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点击:猪场建设:猪场如何向批次生产模式转型
猪价破8,投机养猪者追悔莫及
2016年猪价全年均保持较高的态势,给养猪户带来较为丰厚的效益,同时也让不少圈外人眼红,不少资本涌入生猪市场,加速养猪行业向规模化发展。然而春节过后猪价大幅回落,据农业部对全国500个集贸市场的定点监测,2月底活猪、猪肉价格下降,仔猪价格上涨。北方猪价已全线跌破8元/斤,南方大部分地区猪价也面临破8的局面,西南地区仍是高价区。可惜养殖不是股市,不能说割就割。
资本扩张卖仔猪才有赚头
生猪存栏量从5013万头的历史高位持续下降至3632万头,累计减少近1400万头。加之生猪存栏量短期内难以恢复高位,国内的规模企业都在大举扩张,除了原有的温氏、牧原这样的养猪企业,正邦、天邦、新希望这些原先以饲料为主业的企业也都开始砸重金养猪,3000万头、5000万头、7000万头的企业养殖目标一浪高过一浪,推动仔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最高时30斤外三元仔猪竟要800-900元/头,甚至有些地区超千元。仔猪似乎比肥猪更有赚头!
小养殖户灵活,大企业靠资本运作
环保禁养拆除猪场,出现这边拆那边建、拆小补大的情况。是否会导致整个养猪业亏损?猪肉作为大宗商品,在销售终端的价格差别不大,而大企业真正能够取得优势的在于成本控制方面。大企业养猪通常是项目大投资多,对环保舍得投入,现代化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让能行程良好的运作机制。大企业养猪喜欢做产业链包括饲料、种猪、育肥、屠宰、加工、销售中的一项或几项,对猪价下跌的承受能力强。
与之相比,小养殖户的船小好调头。价格低时可以快速减栏,价格高时可以快速补栏。而且都是自己家里人参与生产养殖,更加用心,也节省了人员开支。虽然禁养政策让小养殖户生存变得困难,但只要过了环评关,也未必会被淘汰出局。
如今在环保禁养、利好行情和扶植补贴政策之下,不少大猪场在建设中,多方机构估计2018年将达到产能小高峰。也就是说2016年和今年上半年建成投产的猪场,就会在2018年形成规模效应,迅速拉高出栏量,源源不断的向市场供应肥猪。加上大量的进口猪肉,猪价必然下跌。作为一个局外人,笔者忽然想问问,猪价下跌,谁会先倒下?