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旭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议收悉。经商科技部和财政部,现答复摘要如下。
一、关于强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近年来,我们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政策制度体系建设,营造了良好农业科技创新生态。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我部在《“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重塑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重点任务,引导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一盘棋”布局,构建完善公益性研究机构与市场化研发主体优势互补、中央和地方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分工协作、农技推广机构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衔接补充、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有力的农业科技新格局。印发《关于深化农业科研机构创新与服务绩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推动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聚焦主责主业和核心使命,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水平。二是激发创新活力。我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深化绩效评价改革和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推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开展中央级农业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改革试点,构建以技术研发创新度、产业需求关联度、产业发展贡献度为导向的分类评价制度,推动农业科技人才激励政策落地,积极为人才松绑减负。推动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农业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通过梳理赋权成果清单,规范赋权流程,总结典型赋权模式,探索科研成果产出及转化的新模式。三是搭建引领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建设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不断丰富展示、推广、竞价、交易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打造综合性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网络平台,目前在全国已设立11个区域分中心。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有关单位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优化科技资源布局、培育壮大农业农村科技力量、完善农业农村科技管理,构建主体明确、层次清晰、功能完善、运行顺畅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二、关于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们积极统筹各类资源,积极强化项目、平台、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一是强化财政支持力度。通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国家科技计划、基本科研业务费、科技能力条件建设专项等渠道,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财力保障。二是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支持农业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谋划布局一批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成果转化税收优惠、设备器具一次性税前扣除等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围绕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聚焦“高精尖缺”,每年遴选支持一批领军和青年人才。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问题和需求导向,改革完善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机制,继续安排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稳定支持经费,持续激发农业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带动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科技领军企业。
三、关于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
近年来,我们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强化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安全。二是积极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完善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网络,拓展农业合作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国内农业科学计划与国际优势创新资源对接,引进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等国际一流科研平台,培养一批业务精湛、具有世界农业科技前沿水平和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以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平台,因地制宜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农业发展。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组织全国优势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联合攻关,集中突破一批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提升农业科技国际合作能力,强化农业前沿科技突破,加强国际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
四、关于鼓励创新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近年来,我们多措并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素质农民,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落地转化应用。一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农业科技与企业深度融合,我部推动建立专业性、产业性、区域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共评估认定60个联盟,其中22个标杆联盟,19个联盟实现实体化运行。支持企业牵头成立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航空植保科技创新等联盟。近年来,各联盟紧紧围绕农业主要产业问题、区域典型突出问题,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上中下游有机衔接,取得积极进展。围绕农业科技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我部在全国布局建设了南京、太谷、成都、广州、武汉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通过聚焦各自三大主导产业,集聚融合优势农业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资源,加快推动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要素集聚、关联企业集中、优势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二是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截至2022年3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222.2万家,其中依法自愿组建联合社1.4万家。三是组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全产业链培训,着力提升农民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快构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高素质农民培育23亿元,培育高素质农民71.7万人。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协同相关科研院校力量,牵头组建体系化、组织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农业农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