三次发布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规划。与以往相比,这次规划有哪些亮点和特点?

答:《规划》主要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更加注重保护与利用相结合。《规划》提出“以保为主,以用促保”的原则,以开发利用促进保护,推动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利用。“十三五”期间,要以地方品种为主要素材,自主培育一批畜禽新品种、新品系、配套系,打造一批以特色畜产品开发为主导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实现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二是在工作思路上更加注重分级保护、突出重点。我国地方品种众多,在经费、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规划》提出,要全面落实《畜牧法》,建立健全国家和省级分级保护制度,完善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名录,科学确定保护优先序。制定重点品种个性化保护方案,确保重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三是在任务措施上更加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近些年,科研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结合越来越紧密,作用更加凸显。《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在资源保护、监测预警和开发利用三大体系建设中,要强化科技驱动,创新保种理论和保护方法,为资源有效保护利用提供支撑;充分采用生物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开展地方品种的种质特性研究;利用传统手段与生物分子技术相结合,提高本品种选育和培育新品种的能力。

问:《规划》提出,到2020年国家级保护品种有效保护率达到95%以上,省级保护品种有效保护率达到80%以上。请问农业部将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十三五”目标如期实现?

答:《规划》在分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即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依法保护,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科技驱动,完善体制机制,努力开创保护与利用相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相融合的新格局。围绕具体发展目标,《规划》提出:一是完善保种体系,提升保护能力。对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全面落实保种主体,完善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相结合的保护体系。二是建设预警体系,提升监测水平。建立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预警体系,系统开展藏区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基本实现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信息全覆盖。三是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畜禽保种绩效管理、利益分享和联合协作资源保护机制,进一步发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作用。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保护水平。整合各类保种主体的资源和科技力量,开展地方畜禽品种种质特性评估分析和保种方法技术研究,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有力支撑。五是推进种质创新,提升管理水平。

问:《规划》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利用地方畜禽品种开展自主创新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保种是基础和前提,开发利用是目的和根本。“为了保种而保种”,既不现实,也不会长久。“十三五”期间,资源工作要努力做到有效保护与有序开发相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相融合,为现代畜禽种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规划》在重点工作中提出要推进种质创新,提升利用水平。具体措施:一是突出机制创新。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开展畜禽遗传资源本品种选育和经济杂交利用,挖掘市场潜力。二是突出科技创新。鼓励支持以地方品种为素材,采用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技术,培育优质、高产、抗病、节粮型畜禽新品种和配套系。三是突出管理创新。完善畜禽新品种审定办法,探索开展畜禽新品系审定。四是突出多元开发。加大蜜蜂、兔、水禽、马、驴、骆驼、鹿等特色畜种的开发,挖掘地方品种文化内涵,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五是突出品牌创新。加快已育成新品种、新品系和配套系产业化开发,打造自主品牌,提高特色畜产品供给能力。

问:如何保障《规划》有效落实?

 

答:为实现畜禽遗传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规划》还提出了三大保障措施。首先,强化依法保护。全面贯彻落实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法制化水平。其次,加大支持力度。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资源保护利用,引导地方开展资源保护保险试点,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并严格落实监管责任,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第三,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利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参与意识,争取广泛支持,营造有利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推荐图文
推荐重要通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